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2214


早就听说李宽这个人有点记仇,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啊。
“这李宽……我……我……”柴令武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准备往外走。
“站住!你要干什么?”
“大哥,这李宽欺人太甚了!我要找他当面理论!”
柴令武脸上的肌肉都有点扭曲,显然是要气坏了。
从小到大,都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呢。
这口气要是不出,他觉得以后都没法在长安城待下去了。
“理论?怎么理论?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事跟楚王府有关系?”
柴令武:“我……”
“市舶水师的人敢这么做,十有八九船上的人和船只,都已经被沉到了海里喂鱼了。除非二郎你能够找到市舶水师的船员站出来作证,否则就这样跑去楚王府,指不定人家还说我们污蔑呢。”
伍原的这话,让柴令武变得更加生气。
“污蔑?我有没有污蔑,李宽自己心里还不清楚吗?”
“二郎,楚王殿下就是清楚,那又怎么样?没有证据啊!”
伍原对柴令武,也是有点意见的。
要不是因为他打了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柴家怎么会接二连三的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呢?
如今更是被人把船队都给搞没了。
虽然只要有钱,很快就能组建起新的船队。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唐的造船作坊的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再多的船队,如果都只是出海喂鱼,那还不如不要组建。
柴家再怎么家大业大,也禁不住拿船队去喂鱼啊。
“伍原,你准备一份厚礼,我去楚王府走一趟。”
柴哲威深呼吸一口气,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第611章
有多少要多少?
西市的棉布价格,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许多见识了棉布好处的商家,也开始贩卖棉布到各地去售卖。
而楚王府成衣铺子推出来的一系列棉布衣服,更是有力的推动了棉布市场的繁荣。
手感好,穿着舒服。
纯棉服装,不仅百姓们喜欢,勋贵们也不例外。
“五文钱一尺,陛下,市面上的棉布价格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
宣政殿中,李忠给李世民汇报着这些天棉布的情况。
作为朝廷的一项重大政策,河东道的棉花种植推广情况,自然是李世民关心的重点。
如今棉花都已经采摘了,需要关心的就是棉布的售卖情况了。
衣食住行,能够让大唐市面上多出这么多的布料,李世民自然是开心的。
“这个价格倒也算是公道,只要二三十文钱就能坐上一套崭新的衣裳,质量还比麻布要好很多。”
李世民的桌前就放着几块丝绸、麻布、棉布和羊毛布,感受着它们之间的区别。
棉布的价格不是最便宜的,透气性也不是最好的,但是综合性能却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特别是作为贴身衣物的时候,哪怕是丝绸也是比不上的。
有的时候,并不是东西越贵就越好。
“是的,普通百姓要买棉布,固然是还有一些压力。但是像长安城各家作坊中的匠人,船上棉布衣服,那是一点困难也没有。这棉布比麻布要耐穿、耐磨,保暖效果也好上不少,今年冬天,百姓们是有福气了。”
李忠今年并没有让家人在朔州购买土地种植棉花,如今感受到棉花带来的巨大收益和好处,心中不由得有些后悔。
长安城中,有着类似想法的人还不少。
所以这几天,陆陆续续有不少勋贵人家派了家中子弟前往朔州,为的就是明年的棉花种植。
“粮食产量增加了,布匹产量也增加了,再加上剖腹产手术的推出,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的建立,今年大唐的人口,应该可增加不少吧?”
人口就是财富。
在这个年代,一个县的人口数量,往往是衡量这个县是上县还是下县的重要参考因素。
要是往年,人口多了,大家就要担心土地不够,粮食不够等各种问题。
但是,如今的长安城,绝对没有人会有这种担心。
特别是各个作坊的不断建立,对人手的需求在不断上涨。
甚至草原上运输过来的奴仆,价格都上涨了三成。
这倒是进一步的刺激了登州的淳于家,以及凉州达飞他们的捕奴队加大了活动频率。
“其他的州府还不是很清楚,但是长安县的话,今年的人口增加了一成不止。”
“好!朕登基这么多年,总算是可以过舒服的日子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棉花,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过,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李世民君臣在宣政殿愉快的说着话的时候,范阳卢家麻布铺子的掌柜却是面露愁容。
“卢掌柜,不是伙计们不卖力,实在是我们的麻布价格不降价的话,都快跟棉布一个价格了。那些百姓也不傻,以前没有棉布,麻布是最便宜的,自然是不买也得卖。如今有了价格差不了太多,但是不管是哪方面都明显胜一筹的棉布,谁还会过来买麻布呢?”
“我们铺子里的麻布,本来利润就不高。当初受到羊毛线和羊毛布的影响,已经降过一次价了。如今继续下降,那我们这铺子,还要不要继续经营下去了?关键是百姓们对麻布的需求低了,哪怕是价格降了,也不见得就能卖得好啊。”
卢掌柜的脑子还是清醒的。
不过,碰到这种事情,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去解决了。
当初的羊毛线是这样,如今的麻布也是这样。
自己这间铺子,还真是跟楚王府相冲啊。
“卢掌柜,如果我们愿意降价的话,其实……其实还是卖的出去的。”
伙计的纠结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嗯?此话怎讲?”
卢掌柜自然也不傻,听出了伙计话里蕴含的意思。
“这几天,有商家过来问过我们麻布的事情,它们要的麻布数量非常巨大,但是开的价格却是比较低。并且,他表示如果我们愿意卖麻线的话,那么有多少他们要多少,前提就是价格要降一降。”
作为长安城乃至大唐最大的麻布铺子,范阳卢家有自己专门的麻布作坊,自然也有专门的麻线作坊。
并且,这麻的产出,是有时间范围的,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
所以范阳卢家麻布铺子的仓库里头,囤积了大量的麻线。
要是不做什么变通,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仓库里的这些货,根本就没有机会变成麻布。
卖不出去,生产出来干什么?
“有多少要多少?什么人的口气这么大?”
卢掌柜的脸上,露出了不相信的表情。
在他眼中,这些麻线,除了制作麻布,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如今有人专门来采办麻线,莫非他们有信心织出比卢家出品的还要好的麻布?
还是说他们织出来的麻布,成本要比自己低很多?
不管是哪一种,卢掌柜都是不相信的。
“确实是有多少要多少。这人,我虽然不认识,不过我打听了一下,听说是跟在楚王府的王掌柜身后做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