大唐孽子(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2214


不当家不知道菜米油盐贵,张朱氏如今也不是那种藏在深闺不知世事的姑娘。
自从她的父亲在前几年去世之后,朱家在江南的影响力就一直在下降,也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人才。
要不是依靠往日的联姻,跟各个望族还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朱家估计就要走下坡路了。
“不管是在杭州还是明州,船队想要出海,就不可能避开市舶司,否则到时候人家直接把你家给抄了,你也是没有办法。朱家但凡是还想要做这门海贸生意,那么除了赔礼道歉,寻求楚王府的谅解之外,别无它法了。”
要是李宽现在不是黜陟使,或者他不在杭州,张祺还能找找人,把这事给处理了。
如今看来,这个事情很可能就是李宽亲自安排的,自己要是有其他的心思,指不定就会迎来更加猛烈的打击。
一不小心,自家做了杭州豪门里头的出头鸟啊。
“那……那我让透儿去珍品阁给他们掌柜赔礼道歉?还是去市舶司找那市舶郎中说说情?”
张朱氏此时也没有了主见,想要看看张祺怎么说。
“准备厚礼去市舶司,看看能不能见到楚王殿下吧。要是能见到,这事说不准还有转机,要是楚王殿下铁了心要拿我们当鸡杀,哼,那我们就只能鱼死网破了。”
张祺脸上猛地露出一道精光。
张家当年可是靠着军功起家的,虽然到了大唐,已经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人物,但是家中一些奴仆,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这……这怎么就成了这样了呢。”
张朱氏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上。
……
楼外楼。
林田森和张斌难得的聚在一起小酌两杯。
“林兄,昨天那事,你都听说了吧?”
“你是说那余进和朱家的事情吧?”
“不止,应该再加上吴中张家。”
虽然自己也姓张,但是自己这个张,和吴中张家,也就是张祺所在的家族,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就像是你同样是姓李,你能跟宗室子弟比吗?
“我那亲家,早年间就专门跟我来信说过,千万不要跟楚王府作对。所以当初东方郎中来杭州设立市舶司的时候,我就不支持马彪的反抗做法。这一次,珍品阁来到杭州,其实并没有抢了哪家的什么,但是有些人却是眼红那日进斗金的场面,以为杭州远离长安,可以摸一摸老虎屁股呢。”
林田森跟杨本满是儿女亲家,做的也都是茶叶贸易生意。
这几年,可着实挣了不少钱。
张斌:“哎,那朱家也真是后继无人,诺大一个家业,落到朱透身上,居然要靠收买钱三贵那样的泼皮来做事,真是丢了祖宗的脸面啊。这市舶司对出海船队的监管一加严,倒霉的可就不仅仅是是朱家了。”
“呵呵,这朱家啊,估计是要凉了。哪怕是楚王殿下放过他们,其他的豪门望族也会借着这个机会吞并朱家的各种产业。”
林田森说的话很残酷,却是道出了事实。
“要想做海贸,就绝对不能得罪市舶司,而市舶司背后就是楚王府。如果得罪了楚王府,别说自己出海,就是其他的海商,也不敢从你家买东西了吧?”
“是啊,所以有些人啊,还是低估了楚王殿下的能量,高估了自己家族的影响力啊。”
……
朱透的心很凉!
先是钱三贵一顿蠢猪般的表演,把自己气了个半死。
然后自家出海的船队被市舶司扣押,跟自家关系紧密的余进也跟着倒霉了。
再接下来,大唐皇家钱庄居然催着自己还钱了。
这笔借款,之前可是约定好了明年再还的,可是人家却是要求自己现在就还,否则就要把抵押给钱庄的各种田地、铺子转卖抵债。
再接着,自己姐夫也被刺史一阵指摘,手上负责的一切事务都分配给别驾了。
这些都还不是朱透最担心的。
最让他担心害怕的是,自己带着大批的礼物去市舶司拜访楚王殿下,结果连面都没有见到。
哪怕是拜访市舶郎中陆全,也一样没有成功。
这让朱家在杭州城的处境,一下就微妙了起来。
很多跟朱家有合作的人家,最近的态度都开始暧昧了起来。
“姐夫,要不干脆我们以后我们就不做海贸了?这大唐这么大,我就不信他楚王殿下能够一手遮天了。”
“大唐是很大,但是有谁愿意为了我们而跟楚王殿下恼不愉快呢?”
