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0/2214


“父皇,房相说的没错,不过儿臣认为吃得好,穿得好,这应该是百姓们更加需要的东西。”
这个时候,李承乾接着房玄龄的话,冒了出来。
也难怪李承乾的人缘现在是越来越差了。
这话,虽然不能说是跟房玄龄对着干,但是房玄龄听了心里肯定不痛快。
堂堂的一个太子,水平低下到这个地步,难怪李世民也要天天发愁。
“衣食住行,这是百姓最基本的需要。父皇,儿臣觉得吃得好穿得好,固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住的舒服,出行方便,其实也是百姓们需要的。”
李泰原本是不想那么快说话的,不过看到李承乾都已经站出来了,立马就跟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李承乾的话只是让房玄龄有点不舒服,李泰的话就是让李承乾不爽了。
不过,李世民就在面前,李承乾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李泰,忍住了心中的不爽。
“陛下,微臣觉得房相、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说的都对,不过如果能够更加具体一点的话,我倒是觉得要具体人群具体分析。对于依靠田地生活的农夫来说,最需要的是粮食丰收,产量增加;对于在作坊当帮工的匠人来说,需要的是天天有活干,工钱按时发;对于东西两市经商的商人来说,则是需要生意兴隆,受到的干扰能够少一点……”
长孙无忌能够位列功臣榜第一名,只要不是对上李宽的时候,智商还是非常在线的。
这段话一出口,大家都默默的点头。
“再有一个来月,贞观十六年就要到了。朕想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在主要的报纸上发表一下新年贺文,也对未来提出一些施政方针出来。大家有没有简洁明了,又朗朗上口,还能准确表达朝廷对百姓的承诺的口号?”
前阵子,李宽进宫探望楚王太妃娘娘的时候,李世民就专门跟他聊过一次。
当初李宽提出了新年贺文与施政方针这些词语,李世民就记在心上了。
不过,这种做法毕竟比较独特,以往没有人做过,所以他也比较慎重。
如今在外面微服私访了一天,他突然对李宽当初的建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之前,李宽曾经在他面前大胆的提过了“民为贵,君为轻”的观点,李世民当初并不是特别认可。
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曾经属于他的政治观点,慢慢的被他完全接受。
当然,作为一个对百姓承诺的口号,这句话显然不是特别合适。
“为大唐谋强大,为百姓谋幸福。陛下,这口号怎么样?”
“跟着陛下走,幸福生活有。微臣觉得这个口号比较贴切。”
“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快乐。”
……
一时之间,宣政殿中响起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声。
“宽儿,你有什么建议?”
李世民虽然也觉得众人说的观点,有些还不错,但是总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
当他发现李宽一直没有发言的时候,立马就主动的询问了一句。
李宽本来不想抢李承乾和李泰风头的,但是这么多人讨论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让李世民满意的观点,那就没有办法了。
“陛下,微臣有两个口号,一个是针对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一个是针对普通百姓。”
李宽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承乾和李泰就忍不住在心中吐槽。
还两个口号?
感情我们这帮人折腾了半天,一个让人满意的口号都没有,你直接就说自己有两个口号?
我倒是要看你能够说出什么个所以然来!
“哦?说来听听!”
李世民精神一振,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似乎就要出现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给读书人准备的,陛下觉得如何?”
李宽的话说完,宣政殿中陷入了诡异的宁静。
就连李世民也愣住了。
虽然他对李宽充满了期待,但是这……
这个冲击来的太猛烈了一些!
这么一句话,但凡是读过书的人,都能感受到里面的大气,能够感受到里面充满的理想和抱负。
用这个来激励读书人,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话说的太好了,宽儿,有你这话,今天这个会就不算白开了。”
李世民带了个头,众人纷纷表示赞扬。
就连李承乾和李泰都违心的表示这句话实在是说的太好了。
“楚王殿下,您刚才是说有两个口号,敢问另外一个是什么?”
房玄龄还算冷静,及时打断了众人的赞美之词。
大唐朝堂上面,房玄龄跟楚王府的关系好,这不是什么秘密。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陛下,房相,你们觉得这个作为贞观十六年的新年致辞的核心理念,怎么样?”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话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完全可以啊。”
李世民忍不住开怀大笑。
第650章
孔颖达的完美解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宣政殿中李宽提出来的两个口号,没有几天就传开来了。
得了!
也别等贞观十六年的新年致辞,《大唐日报》紧急就这两个口号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李宽的署名文章。
原本对李宽一直隐隐持敌视态度的儒林,因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对李宽不再那么的敌视。
就连孔颖达这样的人,也忍不住给李宽点了个赞。
“孔祭酒,楚王殿下这口号,我觉得可以作为我们国子监的办学宗旨,在门口专门立一个石碑进行刊登。”
国子助教司马才章手中拿着一份《大唐日报》,来到了孔颖达的面前。
“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在我看来,人的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而能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跟先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体现的仁心,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所以为天地立心这个宗旨,老夫是赞成的。”
孔颖达对李宽提出来的这个口号,可谓是倒背如流,还专门应用了不少儒家经典来对这个口号进行解释。
很显然,哪怕是司马才章不提把这个口号作为国子监的办学宗旨,孔颖达也会推波助澜的让这个口号在士林之中传播。
因为这是李宽这么多年鲜有的发表着支持儒家的话语。
嗯,虽然李宽自己不见得是这么认为的。
“孟夫子曾经说过: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楚王殿下这个为生民立命,我倒是觉得跟孟夫子的这段话,也是非常贴切的。并且这个口号,可以把我们国子监的办学高度,一下子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不管是再挑剔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为生民立命的崇高意义。”
司马才章的才华不见得就比孔颖达低,对于李宽的那个口号自然也是做了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之所以孔颖达是国子监祭酒,司马才章只是个助教,那是因为司马才章没有那么牛掰的祖先。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话说的磅礴大气,将儒家过往的经典称为绝学,认为要开万世太平就要学习儒学经典,这个道理我是完全认可的。不过这《大唐日报》的解读,偏偏把诸子百家都归进了‘往圣’的范畴,这一点你一定要注意,到时候在国子监内,绝对不可以如此解读。至于那个绝学,也只能是儒学,其他诸子百家,特别是那些奇淫技巧,绝对不能归到绝学力拓。”
孔颖达虽然认可李宽说的这个口号,但是并不希望按照李宽在《大唐日报》上面传达的意思来解读口号。
相反的,他认为自己的解释是最正确的,逻辑上也完全说的过去。
倒是李宽的解释,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
“孔祭酒,你放心,国子监的立足之本是什么,我自然再清楚不过了。只是,楚王殿下要在观狮山书院换种解读方法,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哼!论起在儒林的影响力,十个观狮山书院也比不过我们一个国子监,只要我们加大力度宣传,以后大家就只会认可我们的说法。”
孔颖达觉得这一次,自己绝对不能输!
至于始作俑者的李宽,现在反倒是躲进楚王府别院,除了偶尔去观狮山书院的温泉别院里头泡泡温泉,基本上宅着不出门。
没办法,那两个口号抛出来,可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