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2214


这还是自己的女儿吗?
以前她可是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的呀。
“没错,不管是大唐还是倭国,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产妇因为难产而去世,当初我阿娘不也是因为生下我之后大出血而去世的吗?如今我在医学院学习的就是怎么解决这些难产的产妇,让她们跟肚子里的小孩都能顺利的活下来。”
“你所谓的解决方法,就是把肚子剖开来,然后从里面取出小孩吗?”
九条信一觉得有点超出自己想象,忍不住再次确认了一下。
“没错,要不然怎么叫做剖腹产呢?”
九条信一:……
“现在医馆里面就我跟契苾朵朵两个人会做这剖腹产手术,也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有难产的产妇被送到医馆里头,我在这里耽误的时间有点长了,要回医馆了。”
九条杏香说完之后,就跟自己阿耶告辞,登上了楚王府的马车,往观狮山书院附属医馆而去。
留下九条信一一个人在客厅里面发呆。
……
吏部侍郎韦挺的官位在长安城里不算多么位高权重,但是却是很关键。
但凡是来到长安城跑官的,就没有几个不跟他打交道的。
往年,长安城里有什么新鲜的物件出来,不需要几天,就有送礼的人把东西送到了韦挺面前。
这种现象,韦挺已经完全习惯了。
甚至,他现在就是连吃的穿的,都是别人送的。
不过,这段时间他却是对送礼的人不大满意。
这些人,太不识相了。
长安城的座钟,如今已经在珍品阁里头卖了好几天了,居然没有一个人送一台给自己。
这些人还想不想升官了?
“老爷,这是最新一期的《长安晚报》,报童刚刚送到门口的。”
一名仆人将最新的报纸递给了韦挺。
对于长安城的勋贵来说,《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这三份长安城最大的报纸,基本上都是必看的。
这几个报纸背后的东家,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灯,往往能够获得一些一般人还没有掌握的消息。
所以通过看这些报纸,往往能够对朝廷的政策方向有一个把握。
“送钟就是送终,有些礼物买不得!”
韦挺刚打开《长安日报》,就看到了一个显眼的标题。
往常,他都是先看朝政新闻,今天却是被这个标题给吸引了。
“长安城里进来新出了一个叫做座钟的昂贵物品,许多人可能觉得送礼又多了一个选择。笔者今天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送礼千万不要送座钟,你这送的不是礼,送的是终啊。你要是不小心犯了这个忌讳,那完全就是钱也花了,事情却是没有成的状态……”
韦挺快速的浏览了一下这篇文章。
这种文章,明显是给楚王府找麻烦的,也就《长安日报》敢这么写吧。
“我如今身体好着呢,夜御两女都没有问题,有什么怕忌讳的?”
韦挺看到这篇文章,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没有人给自己送座钟这个新式的礼物呢。
感情有些人担心翻了自己的忌讳啊。
可是自己明明不怕这个忌讳的呀。
“哎,看来只能是自己去买座钟了。”
韦挺再次叹了一口气,觉得这一次要出血了。
有点烦恼啊。
第521章
父凭子贵
压力就是动力。
朗清在钟表作坊直接忙了一个多月,据说每天都要挑灯奋战,搞得李宽生怕他猝死,强制性的给他放了三天假。
欲速则不达。
没办法,李宽下了命令,朗清只好休息了。
借着这个机会,他也回到了位于永和坊的家中。
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
朗清现在可是李宽树立起来的标杆,所以许敬宗专门安排了一架马车,上面准备了各种东西,绝对可以让郎家过一个丰盛的元宵佳节。
“郎明,我听说明德门上那大笨钟是一个叫做朗清的人发明的,到底是不是你们家的那个朗清啊?”
“不会是重名的吧?那朗清据说获得了一万贯的赏赐,如今在观狮山书院可是很有名气的呢。”
“对啊,我要是有一万贯,不,哪怕是只有一千贯,那我也不住永和坊里啦。”
“听说你们家朗清送到观狮山书院学习之后,一年也不回来几次,如今更是连过年都没有回来,这儿子,不会替别人养了吧?”
“朗明,听路口的屠夫说,你们家除了过年那天买了半斤瘦肉,到现在就再也没有去买过肉了,你这也太节省了吧?”
元宵佳节,各个作坊都放假了。
虽然才是早上十点来钟,永和坊的各个邻居们都三三两两的坐在家门口,在那里吹牛聊天。
原本朗明的存在感一直都不强,大家很少把他拿来作为聊天的话题。
不过,前段时间不知道哪里传出来一个消息,说明德门上的大笨钟是朗清发明的,这下子邻居们对朗明的兴趣就变大了许多。
郎姓不是什么大姓。
重名的应该不多。
再加上朗明的儿子在观狮山书院上学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就难怪永和坊内街坊们都变得八卦了起来。
“大家别说笑了,这朗清,可能刚好是跟我儿重名。”
忠厚老实单纯的朗清有点诺诺的坐在人群之中,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个朗清就是自己家的朗清。
其实,刚开始他也认为这个朗清一定是自己儿子。
但是连过年都没有回来一趟,朗明的信心就开始没有那么足了。
以前朗清不大喜欢过年,那是因为别人家孩子过年都是有好吃的,有漂亮衣服穿,可是他都没有。
现在有一万贯的赏赐了,这些东西都不缺了才对啊。
“我觉得也是重名,要不然哪会大过年都不回家的。”
“嘿嘿,不会是怕钱多了,我们上门借钱吧。”
“有可能,说不定人家已经在长兴坊那些富贵人家居住的地方买好了院子,就等着搬家呢。”
看到朗清这么说话,邻居们接着调侃了起来。
其实,他们也不见得就有什么坏心眼,只不过是有点羡慕,有点嫉妒而已。
不过,老实人也有几分火气。
本来就因为朗清过年没回家,心中不时很舒服的朗明,如今有听到这些话,立马就提高了声音说道:“你们整天这样子嚼舌头有意思吗?”
朗明说完这话之后,刚提起的怒火,立马又发不出来了。
一个老实人,从来没有跟人脸红过,就是连骂人的话都不会说。
“哟,我们的郎大匠有了厉害的儿子之后就不一样咯,都知道吼我们了。”
“朗明,你不会到时候走在路上都当做不认识我们吧?”
“不过是一个重名的,你神气什么呀?”
好多人这辈子都还没有被朗明吼过,觉得现在突然被吼了一句,心中甚是不爽。
朗明被几个街坊怼的下不了台,满脸通红的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