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2214


王峰在书房里又转了两圈,最终下定了决心。
……
伴随着夜幕的降临,江夏城恢复了宁静。
“三更半夜,小心火烛!”
街面上,打更人跟往常一样的敲打着锣。
而大唐皇家钱庄后院,李宽却是还在听钱庄掌柜的给自己介绍江夏县和鄂州府的情况。
“这么说来,今天农户们出来闹事,应该就是这个王峰跟那个许佳惹出来的事情咯?”
“楚王殿下,属下没有证据,但是从坊间的流言蜚语来看,十有八九是这样的。江夏城中,那个许佳的行事作风一向是比较野蛮,等闲人家都是避着他走。而城外那些农户的良田,被侵占的事情主要是发生办理地契的时候,江夏县的胥吏跟他们说那些良田是有主的,不承认是他们开荒的。”
“这些人倒是打的好主意。朝廷承诺给这些移民没人一百亩永业田,等人家开荒好了,直接有一半就变成其他人的了。要是他们只把主意打到突厥人身上,估计不见得有人会站出来闹事,没想到他们居然那么贪心,连关中道迁移而来的农户的田地都侵占,这就是自寻死路了。”
李宽提议迁移突厥人,只是为了解决边疆祸害,顺便推广水稻种植。
只要开荒出来的土地能够种上南洋水稻,是谁种的,他其实不是非常关心。
这些突厥人,开荒的土地被侵占了,你可以继续找其他无主之地的,反正朝廷承诺的一百名永业田不会少你。
不过,如今江夏县,居然把手伸向了关中道的移民。
那就不能忍了。
“楚王殿下,如果是要追查江夏县令和那个许掌柜的话,属下建议先派人去查一查县里的粮仓,盘点一下粮仓里面的情况,再确认一下今年的账簿,很多信息可能就明朗了。”
“行,本王知道了。玄策,明天你就带人去粮仓查一查,看看能不能找出点什么来。另外,再帮本王约那个方伟过来,本王单独在见一见他。”
李宽的话刚说完,就有一个护卫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王爷,江夏城北火光冲天,似乎是有什么地方着火了。”
“着火了?”
李宽连忙起身走到门口眺望。
这个年头,房子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的,起火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个不小心,整个坊都给烧没了。
“楚王殿下,那个方向,似乎是江夏县粮仓的所在地。”
可怜的连个姓都没机会露的钱庄分号掌柜在一旁提醒了一句。
李宽听了这话,和王玄策面面相觑的看了一眼。
这是一查粮仓就着火的节奏吗?
只要不是傻子,现在都知道这江夏县,肯定是有问题的。
为何这些人还要这样子呢?
“王爷,我建议连夜派人去县衙,把地契那些资料给查封了,要不然说不准一会县衙的哪个厢房也着火了。”
武媚娘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爷,我去吧。”
关键时刻,王玄策挺身而出。
“玄武,你跟你大哥一起去一趟县衙,拿着本王的令牌去,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本来李宽只是对王峰的印象不好而已,但是就事论事,如果江夏县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也不会跟王峰过不去。
可是傍晚才来一帮农户伸冤,结果晚上粮仓就着火了。
这是压根没有把自己这个楚王放在眼里啊。
真以为自己是地头蛇啊?
是地头蛇也把你的蛇头给砍下来!
大唐如今兵强马壮,害怕你一个琅琊王氏敢闹事不成?
以前李世民对于世家比较克制,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本身也是大唐繁荣的基石之一,留着他们对大唐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但是这些世家如果敢明目张胆的触犯律法,朝廷要怎么对付你,其他人都说不出什么来。
拉一批,打一批,扶持一批。
最终让世家成为大唐发展的助推剂,而不是绊脚石。
这就是李宽对付世家的思路。
……
鄂州刺史府。
“府君,江夏县的粮仓着火了!”
作为鄂州刺史,方伟一个外来户虽然能够指挥的动的人不是很多。
但是怎么说也是鄂州的老大,有些混的不如意的,还是愿意搏一搏,跟着这个刺史看看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种患难之中的交情,才显得更加珍贵。
所以江夏县粮仓着火了这种大事,他自然也是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
其实,不用等到明天,整个江夏的百姓估计都会知道这事了。
毕竟今晚月明星稀,城北火光冲天的模样,但凡眼睛没有瞎的,都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这……这王峰,胆子也太大了吧?”
没有人跟方伟说这事是王峰指挥人去干的。
但是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证据,猜就能够猜到答案。
“是啊,虽然江夏县的粮仓应该是亏空很严重,但是好歹还是有一些粟米和稻谷在里头,如今这么一烧,估计留不下什么东西了。”
“哼,这王峰是狗急跳墙了。不过也好,这样一来,楚王殿下哪怕是不想管也不可能了。这事,说的不好听点,那就是在打楚王殿下的脸啊。”
方伟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总算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不容易啊。
自己堂堂一个刺史,居然被一个江夏县令给钳制住了,说起来还真是让人觉得不可置信。
“就怕到时候真的死无对证,又让这个王峰逃过一劫,那以后他肯定就更加嚣张了。这江夏县上上下下,铁板一块,都是王峰的人,哪怕是我们刺史府……”
“你放心。这楚王殿下的行事风格,我之前也是有所耳闻。能够写出《三国演义》这样充满了权谋的人,又是亲自上过战场的人,绝对不是那些纨绔子弟可以比的。”
方伟早在收到朝廷任命李宽为黜置使的消息的时候,就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鄂州作为朝廷推广南洋水稻的重要州府,李宽是肯定要去的。
怎么接着这个机会把江夏县的那一帮子人给一锅端了,这可是方伟处心积虑的准备了好几个月的事情。
要不然怎么可能李宽刚刚到达鄂州,就能遇到那么多的事情?
真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巧合呀?
那你可就傻了。
“使君,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
“什么都不要动。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一动不如一静,楚王殿下需要我们配合的时候,自然会找到我。”
方伟也有点期待李宽会怎么收拾王峰这些人。
这个粮仓亏空案,涉及的人物众多,可不是三下两下就能有结果的。
三更半夜,不管你是在哪个朝代,基本上都是不让你在大街上随便走动的。
当然,坊内行走的话,管的不是那么严格,倒是问题不大。
就像长安城的平康坊,只是在坊内活动,基本上你爱怎么折腾都没有人管。
但是一旦出了坊,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不过,在通往江夏县县衙的大街上面,此时却是有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楚王府护卫,纵马飞奔而行。
得了得了的马蹄声,惊醒了不少睡梦中的江夏百姓。
许多人偷偷打开窗户瞄了一眼外面的情景,立马又赶紧关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