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2214


很显然,现在的情况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料。
她固然是希望大唐能够强大一些,这样才有结盟的意义,才能打败高句丽和百济。
但是,她又不希望大唐太过于强大。
如果大唐强大到可以轻而易举的对付高句丽,那新罗存在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那还谈什么结盟?
“是啊,大唐几万大军就能打败薛延陀的十万大军,实力比之前的大隋还要高上不少啊。并且,我在这西市上发现了好几家售卖刀剑农具的铺子,这些刀剑,似乎有许多都是精钢制作的,说明唐军的装备也必然非常精良。”
“这是必然的,从登州上岸的时候,一路上我就发现许多农户使用的犁耙都是铁制的,而我们新罗,农户有一把木制的犁耙就算是不错了。”
金胜曼既觉得自己这一趟来大唐是来对了,又为新罗和大唐的巨大差距而感到差距。
姐姐金德曼至今没有子嗣,然后由于多年劳累,身体其实不是非常好。
外面的人虽然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金胜曼却是很清楚。
在今年,姐姐已经在自己面前透露了要让自己继承王位的意思。
这让金胜曼对新罗的国事更加抄心了几分。
要不然才二十多岁的她,也不会主动请缨的要来担任出使的使臣。
“圣骨,大唐如今的情况跟我们了解的有了非常大的差别。其实认真想一想,大唐的皇帝陛下不着急见我们,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长安城的情况,结识一下权贵人物。听说我们的新罗参在大唐很受欢迎,我们就用它来作为礼物是最合适不过了。”
金喜珊在新罗的时候,认识了一名叫做九条浩之的商人。
这名商人对收购新罗参非常积极,金喜珊也是通过这个情况,多番调查确认之后,才发现这些参都被运输到了大唐。
在新罗价值不高的参,到了大唐之后,立马身价倍增。
“嗯,这几天我们也打听到了不少的消息。要说长安城里的权贵人物,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和楚王殿下这些宗室子弟,是其中的翘楚,另外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这些朝廷大臣,影响力也巨大,至于大唐的将领,我们反倒是不着急去拜访。”
金喜珊能够想到的东西,金胜曼自然也想到了。
“圣骨,你看,前方就是珍品阁,听说这就是那个楚王殿下的产业,是长安城最大的一间售卖高端物品的铺子,我们国内商人售卖的天价玻璃镜子,据说在长安城就只有珍品阁有卖。”
一行人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珍品阁。
事实上,珍品阁如今已经成为西市的一个景点一样的存在了。
不管是各国来唐使臣,还是各地的胡商,亦或是大唐其他各州府来长安的人士,基本上都要去珍品阁瞧一瞧。
哪怕是什么都不买也没关系,看看总行吧?
“进去看看吧,通过珍品阁售卖的东西,我们也能间接的了解大唐的工艺水平。毕竟,作为最高端的物品售卖铺子,各种物品的制作工艺也一定是大唐最先进的。”
都已经到了珍品阁门前,金胜曼自然是要进去看一看。
不说这个参观能够看出不少东西,哪怕是什么也看不出来,作为一个才二十岁的年轻女子,她对珍品阁也是很好奇的。
“圣骨,你看!这就是我们在《大唐日报》上看到的座钟吧?听说这个座钟现在都还是只能长安、洛阳等少数几个大的州府可以买到呢。”
金胜曼一行人刚刚进入珍品阁,就被门口附近一座座钟给吸引了眼球。
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准确计时工具,没有上位者会不喜欢的。
“这个座钟时钟、分钟、秒针各自旋转,到整点的时候还会自动敲钟,单单想一想就知道里面的结构必定非常的复杂、精密,哪怕是买一座回到新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模仿,也不见得能造出一样的座钟出来啊。”
金胜曼眼神复杂的看着面前的座钟。
她心中的震动可是比当初第一次看到玻璃镜子的时候要大的多。
“圣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更加努力的跟大唐学习。可惜国内还有一些人不支持您全面唐化的主张呢,真应该让他们也来长安城看一看,认清彼此之间的巨大差距。”
金喜珊显然对于新罗国内反对金胜曼的那些臣子,意见很大。
“今天我们来了珍品阁,那明天就正好去楚王府拜访一下它的主人楚王殿下。我有一种感觉,大唐的许多变化,其实都跟楚王殿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他能支持我们,那么这一趟长安之行,说不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一瞬间,金胜曼锁定了此行的重点。
第580章
宽儿的这个建议,也太……
礼部尚书李道宗这几天有点烦。
作为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的军功在宗室里头只有李孝恭可以比拟。
他很聪明,知道功高震主不是好事。
所以在贞观十一年迁礼部尚书,改封江夏郡王之后,便开始自污。
因为明目张胆的收人钱财,被人弹劾,一度被抓紧大理寺的天牢里待了一阵子。
“朕拥有四海之富,士马如林,如使车辙之迹周遍天下,游观而不止息,采取绝域之奇玩,海外之珍馐,难道不能得到吗?只因劳累民众而自我作乐,因而不为。人心不知满足,应当以义加以节制。如今道宗已封王爵,禀赐甚多而贪求不止,岂不令人鄙弃!”
