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2214

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获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清明节前,渭南县林家村,一片忙碌。
得益于林狗蛋当年率先种植茶叶,争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林家村如今已经没有人种植庄稼,甚至是附近的村落,基本上都没有人种庄稼,所有人都变成了茶农。
胆子大的就自己种茶,胆子小的就帮别人种茶,挣点辛苦钱。
几年下来,林家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青砖绿瓦新房子。
伴随着鸡鸣狗吠之声,一阵响亮的锣鼓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值此春暖花开,天和日丽,风光优美之际,我代表教育部祝贺林家村小学的正式成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朝廷重视教育,陛下更是在楚王殿下的建议下成立了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工作。
林家红茶是大唐数一数二的红茶品牌,产品远销北方草原、西域诸国,不仅直接招募了上千名匠人,解决了上千个家庭的生计问题,还带动了整个渭南县的茶叶种植。林掌柜先富带动后富,不忘回馈乡里,承诺在渭南县修建十所小学,并且小学内的所有学员都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如此仁义之举,值得表彰。我今天过来参加林家村小学的开业典礼之前,曾经去见过楚王殿下,跟他提到过林掌柜在渭南的善举,楚王殿下为了表示对林掌柜的支持,责令观狮山书院安排一批学员定期来到林家村小学等处兼任教谕……”
听着许敬宗在台上长编大论的说着话,台下的林狗蛋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原本他只是觉得自己小时候,受了村里不少人的恩惠,如今发达了,也就拿出一部分钱财出来回馈村民。
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无心之举,居然被教育部拿出来当做典型了。
“林掌柜,明天开始,您的大名可就要传遍天下了。到时候可不仅仅是楚王殿下和许部长记得你,哪怕是朝中众位大臣,也会知道渭南出了个林大善人呢。”
骆宾王作为《大唐日报》的主编,今天是亲自跟着许敬宗来到了林家村。
不用说,明天《大唐日报》上面肯定会在重要版面上报道相关的事情。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大唐日报》已经成为畅销大唐各州府,每期发行量高达十万份的报纸了。
不管是凉州还是朔州,亦或是登州和扬州,每天都能买到《大唐日报》。
只不过是时间会稍微落后几天。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落后几天的新闻,其实已经是非常新鲜的消息了。
“说来惭愧,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没想到许部长居然亲自从长安过来参加林家村小学的开学典礼;《大唐日报》我是每天都看的,虽然有些内容我看不懂,但是骆主编的大名,我是久闻已久啊。”
林狗蛋早已经不是当初见到大人物说话都会结巴的田舍奴了。
伴随着林家红茶的畅销,林狗蛋在长安城商圈的地位也是稳步上升,接触到的人物自然也就不同了。
这为人处世的本领,本来就不是天生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会逐渐提高。
“十所小学的修建,花费的钱财对于林掌柜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一直免费提供教育,这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花费也会是非常持久的。长安城中的书院是修建的如火如荼,但是小学和蒙学的建设情况却是相对没有那么乐观。
除了各个衙门在各坊修建的官方小学,个人出资兴办的不是很多。如今林掌柜是赶上好时候了,楚王殿下正要树立一个典型,你就出现了。从今往后,只要林掌柜你安分守己,遵规守纪的做生意,长安城中就没有谁敢跟你过不去了。真要是碰到什么你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也可以来楚王府找王管事或者楚王殿下。”
骆宾王对于今天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很清楚。
虽然长安城这段时间一下上了不少的书院、小学、蒙学,那是因为占据天时地利,拿到了教育部的补贴经费。
教育部今年才成立,要想快速的做出成绩出来,只能是先在关中地区搞示范,其他远的州府是来不及了。
所以今年的教育经费,估计八成都会用到关中地区。
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可能被用到了长安城。
但是,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
最迟明年,教育部的经费就要开始分配到各个州府,到时候别看总数还是挺大的,但是到了各个州府的话,其实金额就有限了。
像是蒙学和小学的免费教育,靠着教育部的经费,根本就不现实。
这个时候,推动、鼓励各州县的富商世家出面修建、运营各种蒙学、小学,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长安城以外的地方,蒙学和小学的修建,比书院的修建更有意义。
毕竟,你小学毕业了的话,只要够优秀,可以来长安城继续深造。
十几二十所书院,绝对够未来十年大唐的高等教育使用了。
“多谢骆主编提点,请您帮忙转告楚王殿下,我林狗蛋一定不辜负楚王殿下的信任。只要我林狗蛋还活着一天,只要我林家还有一口粥喝,这些小学就不会停办。并且,今后我还会根据情况继续捐助各种小学和蒙学的修建。”
林狗蛋瞥了一眼身旁羡慕嫉妒恨的茶商兼好友宋掌柜和吕掌柜,脸上笑开了花。
当初自己要修建小学的时候,他们两个还劝说自己要低调,不要那么招摇。
如今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吧?
不说其他的,单单依靠这些小学,林狗蛋顺利的攀上了楚王的关系,抱上了楚王殿下的大腿,这就不是十所小学的花费所能衡量的。
要是能够有一样的机会出现在宋掌柜和吕掌柜面前,他们肯定眉头也不皱一下的决定修建十所小学。
当然,经过了几天的刺激,他们也都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也捐一说小学得了。
反正花不了多少钱,还能有个好名声。
第681章
税收优惠
“姐夫,这林家红茶的掌柜捐赠修建了十所小学,你说我们的面包新语要不要也捐资修建一批小学呢?”
楚王府别院,武郭看完今天的大唐日报之后,就跟李宽提出了这个问题。
“对啊,我顾家在长安城也有一些产业,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出面捐资修建一批蒙学。”
顾盼盼也在一旁凑热闹。
因为庆丰包子铺生意的火爆,顾盼盼如今更有了留在长安城的理由。
越是发到的城市,对于顾盼盼这样的“剩女”越是宽容。
这个情况在后世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虽然有媒体说华夏有三千万的光棍,但是在北上广深生活的人,估计会有一种错觉。
为何自己身边的剩女似乎比光棍要多的多?
特别是像深圳和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优质剩女的数量,多的让人难以置信。
置身其中,还以为华夏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度呢。
“真要捐资助学的话,我们楚王府旗下的作坊是大唐最多的,也不能一点动静都没有吧。”
武媚娘也在一旁有点纠结的说道。
在她看来,大唐日报的这个报道,其实是把楚王府架在了火上烤。
人家一个林家红茶,都出资修建的十所小学。
楚王府旗下的西北贸易、东海渔业、炼铁作坊、蜂窝煤作坊、四轮马车作坊、永久自行车作坊、炒茶作坊……
哪一个拿出来不比林家红茶的规模要大?
发展教育是李宽向朝廷提出来的,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如今到了出钱的时候,楚王府的动作却是还不如一个林家红茶。
不招人诟病才怪了呢。
“这事不难,但是我们不能这么被动的去办,要不然就变成花钱买难受,到时候仍然会招来一片非议。”
武媚娘说的这个情况,李宽之前确实没有考虑过。
倒不是他舍不得钱。
其实,钱多到这个程度,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怎么不难了?如今教育部把林家红茶的掌柜作为捐资助学的典型,不就是鼓励各地的富商勋贵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尽可能的多修建一些学堂吗?”
武媚娘觉得李宽让骆宾王去参加林家村小学的开学典礼,并且专门撰写文章放在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是一个失策的表现。
但是一时又没有想到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