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14


“没错,妙就妙在这里。”李宽露出了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微笑,“刚才我解释碳毒的时候,有提到过燃烧的原理。这燃烧的物体如果不能和空气充分接触,就会燃烧的不充分,甚至是不燃烧……”
没等李宽说完,房玄龄突然猛的一拍脑袋,“我大概明白了,莫非这个小铁皮就是空置蜂窝煤和空气接触的?需要使用的时候打开,让蜂窝煤充分燃烧;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就盖上,让蜂窝煤尽可能的不燃烧,这样就能够让蜂窝煤变得更加耐烧。”
房玄龄这么一说,李世民也很快就理解了,“这么说来,这个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还真是好东西呢,很是适合各家各户使用。对了,这个蜂窝煤价格贵不贵?”
“陛下,这蜂窝煤的成本很低,普通一个匠人一天可以加工出两千个,算上前面煤矿挖掘、粉碎的人员,平均一个人也能有五百个以上的产量,所以微臣认为一文钱五个蜂窝煤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
李宽喜欢钱,但也不是那种为了钱可以趁火打劫的人。
长安城乃至关中道,这段时间非常需要取暖物质,如果有了廉价蜂窝煤,至少可以解决大半的问题。
“一文钱五个?楚王殿下,这一家五口的普通人家,像是这样的天气大概需要几个蜂窝煤呢?”
房玄龄有点紧张的看着李宽,生怕听到一个很高的数字。
蜂窝煤要能走进千家万户,一定需要具备便宜好用的属性,否则再好也没用。
李宽:“像是这种天气,如果一天都窝在家里的话,取暖比较耗煤,大概需要十个蜂窝煤;如果省着点用,七八个也行。”
李世民:“只是单纯的取暖还是包含了一日两餐的做饭?”
一日两餐,你没看错。
在大唐乃至大部分的封建王朝,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日两餐的。
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没有午餐的说法的。
顶多就是农忙的时候,早晚两顿稍微吃的稠一点而已。
“自然是不含的。事实上,使用这个蜂窝煤炉子,很多时候都是取暖与加热两不误。上面放上一个铁锅,里面装满水,既不耽误取暖也可以烧水。同样的,如果用炖煮一个什么吃食,也甚是方便。”
看李世民和房玄龄的样子,似乎有大规模推广蜂窝煤的意思,李宽自然是要认真的介绍一下蜂窝煤的优点。
自己王府卖掉的各种东西,还指望着城外的矿山变成金山银山,好把东西重新买回来呢。
“如果天气不冷,普通人家一天需要几个蜂窝煤?”
房玄龄心中已经有计较,这场倒春寒看来是有办法对应了,这个时候他倒是开始关注更加长远的事情了。
不愧是千古一相。
“房相,如果普通人家单纯的做饭的话,一天三四个蜂窝煤就足够了,比较节约的可能两三块都够了。”
房玄龄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笔账。
一天两三块的话,也就半文钱的花费,一个月也就是十几文钱。
放在山民那里,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砍柴很方面,也没有必要使用蜂窝煤。
但是对于长安城里的人来说,不管是买柴火还是木炭,一个月需要的都不止十几文钱,现在蜂窝煤又方便、又便宜,没有理由不受欢迎。
“陛下,外人对楚王殿下多有误解,哪怕是微臣以前也没有理解楚王的才智。城外的煤矿在前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开采了,但是一直到现在,楚王殿下才真正的发挥了它的作用,这是实实在在的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啊。”
李宽解决了房玄龄最近一直发愁的事情,他自然不是不吝几句赞美之词。
“这个宽儿,总算是干了一件正事。不过无忌这次算是看走眼了,整个长安城的勋贵都看走眼了。”
李世民脸上是没有什么笑容,不过心里却是一阵满意。
“三万贯把煤矿卖了,长孙家以为卖了个好价钱,过几天要是再有人想要买那些煤矿,微臣估摸着三十万贯楚王殿下也未必肯卖呢。”
房玄龄微笑着看了一眼李宽。
“玄龄,你就别在夸奖他了,要不然指不定他又再干出什么不靠谱的事情。当务之急是立马提高蜂窝煤的产量,让长安城的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上蜂窝煤!”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李宽就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铜钱在往楚王府而来,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9章
风靡长安城
昨天又下了一场大雪,放眼望去,整个长安城都白茫茫的一片。
对于文人骚客来说,这个时候找一家酒楼,约上几个好友,煮上一壶米酒,日子不要太滋润。
但是对于长安城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却是最难熬的日子。
这种下雪天,不管是做小生意的还是做农活的,基本上都不要指望能有什么收获。
而漫长的冬天基本上已经把老百姓家中储备的燃烧物质消耗的差不多了。
“孩子他娘,实在是太冷了,你看狗娃的嘴唇都发紫了,再这样下去我担心他受不了啊。”
永庆坊里一间普通民宅里头,一家四口正挤在一张木床上。
家里的柴火已经所剩无几,再用来取暖的话就连做饭都没得做了。
“他爹,家里只剩下几十文钱,就是出去买木炭回来取暖,又能顶的了几天呢?现在西市的木炭价格已经是去年冬天的两倍了,根本就不是我们家能够用的起来的。”
看着怀中精神状态不佳的一双儿女,夫妻两愁眉不展。
“要不我去娘家看看,找我哥借一些木炭。他在西市里给大商家做事,多少还有一些积蓄?”
