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2214


虽然这歌的调子似乎很奇怪,但是结合这歌词,却是让茅老四浑身都涌起了一股热血。
这歌,太好了!
这词,太贴切!
歌剧院出品,果然都是精品啊。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茅老四忍不住响起了自己征战沙场,到吐谷浑那最后一战,差不多刚好二十年,眼睛忍不住湿润了起来。
这词,简直就是为自己而作啊。
江山北望,当初自己跟着将军孤军深入突厥腹地的时候,不正是奋不顾身的往北冲击嘛。
纵横间,所有反抗大唐的势力都灰飞烟灭,谁能相抗衡?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茅老四紧抿着嘴唇,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当初跟着将军一起征战的兄弟们,还能跟自己一样站在将军身边的,一个也没有了。
二十年间,多少兄弟手足埋骨他乡啊。
这才有了大唐今日的盛世景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啊。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伴随着个歌曲进入尾声,歌剧院里很多观众自发的跟着唱了起来。
大唐是个尚武的朝代,建国二十多年来,也几乎每年都有征战,特别是前面十多年,更是战乱不断。
遥想当年,突厥人还兵临长安城下,而如今的大唐又是如何一盛世场面。
可以说,歌剧院这个开场的《精忠报国》,直接就让《花木兰》这部戏剧还没正式演出,就先给大家来了一波涨停。
“这歌词一定是楚王殿下写的吧?也就只有楚王殿下这样的人物,写得出如此大气磅礴又充满侠骨柔情的歌词了。”
思思坐在最前排,感受着大鼓中传来的冲击声,以及不知道是怎么模拟出来的马蹄声,也感受到了一阵磅礴气势迎面扑来。
不过,没等她缓过来,舞台上就出现了一个丽人,正坐在一台织布机面前,纺着麻布。
旁边居然还有一只大白鹅大摇大摆的在舞台上转悠,配合着那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倒是难得的出现了一副温馨宁静的场面。
“吼!”
歌剧院里的观众们正在欣赏着这幅温馨场景的时候,猛地从台下窜出来一只獒犬,口起爪落之下,那只大白鹅就血淋淋的躺在了舞台上,吓得刚刚正在织布机面前织布的“木兰”发出一声惊叫。
许敬宗站在舞台侧面,忍不住用衣袖挡住了脸。
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这个永平县主,又出来捣蛋了。
观看戏剧,怎么就不把金毛给牵好呢。
“金毛,回来!”
小玉米也被金毛的表现吓了一跳。
这才突然想起来,自己光顾着出门,忘记给金毛喂食物了。
难怪这个家伙看到大白鹅,就会忍不住去捕杀。
好在舞台上的场景立马就切换到了战场,两队分别扮演着敌我双方的演员在舞台上刀剑横飞的,不时还有人嘴里喷出一股“鲜血”,倒是很快就把大家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紧接着,就到了花木兰的阿耶接到了朝廷紧急征兵的文书的场面,剧情开始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
“大师兄,这《花木兰》一出,不会以后长安城的女子也学起了女扮男装吧?”
狄仁杰跟刘元也来到了歌剧院观看花木兰。
不过,他们两个的表现就要冷静多了。
毕竟,他们都很清楚,眼前的不过是一场戏剧而已。
“不好说,上一次演出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剧之后,书院里面的好多同窗都在纷纷确认对方是不是女扮男装的跟自己在一个课堂里面学习。这一次,指不定一些勋贵人家的小娘子们,以后出行都是男装打扮了。”
狄仁杰如今虽然才十一岁,却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
要不是他的个子还不如刘元,外人还以为他才是大师兄呢。
“师父虽然离开长安城半年了,但是这长安城里却是到处都还是他的传说啊。”
刘元想到歌剧院最近热门的几部新剧,听说都是自己师父闲暇时间跟周边的丫鬟们说笑的时候创作的,忍不住一阵佩服。
师父不愧是师父啊。
谈笑之间,一个个经典就诞生了。
哪像是自己,单单一个微积分都搞不懂是啥意思。
难怪师父有时候骂自己是辣鸡啊!
虽然他不知道辣鸡是什么意思,但是从那语气之中就能感受出来不是什么表扬的字样。
“师父乃是百年不出的大才,自然不是我等可以比拟的。在他看来,这歌剧院的东西都是雕虫小技,反而对格物学院的各种理论和试验更加关注。师兄,依我看,你这算学固然是很重要,但是要是能够跟格物学院的东西相结合起来,说不准你的成就会更高。”
狄仁杰的这语气,显然不像是师弟跟师兄说话的样子。
但是见识了这个小师弟的不凡,刘元也算是认栽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就比如格物学院提出的那个力学理论,其实就跟算学有非常多的相通之处,以前我一直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如今看来,还是要多花一些功夫。”
刘元思索了一会,觉得狄仁杰的这个说法,倒也十分符合李宽的意思,所以他还真的准备回头好好的把自己的算学知识跟格物学院的东西结合起来研究。
“好!”
就在狄仁杰和刘元说着话的时候,舞台中的剧情已经推进到花木兰英勇作战,奋力杀敌的场景了。
还别说,身材高挑的紫霞,船上一身简易的铠甲之后,倒是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让在场的许多小娘子都忍不住心动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看过这花木兰之后,以后再也看不上眼其他的戏剧了啊。”
茅老四不像狄仁杰和刘元那样,如此精彩的戏剧都能走神。
他是从头到尾的认真观看着,不时的跟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情景相比较。
虽然舞台上的那些表演略微显得有点夸张,但是基本上呈现了征战沙场的情景,还真是不容易。
伴随着《秦王破阵乐》的响起,舞台上的帷幕缓缓的拉上。
众人总算是反应过来,这《花木兰》,结束了。
“杨兄,怎么样,这歌剧院出品,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吧?”
当贺勤劳和杨本满走去歌剧院的时候,忍不住感觉有点恍惚。
两人总算是从剧情中走了出来。
“这戏剧,好是真的好,特别是最开始的《精忠报国》,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但是楚王殿下既然有如此才华,不思报效国家,却是用在这些儿女情长上面,倒是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杨本满鸭子嘴硬,轻易不肯说李宽的好话。
特别是前阵子“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居然顺着拓宽的河道,出现在了渭水码头,让杨本满再一次“扬名长安城”。
这种情况下,杨本满愿意说李宽的好话才怪了。
“楚王殿下曾经在观狮山书院跟学员们上过一趟课,我偶然之间看到了别人记载的这堂课的讲稿。里面有一段话我认为非常的有道理。”
“什么话?”
“宣传工作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不管是对于大唐来说,还是对于观狮山书院来说,概莫如此。楚王殿下用宣传工作是粮草,是喉舌,是利剑来说明宣传工作十分重要,而这歌剧院里演出的戏剧,也是宣传工作的一部分。”
贺勤劳的侄子去年刚刚加入观狮山书院,不过,这个情况他并没有跟杨本满说过。
事实上,长安城中已经越来越多的人让家中子侄加入观狮山书院学习,只不过大家都还没有怎么去宣传这一点而已。
“宣传工作?这不是礼部应该考虑的事情吗?”
杨本满有点搞不懂,为何贺勤劳会对这么一段话这么推崇。
“礼部是有教化的职责所在,但是要让长安城的百姓,要让大唐的百姓都认可一些东西,哪有一首曲子或者一首戏剧来的有效果?就比如那《精忠报国》,单单这一首曲子,传扬出去,估计就会让许多儿郎升起了报效国家的念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