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6/2214


“云内,你是说那剖腹产的事情吧?”
巢方刚刚在马车上的时候已经把今天的《大唐日报》给看完了,自然立马就猜到了华云内想要说什么。
“没错,以前他们医馆做那肠痈手术,我去观摩过,倒是确实很不凡,成功率很高。但是那肠痈手术不过是从腹部去处一小根发炎的肠子,难度虽然很高,看完之后也算是属于能够接受的范畴。可如今她们居然敢开腹取出胎儿,这实在是有点超出想象啊。”
华云内倒是没有怀疑这条消息是假的。
里面可是涉及契苾何力,虽然这是一名胡人,唐人一向是看不起胡人。
但是像契苾何力这样对大唐忠心耿耿的胡人将领,又是身居高位,一般唐人已经不把他们当做胡人看待了。
大唐日报固然是楚王府的产业,也不敢随便捏造这样的消息出来的。
正因为这条消息不可能是假的,这反让华云内产生了困扰。
“女子难产,十人里面至少有一两个会碰到,甚至这个比例可以达到三四个。有些人运气好,努力一番之后还是能够生下小孩,有些运气没有那么好的,可就是一尸两命了。这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剖腹产,老夫虽然还不是很理解具体是怎么做的,但是意义却是非常不凡。特别是他们这么快就培养出了女郎中,倒是让人不由得好奇了几分。”
前段时间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招募女学员的时候,可是引起了一些风波。
特别是以孔颖达为首的这些儒家文人,更是认为书院招募女学员有违历史传统,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
巢方作为一名医者,也是亲自把自家的女儿巢琼送进了医学院。
这是医学院里头唯一的汉人女学员。
所以他对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事情,知道的比一般人还要多一些。
“巢医正,听闻陛下有意让太医院以后从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招募一些郎中,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华家跟巢家一样,也是医学世家。
在长安城,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进入太医院,成为一名御医。
以前,太医院的郎中,基本上都是各家子弟、徒弟在不断的子承父业。
如果以后这个招募方法有变化的话,华云内也好考虑是不是让家中的子弟进入观狮山书院医学院进学了。
“这个趋势是必然的。如今有孙思邈坐镇,又有林然这样的医学天才,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如今是大唐最顶级的学医场所,再加上又有楚王殿下支持,医学院的学医,前途可期啊。”
巢方和华云内聊着聊着,话题就已经脱离了剖腹产本身了。
作为一名内科郎中,他们两个讨论剖腹产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
……
宣政殿中,李世民听李忠汇报着事情。
“这么说来,这剖腹产手术,对于救治难产的孕妇,确实有效?”
《大唐日报》也是李世民每天必看的报纸。
虽然他不一定有时间逐字逐句的看里面的内容,但是必定都会浏览一遍的。
作为一名帝王,剖腹产这样的消息,他自然能够意识到背后蕴含的意义。
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为什么比较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孩童夭折了。
哪怕是皇宫之中,每朝每代,都有无数的妃子因为生孩子难产而去世。
就连李世民自己的后宫也不例外。
所以,于公于私,他都要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消息背后的内容。
“没错,属下安排人问过几个给契苾家接生的稳婆,都说是不可能活下来了,但是送到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之后,契苾将军亲自去楚王府请了孙神医等人去做这剖腹产手术,结果却是顺利的把小孩从肚子里取出来了,契苾将军的夫人虽然还在医馆的蚕室里头,但是听说状态已经慢慢的稳定下来,再过个三五天就可以考虑回家休养了。”
“孙神医?这报纸上说是那九条杏香和契苾朵朵做的手术?这么说实际上不是她们做的?”
