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2214


温光听到这话,脸上乐开了花。
……
“王爷,今年的棉花产量一点也不比去年差呢,刚刚采摘的几亩地的棉花,如今都已经在运往羊毛作坊的路上了。”
王富贵跟在李宽身后,脸上一如既往的如初了笑容,搞得李宽都要找不到他的眼睛了。
“其他各家种植的都怎么样了?”
李宽不担心楚王府自己的棉花产量,这些都是有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学员亲自指导的,根本出不了什么问题。
反倒是其他人家,有些可能自以为是的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反而产量不如预期。
“从之前棉田的长势来看,都是很不错的。刚刚监察御史杨本满家的棉田也采摘完了两亩,产量跟我们预想的相差无几。”
“杨本满也种了棉花?”
李宽有点诧异的问了一句。
这家伙,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他好。
之前隔三差五的就弹劾李宽一把,虽然吃亏吃多了,如今弹劾的次数少了,但是时不时的还是会冒一下头。
不过,偏偏这人,做事的时候又是一副楚王府怎么做,他就怎么干的模样。
看看长安城四周的茶园,除了楚王府的之外,就数杨本满家的最大了,这几年没少挣钱。
就连水稻的种植,听说杨本满都专门安排人去老家,让人把家中的水田都种上南洋水稻。
如今楚王府刚刚开始推广棉花,他就跟着了。
“王爷,当初棉花种子售卖的时候,并没有限定什么人不可以买,所以……”
王富贵有点忐忑的看了一眼李宽,以为他有什么不满呢。
“你紧张啥,这杨本满都种上棉花了,这是好事啊。长安城有谁不知道他跟本王不对付,连他都选择了种棉花,其他人家自然也会在心中掂量掂量,要不要赶紧跟进呢。”
李宽的度量没有那么小。
这杨本满作为监察御史,风闻奏事本来就是他的权力。
真要说来,他也没有刻意的跟楚王府过不去。
如今,李宽反倒是觉得他有点可爱呢。
“王爷,宫里头可是专门来人提醒了,关中道除了书院的研究用途种植,其他地方不允许种植棉花呢。”
王富贵听出了李宽要继续推广棉花种植的意思,赶紧出言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这事晚点再说。”
……
伴随着夜幕的慢慢降临,长孙府中点起了一盏盏鲸油灯笼。
长孙冲再次更往日一样,来到长孙无忌面前,将今天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阿耶,今天楚王府把各家采摘下来的棉花全部都收购了,价格给的也很有诱惑力。孩儿粗粗的测算了一下,这一幕棉田的产出,居然顶得上十几二十倍的粟米,这么一来,棉花的种植就大有可为了。”
长孙家跟楚王府一向是不对付,本来想着今年也跟风种几十亩棉田意思了一下,结果因为犹豫太久,等到下定决心的时候,已经没有棉花种子了。
“正因为棉田种植的利润特别高,陛下已经明确表示不支持关中道各州县将良田改种为棉花。我就不信他李宽敢跟陛下对着干。”
长孙无忌之前还对棉花的种植有些兴趣,了解到李世民的想法之后,一颗心立马就冷静了不少。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棉花并不喜欢雨水非常充沛的地方生长,并且朝廷已经在江南各地推广了南洋水稻,短时间内不可能继续在江南推广棉花种植。
那上哪找大片的土地去种植棉花呢?
“阿耶,听说楚王府、房府和程府都安排人在岭南道种植了大量的甘蔗,如今李宽似乎又有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的意思,孩儿觉得渭水书院里头,是不是也设置一个农学院?免得风头都被观狮山书院给抢走了。”
“这个可以有,农业是大唐的根基,陛下一直非常重视,再说了,设置一个农学院,每年也花费不了多少钱财,完全值得。”
长孙无忌满意的看了一眼长孙冲,觉得这两年他总算是成长起来了。
……
廖张氏今天很晚才回家。
“不是说好了今晚要去邻居家吃饭的吗?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廖大叔有点不满的抱怨了一句。
“今天估计算是早的了,接下去的这段时间,我只会回来的更晚,甚至可能直接就睡在作坊里的宿舍里头了。”
廖张氏伸了一个懒腰,然后一屁股坐在床边。
“前段时间不是都很清闲吗,怎么突然变得忙起来了?”
“今天开始,长安城各处棉田的棉花都在采摘了,我负责的那个作坊就是负责棉花脱籽和纺线的,你说我最近为什么变得忙起来了呢?”
“你不是说这些天都在教授一些帮工,人手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了吗?”
“人手是扩大了好几倍,可是你看看长安城种植棉花的田地,那可是远远不止多了好几倍啊,就我们这些人,一时半刻根本就忙不过来。侧妃娘娘已经亲自发话了,要将我们从羊毛作坊里头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棉布作坊呢。”
“棉布作坊?”
“没错,那棉布,可是好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得起呢。”
廖张氏看了看身上的麻布衣服,再想了想作坊里头之前纺织出来的棉布,不由得多了一丝期待。
第469章
格物书院号的荣光时刻
当长安城迎来秋收的季节,在遥远的南半球,却是迎来了春天。
朱银和朱铜站在甲板上,欣赏着大海的美景。
“二哥,起风了!”
朱铜张开双手,微闭着眼睛,感受着那股海风吹来。
只见海面上微波粼粼,温暖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此时的海面就像破碎了的金色翡翠,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莫名的怜惜。
“按照海图来看,这两天我们应该就可以到达楚王殿下所说的澳洲了,还真是让人感到期待啊。”
出海行船,枯燥乏味,但是朱银却是每天都激情四射。
自从“格物书院号”离开蒲罗中之后,天气就变得越来越热。
而最近一段时间,却是又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热了,偶尔路过一些岛屿,却是一副春暖花开的景象。
这让朱银对南北半球气候相反的论断,有了进一步的信心。
“外面的世界果然很精彩啊,这出海航行,可比待在长安城有意思多了。”
就在朱铜和朱银两兄弟说着话的时候,李耿和李义协也来到了甲板上。
“刚刚杨七娃在海里面钓鱼,结果鱼没有钓到,倒是钓到了几只好七八斤重的大虾呢,今晚大家有口福了。”
“七八斤重一只的大虾?这……这太吓人了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虾呢。”
朱铜咽了咽口水,自从出了海,他就发现自己的人生飞跃了。
从小到大,他就没怎么吃过肉,更不用说海鲜了。
哪怕是他阿耶进了楚王府的热气球队,家里条件变好了,海鲜什么的,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传说。
结果,自从到了登州,这一路以来,天天都是各种海鲜,吃到你不想吃。
但是,即使如此,七八斤重一只的大虾,朱铜还是没有吃过。
“喏,你看甲板那边,还在蹦蹦跳跳呢。”
李耿指了指不远处的甲板上,那里果然有几只庞然大物,虽然爪子被用绳子绑住了,但是仍然可见狰狞之状。
“李郎君,莫非这就是楚王殿下说说的澳洲龙虾?难不成我们快要到传说中的澳洲了?”
朱银突然想到了当时李宽在课堂之余随口闲聊的一些内容,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澳洲龙虾?这……这不大合适吧?是不是叫做澳洲大虾比较合适?”
朱铜撇了一眼自己二哥,虽然龙虾这词是楚王殿下口中传出来的,但是“龙”这个字,终究还是比较敏感,他觉得还是改一改比较好。
“额……对,澳洲大虾,这是澳洲大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