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2214


“对,就这一个条件。当然,我们每个月要把书院的筹建进度情况向教育部进行报告,他们会根据需要来到现场进行确认。”
阿牛倒是觉得教育部的这些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再说了,自家的书院是王富贵亲自过来说服师父设立的,而教育部的真正负责人,就是楚王府的人。
没办法,许敬宗身上的楚王府印迹实在是太明显了,这辈子都别想洗掉了。
只要李宽不倒台,许敬宗也不会想着去洗掉。
“好,看来王掌柜说的果然对。阿牛,你立马就联系南山建工,看看他们可否安排人员尽快展开书院的修建工作?长安城中,只有他们的经验是最丰富的,观狮山书院的所有建筑都是他们完成的。”
金太倒也干脆,一转手就把这个单子给到了南山建工。
“行,我立马去安排。长安城中一下子要修建那么多的书院,我估计南山建工可能都要忙不过来呢。”
“那也不好说,建房子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很多勋贵早就眼红南山建工的火红生意,指不定就借着这个机会组建人手自己去搞建设了。”
金太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显然要比阿牛高好多。
长安城里,怎么可能是这么和谐呢?
第676章
基建潮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刘方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妥妥的早出晚归。
“阿牛,不是我不帮你,就你们金太打铁学院的规模,要是往常,顶多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南山建工绝对能够帮你修建的妥妥的;但是现在真的没有办法,半年已经是我能帮忙的最大限度了。这还是你来的不算太晚,要是再晚几天,估计你就是给我们南山建工再多的工钱,今年都不敢就你这个单子了。”
阿牛和刘方已经认识多年,金太决定成立金太打铁学院,并且顺利从教育部拿到经费之后,立马就全面展开书院的修建工作。
原本他们师徒还想的挺好的,用三个月的时间修建书院,然后让教谕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终在今年下半年的七月份开始正式招募学员。
结果没想到居然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修好。
这还是自己找了老相识的情况下。
“刘方,你们南山建工不是已经有各种匠人和帮工、奴隶的数量超过五万人吗?怎么现在人手这么紧张?”
阿牛有点不解的问道。
“你说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修建水泥路的。朝廷如今正在修筑凉州到朔州,还有朔州到幽州的水泥路,这些工期都是不能推迟,只能提前的。我们南山建工真正留在长安城搞建设的,也就不到五千人,这里面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帮工。
阿牛,在你之前,我们南山建工已经接下了观狮山书院研究生院的扩建工程,还有大唐警察学院、大唐财经学院、大唐交通学院等书院的修建工作都交给了我们。再加上作坊城那里正在修建的房子,我们的匠人数量一时半刻没有办法对应更多的项目了。”
刘方对于南山建工今年的业务这么火爆,也是有点意外的。
原本,作坊城中的房屋修建是南山建工今年最主要的任务。
现在却发现今年上半年,九成的人手都得分配给各个书院了。
“果然如此,看来大家都赶着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书院的建设工作啊。”
大唐的书院,由于受到观狮山书院的影响,基本上都是以下半年八月一日左右作为新学期的开始之日。
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通过后续教育部的审核,以及明年的经费申请,今年上半年把书院修建好,就变得很有必要。
“是啊,你还别说,这段时间长安城里的各种匠人都变得吃香了,只要有点手艺的,都能很顺利的找到工钱不错的活。不仅我们南山建工在招募匠人,长孙家、韦家等好几个家族,也安排了府上的人员,专门组织人手负责自家项目的施工呢。”
不管是哪个大家族,下面都养着一帮匠人。
成立一个规模不大的建筑施工队伍,难度并不是很大。
当然,这样的队伍,要跟南山建工比技术、比规模,那都是没法比的。
“这个我倒是感觉到了。这几天,单单我们金太打铁作坊接到的各种锄头、铁锹之类的订单,就赶上去年好几个月的量了。”
“所以你这金太打铁学院施工需要的原材料,我建议你尽快的采办,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涨价了。”
刘方在南山建工干了这么多年,对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是很敏感的。
这今天接了那么多大项目,相关的材料不可能价格一点变化都没有。
“嘶!”
