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214


越接近山谷谷口,牛进达的队伍里面就越是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
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气氛有点不对了,这附近绝对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牛进达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双脚一夹马腹,纵马冲向最前头。
山谷里面视野很好,所有的草地都烧的光溜溜的,视野自然非常的好。
越往里面,队伍里面变得越是寂静。
三千来人的队伍,除了马匹偶尔发出的嘶鸣声,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大家都惊呆了。
再没有眼力劲的人,也看出来山谷里发生了什么。
许多残留的帐篷、旗帜,以及被烧成黑炭一样的尸首和马匹,无不证明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大火。
看模样,西突厥人是倒了大霉。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全部都折损在这里了,但是元气大伤是绝对的。
“将军,末将大概查探了一下,按照帐篷和马匹尸首的规模,这里之前至少驻扎了两万人,末将粗粗的估计了一下,单单还能分辨出是人的尸首,就超过了五千,再加上有些可能是烧没了,或者一时不好辨认,末将认为西突厥人至少损失了一万精锐。”
虽然心中已经有估算,但是听到手下的汇报,牛进达还是惊呆了。
楚王殿下说要出城灭了西突厥人,难道居然不是开玩笑的?
他是怎么完成的?
西突厥人傻吗,就在站在那里任由楚王府护卫纵火?
想不通啊!
不应该啊!
但是偏偏事实又胜于雄辩。
“派人回去凉州城,带一半步军过来收拾战场,另外,多带一些担架和车马过来,这里很多马匹,拉回去还能给凉州百姓加餐。”
要是李宽此时在牛进达身边,估计今后几天都会不想吃肉。
很多马匹和西突厥人的尸首都是倒在一起的,这样的马肉……
还能吃吗?
反正李宽是想一想都觉得反胃的。
不过,对于饱受西突厥人祸害的百姓来说,也许又是另外一种感想吧。
“再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去长安城,就说凉州大捷!晚点本将盘点清楚之后再派人送去奏折。”
凉州的局势很让朝廷担忧,这一点牛进达是很清楚的。
如今虽然还不是很清楚这场大火的战果,但是联想到楚王殿下优哉游哉的回城,想必西突厥人应该是倒了大霉了吧?
……
凉州城城楼,副将张全一脸紧张的看着远处缓缓而来的队伍。
“牛将军跟随楚王府护卫出城救援王爷了,但是现在这支队伍很明显是楚王府的护卫,没有自家将军的人马,莫不成将军是遇到西突厥人了?”
张全一脸担忧的看着队伍越来越近。
“张将军,开城门!”
薛礼看到凉州城城门紧闭,快马先来到了城下。
张全纠结了。
牛进达走的时候可是说过,除非是他亲自回来,或者有圣旨到了,否则谁也不许出城。
现在王爷回来了,将军不在,自己是开城门还是不开?
不开显然不可能的,将军只说是不能出城,我就在城门口迎接王爷,也不算是违反军令吧?
李宽是凉州城名正言顺的主子,张全再纠结,也不敢不让他进来。
很快,城门就打开了。
而楚王府护卫灭了西突厥大军的消息,也立即随着大嘴巴的护卫们传遍了凉州城守军,接着传遍了凉州城!
一千人的护卫把两万西突厥大军灭了,完全不可置信啊!
第73章
八百里加急
贞观五年的秋天,是个丰收的秋天。
李世民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到了贞观四年的时候开发爆发,灭了东突厥,把颉利都给搞到长安城跳舞了。
到了贞观五年,之前咬紧牙关兴修水利的行为也有了收获,关中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粮食价格也史无前例的创造了新低。
按理来说,李世民应该是很开心的。
可是,西北边境不稳,接二连三的传来各种报急的奏折,完全搞坏了李世民的心情。
房玄龄:“陛下,前几天牛进达已经来信说过了,楚王殿下到了凉州城之后,军民的凝聚力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西突厥人今年想要攻下凉州城,根本是不可能的,微臣觉得陛下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朝会结束之后,李世民照例让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留下来商讨国事。
李宽去凉州已经有一个月了,但是西北的局势却是一点没有好转,甚至周边几个州府也传来消息,附近的吐谷浑最近不太老实,时不时的有小股“马贼”入侵,也不知道这些马贼是真马贼还是披着马贼的皮的吐谷浑人。
要不是实在不想破坏大唐内部刚刚进入快车道的民生建设,李世民真的是想发几路大军,直接把西突厥和吐谷浑给灭了。
“房相说的也有道理,当务之急是积蓄力量,西北之乱,只是暂时的,不会危及大唐的根基,等到国库充裕之时,我们再教训他们就是了。”
好不容易把李宽搞到凉州去了,长孙无忌自然是不想朝廷在这个时候给凉州提供什么帮助,要是真的要人给人,要物给物,那说不准就变成送功劳给李宽了。
这自然是不符合长孙无忌的初衷的。
就让李宽在凉州折腾去吧。
西突厥人哪怕是今年退了,谁又能保证他们明年不会再来呢?
李宽要想再回长安城,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长孙无忌一边在心里暗暗的为自己计谋得逞而开心,一边看似公正的支持着房玄龄。
“这些天,朕隐隐觉得心里有点不安。这个李宽,朕生怕他到了凉州城,没事搞出事来啊。”李世民隐隐有点后悔,不应该派李宽去凉州。
虽然凉州是李宽的封地,但是让其他朝廷高官去坐镇,起到的效果也不会比李宽差。哪怕是要宗室子弟,李道宗和李孝恭他们似乎也更加合适啊。
不过人都已经到了凉州,再后悔也没有用,只是希望他不要真的搞出事来。
军国大事面前,哪怕是自己儿子犯了错误,也是要严惩不贷的。
“陛下,微臣观楚王殿下近期的表现,是大有改观,相信到了凉州磨练一番之后,能够成为真正的朝廷栋梁。”
房玄龄自然是理解李世民的担忧的,不过也没法劝说太多。
实在是以前的李宽劣迹斑斑,不是短时间的形象改变就可以让很多人改变看法的。
“朕自然是希望宽儿能够入玄龄你说的这般,只是这些天一想到西北的局面,朕就有点觉得心惊胆战,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啊。”
就在李世明唉声叹气的时候,一个小太监领着一名满脸风尘仆仆景象的驿卒小跑着来到了大殿门口。
“陛下,凉州来的八百里加急。”
小太监刚刚说完话,发现满屋子的人都惊讶的盯着自己,似乎要把自己生吞活剥一样,双腿都要站不住了。
好在也不用他再说什么,李忠就上前接过了奏折,简单的查看了一下之后递给了李世民。
房玄龄和魏征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担忧的表情。
但凡是八百里加急,都是非常紧急重要的事情;如果是从边关而来的,更是紧要中的紧要,因为这往往意味着重大的军情。
凉州可是被西突厥人折腾了好几个月了,如今突然来了一个八百里加急,能有什么好事?
不会是凉州城破了吧?
李世民接过奏折之后,也是满脸紧张的打了开来。
刚刚自己说心里不安,难不成这么快就应验了?
“这个李宽!居然不听号令,还真以为凉州城是长安吗?”李世民快速的看完了奏折的内容,心情却是一点都没有变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