“算了,他不是前段时间刚刚被人解雇了吗?也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什么,估计也不比我们家强多少。”
就在夫妻两唉声叹气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
“五娘,快开门,我给你们带来好东西啦。”
“是大哥,大哥来了,快去开门。”
五娘刚开始还吓一跳,这样的天气有人敲门,可别是出什么事了。
不过听到是自家大哥,倒是松了一口气。
“大哥,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待着怎么跑出来了?”他爹一边开门一边说着,“咦,你怎么挑着一担东西?这是什么?”
“这是蜂窝煤炉子,那个是蜂窝煤。非常好用,这两天在长安城是一炉难求呢。”
虽然是大冷天,但是挑着一担东西过来的五娘大哥却是满头大汗。
蜂窝煤炉子也好,蜂窝煤也好,都是重物,挑着过来不出汗才怪。
“大哥,这蜂窝煤莫非是用来取暖的?”
虽然五娘之前觉得煤炭有毒不敢用,现在大哥又带着过来,有点纠结到底是要还是不要。
不要吧,实在是太冷了,孩子扛不住。
要吧,万一中了碳毒?
“五娘,我前阵子不是被东家解雇了吗。刚好西市新开了一家蜂窝煤铺子,大量的招募伙计,我在西市算是比较有经验的,新东家便让我负责帮忙卖蜂窝煤。”
五娘大哥一脸兴奋的说着,“刚开始我也就是图这家东家工钱给的足,也没觉得其他有怎么样。但是我告诉你,这个蜂窝煤可不一样了,就连长安县县衙都在帮忙到处推广,原本我还担心卖煤没人要,结果现在却是抢着买呢。”
“这煤炭有煤毒,大家都不怕吗?”
五娘一家四口自己做点小生意,平时在街口卖点胡饼,日子也算还过得去,所以煤炭这东西是从来没有用过的。
“五娘,你放心,大哥还能害你不成?这蜂窝煤和普通煤石不一样,配合着这蜂窝煤炉子一起用,只要你别把它放在完全封闭的房间,就不用担心中碳毒。听说连陛下都在使用呢,你难道还能比陛下更加金贵?”
“大哥你说什么呢,有你这么比喻的嘛。”
听自家大哥这么说,五娘心里松了一口气。
蜂窝煤要是好用,那可真就相当于雪中送炭了。
“这蜂窝煤一文钱五块,价格比木炭便宜一大截,关键还很耐烧。像你们在街头卖胡饼,使用蜂窝煤,单单木炭钱就能剩下不少呢。”
五娘大哥也算是真心在替五娘一家着想。
兄弟姐妹五个,前面四个都是男的,只有五娘一个女孩,所以他们家倒是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感觉。
“当真如此?要是好用的话,那今天我们就可以重新出摊了。前几天因为木炭用完了,生意又不是很好,我们都躲在家里没有出门。”
“好不好用,我给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大部分长安城的百姓来说,最近几天市面上出现的蜂窝煤可以说是救命宝贝,解决了大家最关心的取暖问题。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蜂窝煤,以后的冬天都不用担心了。
随便往家里储备一个几百块蜂窝煤,就不用担心天冷没有柴火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