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2214


当然,高昌国作为新投奔西突厥怀抱的一个国都,出了事情,他们要是一兵不发,那也是不合适的。
这才有了现在这个局面。
“大总管,等末将把他们灭了,就知道要长记性了。”
“好,你带一万骑兵,限你三日之内,击溃西突厥援兵。”
……
夕阳渐渐西下,那波平如镜的大海在夕阳的轻洒下显得格外抚媚。
李耿、李义协、朱银、朱铜等人都站在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近的陆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个笑容,伴随着夕阳的余辉,伴随着海面上的金光闪闪,伴随着海鸥飞翔,构成了一副独特的美景。
“我们今晚先在这里歇脚,明天开始绕着海岸线航行,看看这澳洲到底有多大。”
李耿算是“格物书院号”上地位比较高的人,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他跟李义协两个人商量着确定。
当然,涉及到航海的问题,他倒不会强出头。
“按照楚王殿下的说法,这澳洲的海岸线长达七万里,如果要转一圈的话……”
李义协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色。
虽然“格物书院号”算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船只了,但是要在海上航行七万多里……
没有固定的补给点,不客气的说,十有八九,大家是很难活着回到大唐了。
“义协,我们倒也不用将这澳洲的海岸线走一遍,只要沿着走个十天八天,还没有走到尽头,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块土地,就是楚王殿下口中的澳洲了。那么这幅海图,基本上就是准确的,我们找一个合适的港口停下里,建设一个补给点之后,就可以返航了。”
李耿倒也不至于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他还想着去美洲寻找神秘的高产农作物呢,可不想将性命丢在了澳洲。
“如果这样的话,那倒是可以。到时候我们就把那个补给点,起名叫做‘格物港’!”
李义协松了一口气。
“什么‘格物港’,要我说,还是叫做永平港好!”
朱银这马屁一拍出去,立马没人反对了!
第470章
澳洲最危险的动物居然是它?
哗啦!
哗啦!
豆大的雨滴落在甲板上,溅起了水花,那一朵朵水花,就像是一个个小喷泉一样。
水花落在了甲板上面,立马又变成一个个小水泡。
这些小水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透明的帽子。
这么大的雨,杨七娃也在桅杆上待不住了,躲到了船舱口,看着外面白蒙蒙的一片天地。
自从几天前到达了这片大陆,“格物书院号”就开始迎来了特别的雨水洗礼。
早上还是朝阳升起,晴空万里,过了个时辰,却是倾盆大雨而下。
紧接着,又是雨后初晴,漂亮的彩虹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可是,船只刚刚把帆升上去,还没走半个时辰,又一场大雨来了。
“二哥,这天气,倒是诡异的很,跟长安城完全不同啊。”
不知什么时候,朱铜和朱银两兄弟也挤在了船舱口,看着外面的大雨,满是无奈。
这种天气,正常来说是要让船只抛锚,大家到岸上躲避的。
但是,这地方光下雨,风却不是很大。
而岸上人生地不熟的,反倒是可能更危险,所以“格物书院号”找了个天然港口,大家都在船上待着。
朱银:“如今已经是八月底,按理说已经是晚秋时分,可这里好多野草却是刚刚在开花,跟长安城是完全相反啊。”
朱铜:“是啊,按照我们之前总结的天气变化规律,放在这里几乎都不怎么管用了。”
朱银:“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的天气,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应该就是楚王殿下之前说过的雨季了。春夏秋冬,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季节划分,当时楚王殿下说有些地方一年没有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我还不能理解,如今看来,楚王殿下真是运筹帷幄,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啊。”
朱铜:“真要是雨季的话,那一时半刻就结束不了。我们这段时间其实都不是很适合在海上航行了。”
