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2214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其他的茶搞不搞,我们先放一放再说。但是这红茶可以先搞起来,那篇文章里头也说了红茶是属于发酵茶,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发酵的,但是从文章里面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大概的方向,想来不需要特别多的时间就能搞出来。”
杨本满觉得杨东的提议算是老成稳重,立马便同意了。
……
渭南县林家村。
往年这个时候,秋茶基本上都已经采摘的差不多了,茶农们慢慢的变得闲了下来。
但是,今年的场景有点不一样。
林家村的种茶带头人林狗蛋搞出了林家红茶,很快的就将村子里各家的秋茶都给收购了。
林狗蛋对大家是有恩的,收购价格又比外面来的掌柜还高了半成,茶农们自然是乐的把秋茶卖给林狗蛋。
“狗蛋,这是第一批分红,我都已经在大唐皇家钱庄换成了银票,你收好了。”
吕强恰意的喝了一口红茶,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叠影票,略微有点心疼的递给了林狗蛋。
虽然受到产能的影响,这段时间林家红茶铺子售卖的红茶数量不算特别多。
但是好在价格都挺高,利润率更是爆表。
吕强发现自己前面忙活了好几年,还顶不上最近半个月的收获。
这心情……
有点复杂啊!
“这么多?”
林狗蛋接过银票之后,当着吕强的面点了点,却是被银票的金额给镇住了。
刚刚接过来的时候,虽然银票的厚度让人满意,但是林狗蛋以为都是最低面值的银票。
接过确认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整整四千三百贯钱的银票,这绝对算是一笔天文数字。
“本来我们的红茶自然是卖不了这么多钱的,但是有一个波斯海商表示愿意出钱提前买下我们两千斤的产量,并且还先付了一部分定金,所以我们我们铺子上收到的钱就多了。我想着虽然林家红茶铺子还要扩大规模,也要去洛阳等地开设分店,但是也不需要这么多钱财,就做主把它给分了。”
吕强很满意林狗蛋的惊讶表情。
这钱实在是太好挣了。
原来做一个先行者,挣钱是这么爽的。
难怪那《科学》杂志社说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
虽然不知道这红茶的制作算不算科学技术,这生产力也有点没有完全搞懂是什么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吕强保持愉悦的心情。
“这……这也实在是太多了。吕掌柜,不怕你笑话,从小到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呢。”
林狗蛋深呼吸一口气,小心翼翼的将银票揣入怀中。
虽然是四千三百贯的银票,不是四千三百个银币摆在面前,更不是四千三百贯铜钱堆在面前,但是带给他的冲击力却一样巨大。
“狗蛋,趁着过段时间没有那么忙了,赶紧把制茶作坊的规模扩大几倍,明年我们可不能再让红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了。看着无数白花花的银币从眼前流失,我这心……痛的很啊!”
吕强虽然比较胖,有些地方比女人还要大,但是并不影响他感受自己的心跳。
“吕掌柜,你放心,等会我就开始安排!”
有了四千三百贯银票打底,林狗蛋的心中也充满了豪气。
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意渐浓,长安城的东西两市也变得愈发热闹了起来。
出征薛延陀的几路大军,陆续都有捷报传来。
自从薛延陀的大军在凉州失去主力之后,北方草原就成了大唐三路大军的牧场。
朔州和凉州已经接受了许多牛羊战利品,在大雪降临之前,大部分的出征将士也都将班师回朝。
李世民在宣政殿中心情愉悦的跟房玄龄几个大臣交流着今后治理草原的方略,宅了一个月的李宽也被叫了过来一起讨论。
“薛延陀东西横跨两千里,南北也有一千多里,这么大的一片区域,要纳入实际统治,真的有必要吗?”
杨师道作为吏部尚书,不是很同意派遣官员把草原给管理起来。
在他看来,派出那么多的人员去草原,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一种做法。
再说了,长安城里的那些读书人,去到草原之后,能够习惯吗?
这么大的一片区域,得需要多少官员?
要是好地方的官员,位置越多,杨师道越开心。
但是北方草原?
这在很多人眼中,可是连岭南也比不上的地方吧?
派去那地方当官,岂不是相当于流放?
甚至连流放都不如?
“陛下,或者我们可不可以参考当初楚王殿下的移民策略,把草原上的胡人都迁移到岭南道去,草原上都没有人了,总不会再有人来祸害边疆了吧?”
魏征也在一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不妥!这草原上的人,就跟野草一样,现在没了,明年又有了。这么大一片草原,没有了薛延陀人,还会有张延陀、王延陀人,单靠迁移,只能解决薛延陀人的问题,解决不了草原的问题。楚王殿下的方案,虽然复杂了一些,但是稍微简化一下,还真是有可能把北方草原纳入我大唐的实际控制当中,那个意义可就非同凡响了。”
岑文本虽然跟李宽不熟,但是却是倾向于支持他的观点。
“楚王殿下的方法,好是好,但是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要把主要的城镇用水泥路连接起来,并且要修建许多的驿站,这花费的钱财……恐怕户部一年的钱,砸进去一半也见不到一个水花吧?”
长孙无忌看起来是赞成,但是话里话外又都是各种担心。
偏偏你还很难说出他的不是来,这是典型的政客了。
“宽儿,你怎么说?”
坐在主位上的李世民,看到众位大臣都陆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再次把球给踢到了李宽面前。
将北方草原纳入大唐的实际统治,这事情李世民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谁不想自己的统治疆域变得大一些呢?
但是长孙无忌说的也没错,这是需要花费无数钱财才能实现的。
大唐有这么多钱财吗?
花这么多钱财值得吗?
普通官员可能不好意思把“利益”拿到嘴边谈,但是李世民作为当今天子,却是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只有真正要做事的时候,才会发现钱这个东西,真的非常重要。
“陛下,微臣的意见,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变化。北方草原已经祸害中原王朝数千年,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留给子孙后代来解决。我们现在解决这个问题都很苦难,压力很大,可以想象后辈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更加的困难,甚至将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已经亡国了。”
李宽的这话,说的在场很多人都直皱眉头。
亡国?
这话也就他敢说吧?
“楚王殿下,大家自然都是希望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解决草原问题,而置大唐其他的州府而不顾啊。”
“对啊,草原这么大,这么荒凉,长安城谁愿意去那里为官?修建那么多的路,户部这几年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别想干了。原本还规划着治理一下水道的,这个事情也一样重要啊。”
“草原那么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维持统治,但是大唐能够获得的收益却是非常的少,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殿中各个大臣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很显然,不支持李宽的观点的人还是居多。
其实,也不能说是这些大臣没什么眼光。
只能是站在这个时代,将草原纳入实际统治,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