李世民知道这九条杏香是李宽从倭国带回来的一个丫鬟,甚至也听说了她被李送到医学院的事情,但是还是很难相信这种剖腹产手术,居然是一个女人做的。
“陛下,虽然没有得到完全准确的消息,但是当时蚕室里头肯定是不止九条杏香和契苾朵朵两个人,楚王殿下、孙神医、林郎中应该都是在的。所以属下倾向于认为这个手术可能是九条杏香做的,但是是在被人指导的情况下做的。至于报纸中不提这一茬,想来是因为一些顾忌的原因了。毕竟做这手术,据说是要清掉所有的衣物的。”
李忠这么一说,李世民立马就秒懂了。
认真一想,李宽这么安排,把九条杏香和契苾朵朵作为剖腹产手术的典型人物给推广出去,对观狮山书院,对大唐百姓,都是一个好事。
第505章
这篇文章不一般
楚王府中,李宽在家,小玉米不似往常那样天天往外跑。
不过,这反倒是让王府中的下人们苦不堪言。
这个小县主,天天带着金毛到处捣乱。
今天跑到养鸡场把一帮母鸡吓得半死,明天来到暖房,把刚刚发芽的种子给糟蹋了,后天把自己才几个月大的弟弟搞得哇哇大哭。
长安城新四害变成了楚王府一大害了。
“王爷,这小玉米是越来越调皮了,要不要让她早点去蒙学学习呢?”
程静雯刚刚哄好被小玉米弄哭的弟弟,有点无奈的看着李宽。
“蒙学基本上都是六七岁以后才上,小玉米现在才三岁,送进去也听不懂那些东西啊。”
李宽自然也是知道自家闺女的魔性,觉得让她整天这样折腾也不是个事情。
“她每天带着金毛到处溜达,一不注意就跑到长安城里捣乱。这金毛两百多斤重,等闲的护卫都不是它的对手,这要是在外面伤了人,也是个麻烦。”
李宽听程静雯这么说,心中思索着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好。
要不要把幼儿园搞出来?
专门调教一下进入蒙学前的孩童。
虽然自己小时候这个年纪,也是到处撒野,不过后面哪怕是农村地区,也给你搞个小中大三年幼儿园出来。
这说明幼儿园应该有它存在的意义吧?
“静雯,我看你这段时间很少出府,我也没有空天天在家,你会不会觉得无聊呢?”
“无聊倒也不会无聊,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这么过来的呀。”
程静雯不知道李宽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我有一个想法,长安城中像小玉米这样年纪的勋贵子弟,肯定有不少。跟你一样经常宅在家中的女子也不会少。可否设置一个特别的学堂,专门教授上蒙学前的幼儿一些东西呢?”
李宽的这个想法算不上怎么惊天动地,所以程静雯听了倒也没有特别诧异。
“可王爷你不是说蒙学的那些东西,小玉米这个年纪听不懂吗?那这给幼儿设置的学堂,都教授什么东西呢?这三四岁的小孩,你就是教他们东西,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呢。”
“这幼儿园的教授内容,肯定是跟蒙学不一样的。与其说是一个学堂,这幼儿园更像是一个让小孩集中在一起玩耍,享受集体生活,并且适当传授一些知识的地方。”
在李宽看来,幼儿园本来就是一个传授教学知识的地方,更多的是让小孩从小养成一些习惯。
当然,习惯这东西,其实意义也很大。
所谓三岁看到老,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基本上说明了小时候的性格特征对人一辈子的影响非常巨大。
“你这么说,倒是可以试一试。”
程静雯觉得带着一帮小孩子玩耍,似乎也挺有意思的样子。
“我让许敬宗去安排一下,到时候就在王府旁边修建一座幼儿园,你可以把雪雁她们也一起来到幼儿园当教谕。
……
观狮山书院,李宽拿着一本薄薄的“书”看了起来。
自从《大唐日报》面世之后,报纸这个东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
许敬宗酝酿了好久的特别报纸也总算是要出来了。
“王爷,这是根据各个学院的教谕和学员的投稿,多番筛选之后整理出来的报纸,你看可以吗?”
许敬宗想要搞一个不一样的“报纸”,所以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到了现在才算是基本完成。
“这东西的思路是非常好的,不过叫做报纸不大合适,本王倒是觉得不如叫做杂志吧。”
李宽快速的翻阅着手中的纸张,倒是有几分兴趣。
很显然,许敬宗准备推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一本刊登论文的杂志。
只不过是这个年头还没有论文的说法,大家的文章在形式上也是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来形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