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2214


“你这天天扎在蒸汽机研究所里头,对其他东西就没有一点兴趣?”
“师父您指的是什么?”
狄仁杰多聪明一个人,一下就听出来李宽话里有话。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这个悬赏,你有什么看法?”
李宽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红茶。
虽然楚王府是最大的绿茶生产商,但是李宽却是发现自己更喜欢红茶。
这就出现一幅比较诡异的局面,堂堂龙井香茶的拥有者,居然喝着自家最大竞争对手,林家红茶的茶叶。
这就跟后世任老板不用自家手机,而使用竞争对手苹果的手机一样啊。
“从这个悬赏里头,我看出来了三个东西。第一,大唐皇家军事学院曾经因为没有合适的火折子,遭受了损失,所以如今对于好用的火折子有着强烈的需求。”
同样一段话,不同人能够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狄仁杰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这第一点,一百个看过这段话的人,估计不会有超过五个人会有这个想法。
“第二,这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出了匠人在大唐地位的提升,连大唐皇家军事学院这样的机构都愿意发出这样的悬赏。”
在狄仁杰看来,虽然悬赏的金额不高,但是能够获得这个悬赏的,肯定是匠人,或者说具备匠人素质的人。
“第三,我觉得以后类似这样的悬赏,有可能越来越多。就比如我们蒸汽机研究所,就可以参考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做法,发一个悬赏,征集金属间密封方法或者密封垫片的方案。”
聪明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都能将自己看到的信息,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654章
狄仁杰人设奔溃的开始
不同的人,看到一个东西,或者经历一件事之后的反应与收获,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类以来,被苹果砸到的人,没有一万,也有一千吧?
可是只有牛顿从这里面联想到了万有引力。
在海上行走的人,基本上都能够意识到远处的船只,最先看到的是桅杆,但是又有谁会把这个事情跟地球是圆的联系在一起呢?
至于下雨、刮风、雷电等自然现象背后的解读,就更不用说了。
“怀英,你能看到这些,为师很开心。正好,就这个好用的点火机构,我有一些想法,你看看怎么把它落到实处。毕竟,嘴里面说的再多,也没有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的有说服力。”
虽然狄仁杰到目前为止已经表现出足够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但是拿得出手的东西还不多。
李宽如今也算是给他增加一些筹码。
“师父你又有好的设想了吗?”
狄仁杰听到这里,心中一乐。
这几年来,他算是发现了。
只要自己师父有什么新想法,这个世界就会出现一些不曾有过的东西。
如今这个新式的点火机构,狄仁杰对它充满了期待。
“好不好,做出来了才知道。这样,这张草图你拿去参谋一下,原理什么的都已经写在上面了,就看你怎么去落实。到时候也这个打火机制作出来之后,效果要是很好的话,我们直接加大宣传力度,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千家万户。”
“师父你放心,最多半个月,我就能拿出成熟的样品出来,到时候一定不给您丢人。”
狄仁杰快速的看了看李宽手中的草图,对这个叫做打火机的东西有了初步的想法。
跟他现在研究的蒸汽机相比,打火机的制作难度基本上就跟玩一样。
以他这段时间在蒸汽机研究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制作出打火机,着实不难。
只是李宽希望在刮风下雨的情况下都能正常使用,这个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结构设计了。
……
渭水书院的格物学院,是去年才新成立的。
要说名气,自然是没有办法跟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相比了。
但是,长孙家和郑家毕竟都是老牌世家,家中涉及的产业也非常广泛。
特别是长孙家的炼铁、铁器打造,除了楚王府能压他一头,在整个大唐范围,乃至整个世界范围,都是稳居第二。
有这些积累,只要他们真正的转变观念,支持格物学的发展的话,能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
这一次,《大唐日报》和《长安晚报》上面都刊登了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悬赏公告,长孙冲更是亲自来到了渭水学院,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让渭水学院的格物学院也能够吸引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郎君,大唐皇家军事学院之所以对现在的火折子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在野外的时候,特别是刮风下雨的时候,火折子点火困难,甚至容易彻底熄火。我们学院准备抛弃火折子的思路,基于更加古老的打火石的原理,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渭水学院里头,长孙冲认真的听着宇文善给自己说明他们的研究方向。
作为长孙无忌亲自出面邀请的大匠,宇文善作为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的关门弟子,虽然只跟宇文恺学了不到十年的技术,但是靠着超强的领悟能力,却是将宇文恺的技术学了个七七八八。
并且,跟宇文恺精通城池设计不同,宇文善对具体的工艺改善更加的感兴趣。
如今四十多岁的他,正是工艺水平最巅峰的时刻。
“宇文教谕,这打火石之所以在长安城不流行,就是因为用它取火比较困难。哪怕是它在刮风下雨的情况下也能使用,效果也是非常差啊。这样真的行吗?”
长孙冲原本以为宇文善会给自己眼前一亮的方案出来,没想到却是这么平平无奇。
自己借着大唐皇家军事学院悬赏的机会打响渭水书院格物学院名号的想法,岂不是要泡汤了?
“普通的打火石,自然是不行的。但是如果能够找到特殊的打火石,再借助特殊的打火条,把打火条作为一种消耗品一样进行使用,就有可能让打火石的取火变得容易很多。
我之前在炼铁作坊做研究的时候,发现有时候那些炼铁炼废的铁渣,在碰撞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火花。我昨天又专门去了一趟炼铁作坊,找了各种样品进行了一下尝试,基本上证实了使用这种特殊的铁渣压制成打火石,再配上合适的打火条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宇文善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里的权威,在技术上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
要不然也不需要长孙无忌亲自出面请他来渭水书院当教谕了。
事实上,宇文善的这个方案,反倒是跟后世户外装备里头的打火石有那么一点异曲同工之妙。
后世的这种打火石,基本上也都是人造合金,主要成分就是铁、镁和稀有金属。
这种打火石,只要化学配比设置的合理,几乎都可以起到火柴或者打火机一样的作用。
并且,相比火柴和打火机,这种打火石的保管条件要低很多。
哪怕是掉到了水里面,也不会坏掉。
哪怕是摔在了石头上,也不用担心会碎掉。
“我听说长安城里,不少匠人都对这个悬赏很感兴趣,甚至有些作坊专门成立了人手,就为这个悬赏而努力。虽然这个悬赏的金额不大,但是背后的意义,大家都懂。”
长孙冲虽然听懂了宇文善说的话,但是对于是否能够制作出那么理想的打火石出来,显然是没有太多的信心。
在他看来,要是能够在火折子的基础上,整出一个下雨刮风的时候也能正常使用的火折子,那样的方案才是最保险的。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那是陛下亲自担任院长的地方,他们发出来的悬赏,意义自然是非同一般。郎君,你放心,这一次,我们的这个打火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宇文善对自己在炼铁作坊的新发现,显然是很有信心。
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大明宫中,李忠算是李世民身边的贴身护卫统领,而李君羡则算是大明宫各个宫门的安全守护者。
不过,还有一个人,其实在大明宫中的影响力,一点也不比李君羡、李忠他们要小。
那就是殿中监宇文士及。
说起宇文士及,很多人不一定知道。
但是宇文化及肯定很多人都听说了。
没错,他们两是亲兄弟,不过跟的人不同,下场也不同。
这种情况,在古代的大家族里头,其实是很常见的。
特别是在乱世来临的时候,一个家族的子弟,往往会奔赴不同的势力进行效忠,这样不管是最终谁赢得了天下,都能确保家族不至于衰败。
大家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其实就是这个典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