李世民在发出如此感叹之后,罢免了李道宗的官职,并且还削掉了他的封邑,只留下一个郡王的身份闲赋在家。
不过,李道宗只不过是在家闲赋了两年,还没来得及好好的含饴弄孙,就在贞观十三年被重新起用。
到了贞观十四年,更是官复原职,重新担任礼部尚书。
“阿耶,新罗左右不过是一个小国,随便安排一个侍郎接待就够了,您没有必要这么烦恼呢。”
李道宗的二儿子李景仁看到自己阿耶下值回来之后,又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不住劝说道。
“景仁,话不是这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陛下既然安排我来做这个礼部尚书,我自然不能让人在礼节上挑了大唐的不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我大唐乃是番邦属国的表率,自然不能礼仪上惹人笑话。”
李道宗作为宗室子弟,自然很清楚维护礼仪的严肃性,对于李家统治大唐的重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礼就是让大家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更加直白一点的说,你是臣子,就安安分分的做个臣子,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
“阿耶,但是这新罗使臣是个女子,古礼上面从来没有说过如何接待啊。与其在那里纠结,不如直接把这个难题交给别人来解决。她们不是一直还没有觐见陛下吗?那就尽快安排咯,到时候宫中肯定会有一些指示给到礼部的。”
李景仁没有太大的抱负,只希望能够安安心心的过一辈子。
要不然作为李道宗的嫡次子,他在长安城的存在感也不会那么低。
看看那程处默、房遗爱……
人家的爹也不见得比他的强,可是儿子的知名度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哎,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
“姐姐,听说王爷正在见一个绝美的女子?”
楚王府别院里头,武媚娘挺着个大肚子,跟程静雯在百草园中散布。
李宽每天要见不少人,一般情况下武媚娘都不会那么八卦。
但是今天听说来的是一个大美女,还是一个尚未婚配的异国女子,身份地位据说还很尊贵,这就由不得她提高警惕了。
她可不想楚王府里头自己多一个妹妹呢。
“你说的是新罗使臣金胜曼吧?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到现在还没有离开,倒是着实有点让人感到意外。”
程静雯知道李宽也不是那种看到美女就挪不开脚的人,要不晴儿、杏香她们就不至于现在还没有被收入房中了。
“是啊,听说这新罗的国王是个女人,而这个金胜曼还有可能是下一任的女王。也难怪王爷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啊。”
武媚娘那酸酸的语气,程静雯哪怕是耳聋了也听的出来。
“噗呲!”
她忍不住笑了出来,“媚娘,我倒是跟你的看法有所不同呢。”
“哦?那姐姐是怎么看的呢?”
武媚娘倒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她跟程静雯的关系,比较特别,但是毕竟有着同一个丈夫,有都是聪明人,所以整体来说关系还是很融洽的,绝对比一般的闺蜜要来的靠谱。
“新罗地处高句丽和百济之间,而陛下一直都有征讨高句丽的心思,王爷一直看高句丽不顺眼。眼下大唐已经把薛延陀给解决了,身边就剩下西突厥和高句丽两个比较拿得出手的对手。依我看,朝廷已经在开始考虑出征高句丽的事情了。”
程静雯不是傻白甜,只不过平时很低调,不轻易的表达自己对朝政的看法。
但是并不表示她不懂。
作为楚王府的女主人,她能够看到的许多信息,她掌握的许多秘闻,比一般的大臣还要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