阿牛倒吸一口冷气。
作为生意人,他也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刘方,改天我再请你去点都德喝酒,今天我先回去跟师父商量一下材料采办的事情。”
……
阿义那觉得自从把女儿梅里亚送进了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成为观狮山书院的第一批女学员之后,自己家族就开始转运了。
梅里亚的同窗契苾朵朵、九条杏香名满长安,梅里亚虽然医学水平不如她们,但是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附属医馆里头,她也已经是一名妇产科的主刀郎中了。
并且,因为梅里亚的关系,阿义那家族在长安城里头,已经打上了一丝楚王府的印迹,许多事情办起来,莫名其妙的就变得顺利了。
更让阿义那觉得莫名其妙的是,自家的几个条石作坊和碎石作坊,生意突然就火爆了。
“首领,我们得赶紧招募人手了,现在订单都已经排到下下个月了;今天上午我从作坊里头过来的时候,一名商家直接就拿着大唐皇家钱庄的银票往我手里塞,说要先付钱,后交货,搞得我小心肝都在颤抖。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石头生意,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啊。”
阿古诺心有余悸的站在阿义那身后,汇报着作坊里头最新的进展。
作为阿义那的得力下属,作坊里头的事情,基本上是阿古诺在负责。
前几年,为了让作坊生产的条石和碎石能够顺利的贩卖出去,阿古诺都要不断的找人推销。
虽然伴随着大唐不断的修建水泥路,碎石的生意好了不少,但是条石的生意却是一直都不怎么样。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情况却是完全不同。
不仅碎石生意变得火爆,就连往年比较少人采办的条石,现在也接到了大量的订单,搞得阿古诺都有点懵。
“找我们采办条石的,都是什么人呢?”
阿义那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冒冒失失的突厥人,在长安城磨练了十年以后,变得稳重了许多。
“南山建工采办了一大部分,另外还有不少是各个书院的人来采办的,还有一些人,我是第一次认识,还没有搞清楚买条石回去是干什么用的。但是看那个规模,不像是自家修建房屋的。”
“那就对了!梅里亚昨天从观狮山书院回家,跟我聊起了长安城里最近的书院修建热潮;托楚王殿下的洪福,朝廷专门成立了教育部,并且划拨了相当于一成税赋的钱财作为教育部的经费,支持各种书院的修建。我们作坊的石头能够卖的那么好,应该是跟这个有关系。”
阿义那发现自己女儿每次从书院回来,都能给自己带来许多的新消息。
当初他为了“拍马屁”,决定把女儿送到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没想到居然给自己家主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
每每想到这里,他都充满了自得。
第677章
增产,继续增产
基建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长安城的书院修建潮,虽然跟后世的“铁公鸡”的带动作用不同,但是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不仅阿义那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其他人家也是一样的。
“郭兄,我作坊里头这个月的产能有点紧张,能不能先把你仓库里头的水泥借调一批给我,过几个月我就连本带利的还给你。”
五合居中,邓峰跟郭阳找了一个雅间,一边吃饭,一边谈着事情。
虽然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酒楼之中,谈事最是方便,这条规矩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遵守了。
“邓兄,巧了!你不提这一茬,我还正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转售几万斤水泥给我,我按照你过往售价的基础上上涨一成的价格来买。你觉得怎么样?”
邓峰跟郭阳都是襄阳来的木材商人,当初水泥出现的时候,导致长安城里对木材的需求大幅下滑。
特别是那种可以制作柱子的巨木,在大明宫的修建之中,几乎是一根都没有使用,让当年囤积居奇的他们大出血了一把。
要不是后面王富贵出让水泥技术的时候,并没有限制邓峰和郭阳的加入,他们两估计就等不到木材市场复苏的那一天了。
不过,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渡过这这场难关的他们,顺利的进入水泥行业。
虽然没有完全赶上大明宫修建,但是后续各种水泥路的铺设,却也是让他们挣了不少钱。
并且,经过了这些年的推广,百姓们对水泥的接受程度也提高了很多。
不少人修建房屋或者修缮屋子都会购买一些水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