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2214


“你是说那个许敬宗现在在明德门不知道折腾什么东西?”
国子监中,孔颖达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卢宣。
“师父,确实如此,我从城外回来,刚好从明德门经过,那里已经有一帮人在城墙上面忙碌着,许敬宗就在城门口带着几个人站在那里,时不时的还跟那些施工人员交谈。”
卢宣自然知道孔颖达很关注观狮山书院的事情,所以今天看到明德门前的情况之后,哪怕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他也专门来了一趟国子监。
“明德门如此重地,那许敬宗能搞什么名堂?居然安排人在那里修建东西,他就不怕到时候一堆御史弹劾他吗?”
孔颖达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观狮山书院这帮人的思路了。
“师父,这明德门是有重兵把守的,如此情况下他们还能在那里修建东西,想必是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要搞什么名堂就是了。”
卢宣自然很清楚明德门对大唐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玄武门是皇宫中最重要的宫门,明德门就是长安城最重要的城门。
哪怕是长安城里的勋贵子弟,也不敢随便在这个地方闹事。
现在观狮山书院居然带着一帮人在那里不知道折腾什么,吸引了一堆人围观。
“哼,那帮人整体不干正事,净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出来。这次我倒是要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如果又在那里瞎搞,我一定要弹劾他们!”
伴随着观狮山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及曲江书院和渭水书院的成立,国子监在长安城中的地位明显在,孔颖达对此是非常不满的。
特别是观狮山书院,里面的学员大部分都不是正统的学习经学,反倒是格物这样的邪门歪道很受欢迎。
孔颖达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情况呢?
……
“王爷,就这一堆铁疙瘩和木疙瘩组装在一起,就能准确的计时吗?”
等到朗清开始在明德门上上新修建出来的阁楼上开始组装笨重的钟的时候,李宽也亲自带着程静雯和武媚娘来到了城墙上面,见证着一个历史的诞生。
按照李宽的设想,这个钟的一些零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使用精度更高的去替换。
但是这口大笨钟,却是一直会存在于明德门上,让它成为见证贞观盛世的一个标志物。
“静雯,稍安勿躁。这机械的奇妙就在于不同的零件组装在一起之后,会起到一个奇妙的变化。以前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会慢慢的变成现实。”
“可是这钟要不断的计时,就要这个指针一直不断的旋转,怎么确保它每时每刻都准确的转动呢?”
程静雯的这个问题,估计会是很多人心中都会产生的疑问。
所以李宽倒也不觉得有多么奇怪。
“这大笨钟里面安装有特制的发条,通过一个钥匙一样的东西,每天定时去旋转发条,确保发条能够给摆锤和秒钟对应的齿轮不间断的动力,从而达到不断计时的目的。”
这个时候,电池也好,太阳能也好,亦或是纯自动的机械装置,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反倒是早年间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挂钟,采用相对原始的结构,能够满足现状的要求。
李宽让朗清负责制作的这口大笨钟,其实就是一口类似的挂钟。
每到准点的时候,就会“当当当”的想起报时声,这个声音,李宽小时候可是听多了。
反倒是到了后面,这种老式的挂钟,慢慢的被淘汰了。
“王爷,如果这个大笨种能够变得小一点的话,应该很多勋贵富商家里都会购买,说不定会延伸出一个新的行业出来呢。当然,前提是这个大笨钟要比日晷这些传统的计时工具要更加准确。”
武媚娘的关注点显然跟程静雯不大一样。
对她来说,许多事情都要先去衡量它的利益和存在价值,然后再来判断下一步的动作。
“没错,这钟表行业大有可为,不仅每家每户都有需求,可以说每个人都有需求。不过,短时间内还做不出那么小的钟表出来,只能先解决公共场合和家庭的需求了。”
李宽自然是希望手表这样的精致玩意能够快速的推出来,但是以现在的金属加工水平,那是不现实的。
至少要把简单的车床搞出来,让金属加工工艺有一个质的飞跃,才有可能生产出手表这种紧密的东西出来。
“王爷,关键的零件都已经安装好了。现在只要把发条拧紧,就可以确认这口大笨钟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然后再把外壳罩上去,就算是完工了。”
很快的,朗清亲自将一颗螺丝拧紧,大笨钟的安装基本上完成了九成了。
“那你就去把发条拧紧吧。”
李宽没有废话,也没有要去亲自拧紧发条的意思。
这个大笨钟,他可是准备作为一个典型来刺激观狮山书院的学员,让他们看到成功发明意见新鲜物件能够收获到什么。
不管是什么时候,讲大道理,讲情怀,都只能起到短时间的刺激作用。
要长期的有效,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利益。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要不然怎么会说小孩才讲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呢。
“吱哒!吱哒!”
发条拧紧的声音稍微有点刺耳,但是李宽却是一点都不嫌弃。
别小看这口钟的意义,其实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观狮山书院的格物书院已经成立这么多年,现在基本上是属于进入一个瓶颈阶段。
好多东西学员们都处于似懂非懂,就差临门一脚的感觉。
有了时钟准确计时,对格物学院的发展来说绝对是意义重大的。
就比如之前李宽让人计算的地心引力的问题,虽然大家提出了一些基本上正确的理论。
但是这些理论基本上都还缺少一些准确的参数。
像是重力加速度是多少,就一直都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据。
这些东西,孔颖达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在乎的,也意识不到它的意义。
但是李宽不一样啊。
“嗒!嗒!嗒!”
当朗清拧好发条之后,表盘的秒针就开始了有规律的转动。
这个声音哪怕是在相对嘈杂的环境当中也是清晰的传到了大家的耳中。
一、二、三、四……
李宽看着大笨钟,心中默默的念着。
现在缺少校准机构,只能是搞一个比较粗糙的时间分类了。
就像是现在到底是上午几点几分,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回答。
到时候根据太阳到达正空的时间来进行一次粗糙的校准,后面就只能慢慢的进化了。
反正这个精度再差也比日晷这些东西要准确很多。
至少时间单位一下就从刻钟进化到秒钟,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换了一个单位那么简单。
“子丑寅卯辰,王爷,你这把每个时辰标注在旁边,倒是让人好认了好多呢。”
程静雯看着那不断旋转的秒针,再看着表盘的刻度,结合今天李宽跟她们说的这个大笨钟的原理,立马就看懂了这个表盘。
虽然李宽将一天十二个时辰分成了二十四小时,跟后世一样白天十二个小时,晚上十二个小时。
但是考虑到大唐百姓的接受程度,他还是让朗清在表盘上把大家习惯的时辰划分放在了旁边,这样就不至于让大家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
当然,等过个几年,大家习惯了新式的时间表达方法,就没有必要搞得这样花里胡哨了。
“时钟要让大家接受,自然是要采用大家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了。过几天,我在王府和观狮山书院都安装几口大笨钟,各个作坊也都安装一口,让大家感受到它的好处。”
东西已经发明出来了,李宽自然不会把这项技术放在仓库中闲置。
再说了,自己费尽心思的把大唐皇家专利局给搞出来,不就是为了这个玩意服务的嘛。
……
“铛!铛!铛……”
伴随着明德门的大笨钟响起了十二声清脆的响声,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明德门上的变化。
“这个大笨钟每半个小时响一次,整点的时候是几点就响几下,还真是一个好东西啊。”
明德门的守将是最能感受到大笨钟的影响的人。
许敬宗安排人在城楼搞出这么一个东西,城门守将自然是最着急去了解情况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