朱银:“没错,所以一会我准备给两位李郎中商量一下,是不是干脆把船留在这个港口,大家去陆地上,往里头走一走,看看这陆地上的东西跟大唐有什么不一样。只要陆地的纵深够深,也能证明这片大陆的面积广阔了。”
朱铜:“这港口倒是天然的良港,三面都是陆地,只有一个几里宽的口子连接大海,船只在港口里面基本上感受不到什么风浪。”
朱银:“所以我觉得这个港口适合作为我们的一个补给点,以后船队从蒲罗中而来,就在这里落脚。按照这个港口的规模,停靠几百艘海船也没有什么问题。”
朱铜:“我也是这么想的,二哥,干脆我们先走就去船舱里,找李耿和李义协两位郎君商量一下吧。”
……
永平港,这是观狮山书院号的几位大佬一致同意的名字。
李耿身先士卒,带着一帮人砍伐树木,在港口附近搭起了建议的屋子。
既然准备深入内陆探索一番,那么必要的准备也就不可缺少了。
再加上大家考虑把永平港作为以后蒲罗中来澳洲的第一落脚地,建设一些房子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甚至朱银已经自告奋勇的表示到时候要留在这里,研究澳洲的气候变化和当地物产,并带人建设永平港,一直等到新的船队过来。
“二哥,通过这半个月的观察,看来这雨季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只要避免在低洼处滞留,其实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的。”
看到屋子外面再一次变成白茫茫的世界,朱铜已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嗯,李耿已经跟大家说过了,明天开始分一半的人留在永平港继续搞建设,剩下一半的人兵分两路,往内陆地区走一走,看看有什么发现没有。以前楚王殿下说过,新大陆往往会有新的物种,新的庄稼,新的矿藏,甚至他还说要是大家运气够好的话,能够发现一大堆狗头金也不奇怪,至于一大片露天煤矿,那就更正常了。”
朱银虽然最热衷于气候变化研究,但是气候变化跟地理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要搞清楚澳洲这片大陆的气候变化情况,为自己的气候研究添加更多的素材,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也就必不可少了。
当然,大家既然决定了要重点建设永平港,那么附近要是有一些矿产那就最好了。
“矿产什么的,我倒是觉得不一定那么着急,反倒是看看怎么解决食物问题,更是大家需要考虑的。李耿和李义协两位郎君昨天已经开始在附近打猎了,倒是射中了好几头野山羊。杨七娃也跟一帮水手在码头附近捕鱼,倒是基本上不用消耗船舱里存储的粮食,要不然我们在永平港可待不了多久呢。”
吃喝这个问题,不管是在哪里,都是属于刚需。
淡水的话,船队已经在永平港找到了好几条流向港口的小河,完全不用担心没水喝。
可是吃的东西,就需要大家去发掘了。
如果一直在港口上待着,捕鱼倒也基本上能够解决吃的问题,毕竟船队的成员很多都是东海渔业调遣过来的,不少都有着打鱼的经验。
但是,越是往大陆深处走去,打鱼就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了。
就在朱铜和朱银两兄弟说着话的时候,外面的大雨突然之间有停了。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湿漉漉的地面,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就让很多地方变得干燥起来。
要不是各个低洼处还有积水,很难让人相信刚刚还下了一场大雨。
“走,要不要跟我出去转一转,看看能不能把今天的晚餐给解决了!”
李耿腰挎一把大刀,手拿强弓,正带着几个身手不错的水手出了还未成规模的居住区。
“二哥,我们也去看看吧。书院里也教授大家骑射,我的箭术一向也不错的,都还没有好好的露一手呢。”
朱铜也不想在木屋里面待着了,连忙回去带上强弓和箭矢,跟在了李耿身后。
这一次格物书院号上面的两百多船员,可谓是全副武装的出海。
许敬宗甚至还专门跟薛礼申请了一批弩箭,为的就是让船只有自保之力。
至于各种箭矢,更是堆满了船舱。
很快的,李耿身边就有几十人跟着,港口的其他人则是继续忙碌着建设这个临时的居住点。
武将家庭出身的李义协,亲自带着大家,像是营建军寨一样的在定居地四周开始建设寨墙,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
楚王殿下当初也是提醒过大家,新大陆上,也是有土人的。
有些土人可能很温驯,有些则是跟野人一般,大家要小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