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4/2214


第641章
发展化工产业
观狮山书院,如今是妥妥的大唐第一书院,教谕和学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即使是在冬天,书院里头也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特别是今天,观狮山书院的第七个学院正式挂牌,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虽然李宽这次没让许敬宗邀请长安城的勋贵官员来参加仪式,但是渭水书院和曲江书院的不少教谕却是受到了邀请。
这么一来,挂牌仪式自然更加热闹了几分。
其实,李宽早就有把化学院从格物学院里头独立出来的念头了,不过一直缺少一个好的契机。
如今雪花膏卖的那么好,让大家充分见识到了化学的魅力,化学院的成立,也就正式的提上了日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观狮山书院里头,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借着今天化学院成立的日子,我把一些期待和对化学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么想必大家肯定会有一个疑问,化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了体现对化学院的重视,李宽自然是亲自参加了今天的挂牌仪式,并且专门上去做了一个演讲。
“化学,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变化的科学’的意思。变化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化学的历史渊源,其实是非常古老的,可以说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学会使用火,就算是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不管是钻木取火,还是利用火烘烤食物,亦或是利用火来在寒夜取暖、驱赶猛兽,这些都算是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的化学现象。”
无数的实践证明,李宽的每一个演讲都充满了干货。
但凡是对“大唐皇家科技奖”有点兴趣的人,都会一遍又一遍的研究分析李宽的每一个演讲,从中找到灵感,发明一些新的物质或者现象。
如今在化学院挂牌的日子,李宽再次上台发表演讲,众人自然都是聚精会神的听着。
哪怕是曲江书院和渭水书院的人,也不例外。
“从远古时代开始,一直到先秦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学会利用熊熊的烈火,把黏土制作成陶器;把矿石转变成铜、铁,还学会从谷物中酿造出美味的酒水,给丝麻等织物染上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客气的说,这些都算是早期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所以这个时期,只能算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在此之后,炼丹术的兴起,点石成金的幻想,让我们对化学的认知提高了一个层次。通过各种各样的丹药的炼制,大家积累了种类繁多的各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现象,算是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方面,相信在场的一些人应该很有体会。”
李宽说完这话,还专门看了看李淳风那边。
李谚如今被李宽任命为化学院的负责人,李淳风作为李谚的父亲,自然也知道化学院成立的事情。
于公于私,他今天都会过来看一看的。
“之前,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其实,除了微生物,各种物质是怎么组成的,又是怎么互相转变的,这里头的东西,也值得大家去深究。”
“就像是蜡烛燃烧,原本固体的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呢?再比如,铁矿石通过冶炼之后,为什么能够产出铁锭?甚至最近长安城里头很流行的雪花膏,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里面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化学知识。”
“今天作为化学院成立的日子,我提出几个猜想,希望化学院的学员们能够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去证实。第一个猜想就是,所有的物质当中,都应该有一种能够独立存在的,并且相对稳定的保持该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最小单元,我姑且把它叫做分子,分子是不是存在,就等大家去证实。”
李宽的这话说完,台下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根据过往的经验,李宽但凡是在演讲中提出什么猜想,一旦被人证实之后,往往这个人就会是当年“大唐皇家科技奖”最热门的获奖人选。
这种名利双收的机会,谁也不想错过啊。
观狮山书院是培养现代化科学人才的地方,但是并不是培养圣人的地方。
“第二个猜想就是我认为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物资,都是有一种或者若干种基本的元素组成的。像是铁和铜,可能就是铁元素与铜元素构成的;而像是水,可能就是由其他的一些元素构成的。我希望大家能够证明这些元素的存在,并且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
李宽虽然也可以直接把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给搞出来,但是这样实在是太过于拔苗助长了,考虑了一番之后,觉得还是不用操之过急。
“至于第三个猜想,其实很简单,各种物资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必然会存在一些潜在的规律,我希望大家能够最大限度的把这些规律给找出来。当然,这些猜想,也不是要大家今年或者明年就弄明白,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李宽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旗下书院目前的科技水平大概是什么一个水准。
在自己不刻意指点的情况下,分子和元素周期表的出现,至少要五年以后。
当然,这并不是说化学院需要在五年后才能出成绩。
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这虽然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局面,但是却不会影响一些物质的生产和加工。
比如最基本的硫酸和烧碱之类的化学物质,李宽就准备让化学院去有限扩大产能。
与此同时,一些实用的化学反应,也可以适当的开一下金手指,先把东西搞出来了再说,原理后面再研究吧。
“阿耶,楚王殿下对化学的理解,可比你那些炼丹术要系统的多啊。”
李谚虽然也聚精会神的听着李宽的演讲,但是并不耽误他跟自己阿耶说话。
“说的好像是你对化学的理解有多深一样。”
李淳风有点吃味的嘟囔了一句。
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广
一身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这句话用在李宽的演讲上来说,虽然不是很贴切,但也颇具形象。
围绕着李宽提出来的三个猜想,观狮山书院也好,曲江书院和长安书院也好,甚至是国子监和一些道士也纷纷准备展开相关研究。
而观狮山书院化学院的第一个动作,却是直接成立了一个“宝洁化学作坊”。
在李宽看来,化学院需要用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是纯理论的研究,这个不见得能够立马产生收益。
另外一方面,就是产品导向型的研究,通过研究产品的过程,来提高大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来不断的改善生产工艺,从而促进化工产业的发展。
“师父,这牙膏的制作,其实也很简单啊,到时候会有人买不?”
赵小二进入观狮山书院之后,就寻了个机会,拜李谚为师。
如今正在宝洁化学作坊里头,盯着作坊的第一款产品呢。
“楚王殿下什么时候失算过?像你这样的人,连自己身体好坏都不怎么关心,又怎么会管牙齿的好坏?”
李谚看着赵小二满口黑牙,很是无语。
“我以前连吃饱饭都是个问题,哪有时间关心牙齿的问题啊。”
赵小二倒是不以为意,反正牙齿不好的又不是只有他。
“长安城中,可不是大家都跟你这样没有追求。这牙膏的制作材料非常便宜,工艺也不复杂,想必售价也不会特别昂贵。到时候,虽然不大可能像雪花膏那样风靡长安城,但是卖的肯定也不会差。”
李谚还没有意识到牙膏未来将会成为勋贵和百姓的刚需。
在他看来,宝洁化学作坊的第一款产品选择了牙膏,其实是有点风险的。
还不如直接把雪花膏拿过来生产,扩大规模,效果应该会很明显。
“就是简单的用石头磨成粉末,再添加了几种东西,我怎么看都看不出来这牙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就是你为什么是我的徒弟,我是你师父的原因之一!”
……
高阳公主最近有点烦。
她最爱吃的东西就是甜食。
房府之中,不管是做什么菜式,如今都喜欢往里头放一把白糖。
对于缺少甜味的大唐人来说,这么做菜是很奢侈的。
不过,如今的房家不差钱,房遗爱倒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孙神医,我这牙齿要怎么办啊?疼了好几天了。”
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里头,房遗爱亲自陪着高阳去看牙齿。
按照高阳的性格,自然是一声令下就希望郎中出现在自己面前。
但孙思邈不一样,他可不是高阳的一句话就能召唤过来的。
没办法,高阳只好自己乖乖的去医馆里头看牙齿了。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命。这牙齿已经蛀掉了,除了日常的保养,谁也给不出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或者是你自己把这几颗坏掉的牙齿给拔掉了,永绝后患。”
孙思邈并没有因为高阳是公主就有什么不一样。
在他看来,所有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病人,都是平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