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2214


自己原本以为的兵强马壮,在大唐看来,莫非就是一只纸老虎?
“噗!”
就在这时,一支乱矢不知从何处飞来,准确的射中了夷男可汗的脖子。
怎么说也是一代天骄,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这个小山坡后面的道路上。
眼看着夷男可汗已经没了,他的护卫反倒是不逃走了。
让达飞和拓跋勇都没有想到的临时反扑,倒是让捕奴队损失了几百好手。
不过,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反扑都是没有用的,改变不了结局。
“达飞,我们是不是立大功了?”
拓跋勇刚才可是听到了刚才队伍里头有人大叫着“可汗”的。
再加上这些人的装备精良,马也都是难得的好马。
不难猜出来,为首的应该不会是简单人物。
“把那具尸首带回去,嘿嘿,没想到这场大战,最大的一份功劳居然被我们给捡到了,牛将军知道了,估计要郁闷了。”
经过刚才的并肩奋战,达飞已经放下了对拓跋勇的成见,脸上大笑着跟他说着话。
……
大明宫中,李世民一脸诧异的看着手中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喜报。
薛延陀人这就败了?
那苏定方带领的大军都才刚出发没几天,捷报就来了?
这让关内道行军大总管李绩心中有何感想?
他可是比苏定方还晚出发,如今大部队还没有出关中,凉州那里就已经大捷了。
“李忠,你觉得这个喜报,是真是假?”
虽然李世民很清楚手中的东西肯定是真的,但是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按照他的预估,顶多也就是薛仁贵的前锋参加了此次大战,苏定方的人马十有八九是没有赶上的。
可是那页只是有一万人啊,加上牛进达的凉州守军,也不到突厥人的一半人手。
如今居然就大捷了!
这薛仁贵,是一员福将啊!
只要有他参加的战役,总是能够给自己惊喜。
当年李宽带着楚王府的一千护卫大败西突厥就不用说了,后面的灭吐谷浑之战,还有救援东突厥的战役,都是难得的大胜仗。
自己的堂兄,倒是选了一个好女婿。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有一个好儿子。
“陛下,必然是真的!里面想象的描述了战事的过程,虽然惊险了一些,但是都是有据可依。牛将军守城的水平,在我们大唐众位将领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有热气球营的配合,有火油弹和炸药包的配合,还有薛仁贵前锋营在关键时候的突然出现,无不昭示着这场战役的胜利,是有原因的。用楚王殿下之前的话来说,这就是我们大唐综合国力的胜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是虚的。”
李忠的心情也比较激动。
薛延陀啊,他虽然不像是突厥人那样给中原王朝带来那么多的伤害,但是也是横跨北部草原,拥有精兵二十万的大汗国啊。
如今却是接连败在大唐手中。
虽然从奏报上的内容来看,凉州城外只留下了几万薛延陀人的尸首,不少人都逃走了。
但是如今大唐三路大军齐发,薛延陀汗国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朕之前还担心薛延陀人跟高句丽人联合起来跟我大唐作对,如今总算是不用担心了。
不管高句丽这次有没有动作,朕都不担心了,用宽儿的话来说,大唐如今已经具备同时打多场局部战争的实力了。那高句丽,哪怕是它不找我们大唐的麻烦,朕也要去找他们的麻烦。”
如果是李世民对哪个国家是有特殊的怨念,东突厥肯定是算一个,不过如今已经跪下唱征服了。
另外一个就要数高句丽了。
贞观时期的高句丽,其实比大家想象的要强大不少。
它可不是简单的一个朝鲜半岛的小国家,而是一个占据辽东大片土地,同时也是朝鲜半岛的霸主。
当初杨广三证高句丽都没有成功,固然是有许多隋朝自己内部的问题,但是也间接的说明了高句丽的实力其实不同小觑。
作为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国家,雄踞东北的高句丽,如今可以说是大唐周边最强大的一个领国了。
特别是杨广第三次出征高句丽的时候,大败而归,结果留下了一大堆的将士和民夫。
这些被抛弃在辽东的隋人,大部分都迫于无奈的加入到了高句丽。
这让高句丽的国力迅速的上了一个台阶。
特别是这些民夫里头,还有不少的匠人。
这让高句丽的实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然大唐统一中原之后,高句丽的国王玩起了老套路,看似乖巧的认了李唐这个老大。
但是,其实这二十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辽东修建各种防御工事。
有些地方,甚至都修好了长城。
很显然,他们时时刻刻都把大唐作为自己最大的对手。
难怪夷男可汗派王登科出使高句丽的时候,双方能够一拍即合。
“陛下,按照楚王殿下的意思,明天再出征高句丽会更加合适一些,今年的话,稍微仓促了一些。”
李忠生怕李世民脑子一激动,立马就又要打高句丽。
那可不是玩的。
毕竟,高句丽给大家留下来的教训,可是比其他国家要强多了。
绝对不是随便派一支兵马就能让他灭国的。
“你放心,这么多年朕都等了,不差这一年!”
……
“王爷,仁贵这次算是彻底立下大功了。朝廷派遣三万大军前往救援,结果他一万人就把薛延陀人给打败了。”
这么重大的事情,楚王府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
并且,在八百里加急之后,李宽也收到了马周飞鸽传书送来的更详细的战斗情况介绍。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把他一直限制在楚王府里头,对大唐来说,是一个损失啊。别看朝中如今猛将如云,但是新生代的将军其实并不是很多。虽然不少将军国公家的子弟都算是兵马娴熟,但是终究差了一大截的水平。”
李宽这话,算是道出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隐忧。
不说其他人,单单看看李靖。
多么牛掰的一代军神,两个儿子却是对兵法一点都不感兴趣。
而像是程咬金、尉迟恭等宿将的子弟,水平也就是那样。
像是程处默和尉迟环,如今更是把重心放在了海外。
不客气的说,武二代们的水平,绝对是断崖式的下降。
“这倒也是,不过我觉得怀道很有潜力,他算是深得秦叔宝的真传,小小年纪,就鲜有对手。”
王玄策对自家县主身边的贴身护卫,自己王爷的弟子,自然是比较了解的。
这秦怀道也是忠肝义胆,李宽也不是没有给他创造机会,但是他就是一心留在小玉米身边当护卫。
要不然,这一次跟着薛仁贵去凉州,肯定能够立下一个大功。
再加上他阿耶是秦叔宝,一个校尉的位置,基本上是唾手可得。
不过,他却是甘心在楚王府做一个小护卫。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怀道的深受了得,只要哪天他想通了,总是有机会的。别看大唐四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了,但是麻烦绝对不会少。”
“王爷你说的是高句丽吗?听说陛下有意对高句丽用兵呢。”
李世民不满高句丽,这在朝中并不是什么秘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