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2214


至少跟行刺比起来,不算大事。
大不了自己这个县令不做就是了。
“王管事,天地良心,刺杀楚王殿下的事情,真的不是我做的。至于那些田地和粮草的事情,我承认,我是失察了。”
王峰想了想,试探着跟王玄策展开了新的对话。
“失察?王县令,你这么轻飘飘一句失察,就把几万亩良田给搞成了王家的土地,一句失察就让朝廷的南洋水稻推广大计遭受重大损失,你以为这天下是你王家的天下吗?”
“王管事说笑了,这事……这事都是那个王志坚和许佳私下里干的,好多事情我是真的不知道啊。不怕王管事你笑话,这几年,我在江夏县更多的都是忙着吃喝玩乐,很少过问政事的……”
事到如今,王峰也不管这么贬低自己会有什么后遗症,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再说。
与此同时,旁边王玄武正审着王志坚,武媚娘在审着许佳,在一顿威逼恐吓外加“谁谁谁都已经交代了什么什么”的操作之下,很快就将移民们喊冤的事情给搞的水落石出。
至于行刺的事情,谁都不傻,自然是没有人承认的。
当然,这也不是大家真正的调查重点。
当事人都已经招供了,这事就好办了。
很快的,李宽就把方伟叫到了跟前,让他临时兼任江夏县县令一职,至于其他的一些位置,方伟在鄂州这么多年,总是有些自己的班子的,倒也不用李宽担心。
当然,借着这个机会,王富贵也出面低价收购了好几处铺子,为东海渔业、西北贸易等楚王府的产业进军鄂州做好了准备。
就连那个顾盼盼也没有闲下来,让身边的下人跟在王富贵身后收购了一帮商铺。
不过是几日功夫,许半街的丰厚家底,就充公的充公,贱卖的贱卖,被清扫一空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把鄂州其他几个县的官员吓得够呛,各种退还田地、补发粟米等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实施。
搞的当地百姓还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而李宽拿王峰下手,也不是真的为了把鄂州所有的官员都给干掉。
虽然他知道跟王峰一样不干净的人还有很多,但是这种人,抓是抓不过来的,关键还是要让他们收敛收敛,真正的把朝廷交代的事情给干好。
其他的,就只能缓缓图之了。
等到观狮山书院和其他书院的学员们纷纷踏入大唐的各个州县的时候,自然就会迎来新的局面。
……
“听说那王县令一家上百口人,全部都被流放到崖州了。”
“不止呢,那个许半街的一家老小和江夏县的好多胥吏,还有看管粮仓的那些人,全部都被举家发配至崖州了。”
“这是报应啊,这帮人在江夏县作恶多端,活该发配崖州。”
“楚王殿下简直就是我们江夏百姓的大恩人啊。”
“听说那崖州离鄂州有着几千里,这一下,他们再也没有办法祸害我们了。”
……
快刀暂乱麻,不过是几天功夫,王峰一行人就被送上了前往崖州的船只。
为了避免出这帮“免费劳力”路途中死伤过多的情况,李宽还专门让护送的衙役将人送到杭州之后,转交给杭州市舶司。
然后由市舶司的水司安排船只将他们运输到崖州。
作为下南洋的重要一个补给港口,崖州也算是东海渔业这两年重点建设的一个补给点。
本来李宽还想直接将这些人发配到蒲罗中去的,不过考虑到这个地方理论上还不属于大唐的领土,这个流放的方案,难免被人诟病。
所以就折中了一下。
反正,王峰他们这辈子是不要想着有机会回到大唐本土了,就在南边好好的教育土人去吧。
第441章
高阳的三观不断被刷新
江夏县的天,彻底变了。
这个年头,县衙的事情说多很多,说少也很少。
有方伟这个鄂州刺史兼顾着江夏县,倒也不至于出什么大事。
李宽唯一做的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让武媚娘再去把江夏县的各种案子给刷了一波。
什么城东谁家丢了耕牛,城西谁跟谁打架了,亦或是城南哪个家伙不孝之类的小事。
不过,案子虽然小,可李宽的任务进度却是蹭蹭蹭的往前走。
莫名的,李宽有点期待这个系统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新的兑换模块。
希望不要再那么坑了。
“楚王殿下,这一片就是移民安置最密集的地方了。”
李宽这一行的目的,主要还是巡视南洋水稻的推广种植情况,所以忙完了江夏县衙的那一滩烂事之后,就开始出城视察了。
“朝廷的公文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不要让内迁的突厥人大规模的聚集在一起吗?这个村落,看起来少说也有几百号人吧?”
李宽看着眼前一大片水田中间,星罗密布的一间间茅草屋,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内迁突厥人,可不是因为李宽真的要对他们好。
而是纯粹为了解决边疆问题,也为南洋水稻推广提供一些助力。
但是,如果这样的行为会留下隐患的话,那李宽是宁愿不做的。
现在大唐强盛,自然是不怕的。
但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又有谁知道呢?
这几百号突厥人的村落,要是衣食无忧,没有战乱,百年之后,那就是一个几千号人的镇子了。
只要碰到点火花,这就将成为一个动乱的源泉。
“楚王殿下,这些移民都是分配给江夏县的,之前那王峰这么安排,下官也那他没办法。”
方伟有点郁闷的解释,明明是王胖子挖的坑,现在却是要自己帮忙背锅。
“找个借口,今年冬天把这些突厥人拆分开来。要是有不服气的,不要跟他们客气;要是安安分分的听话,也不用刻意的去欺负他们,要引导他们学习我们大唐百姓的衣食住行,要让他们以加入大唐户籍为荣。”
李宽可不管自己的这个决定会给这些人带来什么麻烦。
现在的小麻烦,总比以后的大麻烦要好。
“下官明白,之前观狮山书院来的学员谢林茂在这村子里设置了一个蒙学,要教授这些突厥人的小孩汉字,让他们完全按照汉人的生活方式来过日子,下官今后会把这种事情进一步的扩大推广。”
方伟知道李宽很是重视观狮山书院,赶紧把话题转移到李宽感兴趣的方向。
“哦?鄂州也有书院的学员过来吗?都在哪?本王也见一见吧。”
观狮山书院的学员现在已经有五千来人,很多人李宽都不认识了。
但是早期的那两批学员,李宽基本上都是叫得出名字的,特别是那些出类拔萃的,自己遇见了,估计还能有些印象。
就是不知道分到鄂州这边的会是谁呢。
“楚王殿下,下官估计谢郎君就在前面蒙学里面。只要没有其他什么事情,谢郎君都是在蒙学里面待着的,时而给孩童上课,时而给一些愿意学习识字的突厥牧民授课,听说很是受这些移民的欢迎呢。”
方伟这几天虽然忙的一塌糊涂,但是对于很多细节,却是一点都没有遗漏。
楚王殿下喜欢什么,鄂州有什么东西和人物是跟楚王殿下有关系的,自己怎么做才能抱住楚王殿下的大腿……
这些事情,可是方伟这几天连睡觉都在考虑的。
“走,过去看看吧。”
李宽说完,一夹马腹,往前纵马而去。
方伟、席君买、王玄策等人紧随其后的跟着。
……
“人之初,性本善……”
当众人靠近蒙学的时候,里面传来一阵孩童的背诵声。
周围一些突厥人看到这么一支人马到来,也都不敢吱声。
只要不傻,都知道来了大人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