别看张祺之前在自己夫人面前放过狠话,但是事后重新想了想,却是什么怒气都消了。
要么就乖乖的自认倒霉,要么就……
“这事情的源头就是我们透儿找人去珍品阁闹事,如果我们花费重金,把珍品阁售卖的东西全部购买一空,然后再安排家中仆人到处帮忙渲染珍品阁的好,是不是能够表达我们的诚意呢?”
这个时候,反倒是张朱氏这个女子,提出了一个看似没有什么用,但是想着似乎又有用的主意。
“姐姐,我……我不甘心啊。”
朱透心中一股憋屈之气,怎么都出不来。
张朱氏:“不甘心又能怎样?你就眼睁睁的看着朱家毁在你的手中吗?依我看,不仅应该去珍品阁大肆采办物品,还应该买通杭州城各大酒楼的说书人,让他们说一说珍品阁的好,也让珍品阁见识到我们的诚意。”
“这两天,我出门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一些特别的眼光在看着我,想来人家也怕我们再行险着。也辛亏没有铤而走险,要不然可能直接就被人一锅端了。当初那个马彪,可就是前车之鉴啊。”
自己的态度变化的有点快,但是张祺并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
成年人的世界,面子哪有那么重要啊。
“我们拿出一半的钱财来消弭这事,之后再去拜访市舶郎中和珍品阁的掌柜,表达我们的臣服之意吧。说不准,借着这个机会,能够抱上楚王府的大腿,也算是另外一种机会呢。
朱透:……
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
南洋的海面,一点都没有寒冬腊月的感觉。
李义协站在甲板上,一边写着航海日志,一边看着手中简易的海图。
贞观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晴,微风。
“格物书院号”昨天离开占城之后,一路往南,途中碰到了两艘大食的商船。
出海将近三个月以来,“格物书院号”在海上经常都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艘船只,但是到了南洋的时候,大食的商船却是明显多了起来。
南洋的天气,果然是跟房教谕说的一样,哪怕是十二月份,也只需要穿着一件短褂。
在占城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一年三熟的水稻,看到了浑身长满刺、散发着恶臭,但是吃起来很香的水果;看到了鼻子将近一丈长的大象,看到了……
大千世界,果然是无奇不有。
楚王殿下当初在书院里面跟大家说,希望书院的学员能够多去大唐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能够至少出海一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以前我对这话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现在想来,却是觉得真是人间真理啊。
这一路,让我对那些匠人子弟的印象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朱银和朱铜,原本自己在书院里是根本不愿搭理的,但是出了海之后,却是发现他们的学识居然如此的渊博。
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们的求知欲,让自己感到羞愧。
听说船队过几天就能到达蒲罗中,尉迟家的三郎就在蒲罗中,我真是好想赶紧飞过去,好好的跟他交流交流。
……
蒲罗中城。
如今,总算是勉强可以称作为一座城了。
“三郎,这段时间,码头那边每天都有船只进出,附近过路的船只,也都愿意来这里补给,看来,这蒲罗中的位置,还真是独一无二啊。”
朱二福跟在尉迟环身后,巡视着这座新城。
如今,东海渔业已经陆续安排了超过两千名人员停留在蒲罗中,再加上从各地海商手中购买的昆仑奴,整个蒲罗中的常住人口,已经快要突破一万人了。
“这进出的海船多了,我们必须要有威慑他们的方法才行,要不然指望这些船只老老实实的按照我们的规矩办事,估计有点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