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6/2214


所以这座小镇,连城墙都没有设立。
“郎君,楚王府修建这座炼铁作坊,至少投入了二十万贯的钱财,并且还没有修建城墙,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这里的安全充满了信心。去年,我们已经尝试到了棉花种植的好处,之前一次性投入的钱财,几乎都已经回本了。今后继续扩大规模的话,风险应该不是很大。”
李书国作为杜府在朔州地区的负责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棉田的管理和扩建。
但是,今年年初再次购买了一万亩土地之后,杜构心中对于今后还要不要继续扩大棉花种植规模,有了一些疑虑。
把一片长满野草的草原变成可以种植棉花的良田,需要的投入可不少。
相关的水利设施,基本上也是需要自己搞定的。
最关键的是,还需要招募大批的人员过来帮忙。
特别是到了棉花采摘的时节,要是人手不过的话,很可能就会错失最佳的采摘时间。
“这个炼铁作坊的手笔,确实非常的大。但是我有点想不通,为何楚王府自己的棉田,今年却是一点都没有增加。按理说,棉花的种植和后续的加工,每一个环节的利润都不低,李宽没有理由放弃啊。”
“东家,楚王府也没有放弃棉花产业的。虽然棉花的种植规模,比楚王府规模大的已经有十来家,但是涉及到后续的棉花加工,特别是棉花染色,楚王府在这一块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依我看,那个李宽是觉得棉花的加工和染色,乃至后续的服装制作,利润比单纯的种植棉花要大,所以才没有把重心放在这里。这并不表示楚王府不看好朔州的发展。”
李书国在杜府的地位高低,如今已经跟杜家在朔州棉花方面的投入成正比。
如果杜家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棉花产业,那么作为棉花种植的负责人,李书国的地位就会非常稳固。
相反的,如果杜家今后的重心不是棉花种植,那么李书国在杜家的地位就会下降。
“那个褚遂良,你熟悉吗?”
杜构并没有否认李书国的话,反而问起了褚遂良的消息。
作为楚王府在朔州地区的负责人,褚遂良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各家棉花脱籽作坊的设备,都是来自于楚王府下属的作坊;棉线纺织的设备,也一样是来自于楚王府下属的作坊。
但凡是想在棉花行业上做一番作为的家族,都会想着跟褚遂良搞好关系。
特别是楚王府如今是大唐最大的棉花收购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棉花价格的高低。
而这个棉花价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褚遂良来决定的。
也就是李宽对褚遂良很有信心,知道这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才,不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丢掉前途。
要不然,换一个人负责楚王府朔州的业务的话,指不定要搞多少钱到自己的腰包之中呢。
“拜访过几次,也在一起吃过两次饭,但是算不上熟悉。东家,其实你不用很担心我们跟那褚遂良的关系,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嫌,那个褚遂良跟各家走的都不是很近,反倒是喜欢跟田地里的田舍奴混在一起。”
李书国担心杜构怪自己没有跟人家打好关系,赶紧解释了一顿。
“听说朔州最近又新到了一批俘虏,回头你去买一百个奴仆回来。然后再去向朔州刺史府购买五万贯的荒地,要紧挨着我们的棉田的那块;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明年播种的时候,争取让我们的棉花种植面积再次上一个台阶!”
看着远处烟囱不断的冒着黑烟,杜构感受到了眼前这座巨大的炼铁作坊的大手笔。
既然楚王府愿意把炼钢这样重要的产业都放在这里,那么杜家投资扩大棉花种植的规模,风险就应该是可控的。
反正一块棉田,几年时间就能连本带利的挣回钱财。
……
“府君,我已经安排人去草原上多购买一些牛羊回来,其他马料之类的物资,也在准备之中。不过,兵器的打造,还需要府君您来安排。”
朔州刺史府,褚遂良正跟刺史张俭汇报着最近的情况。
“储主薄,辽东边境的那些传闻,难道是真的吗?那高句丽也算是难得的一个大国,高家王朝真就那么容易覆灭?”
前几天,褚遂良突然来找张俭,说商队那边得到消息,高句丽过往高建武被渊盖苏文杀害,高句丽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如果是这么一则消息,虽然有点骇人听闻,但是张俭也还算能够接受。
最关键是褚遂良判定,这一次,高句丽发生了这样的变局之后,大唐会对高句丽用兵。
这就由不得张俭不重视了。
但凡是对高句丽用兵,大军很可能就要路过朔州,再去幽州,然后进入辽东。
从隋朝三证高句丽的规模来看,不管那一次的规模都不小。
大唐要对付高句丽,哪怕是他们国内发生了动乱,出兵的规模也不会小。
伴随而来的,就是沿途州府的补给提供了。
“府君,渊家在高句丽本来就是建国时期留下来的五部落之一。渊盖苏文又掌握着高句丽的军权,高建武父子的许多命令,出了平壤城之后,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虽然我还不知道这一次事件的原因,但是渊盖苏文屠戮高建武的传闻,我还是觉得可信的。至于高家王朝是否会覆灭,我倒是觉得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毕竟渊盖苏文为了掩人耳目,让大家看到自己并不是在那谋朝篡位,很可能会从高家子弟当中选择一名听话的,扶持到王位上面去。”
“也就是说渊盖苏文将成为高句丽事实上的控者?而高家的国王将变成一个傀儡?”
褚遂良的意思,张俭自然明白。
“没错,并且从渊盖苏文的情况来看,高家的这个傀儡,都不见得能够做的多久。”
“如果这样的话,还真有可能会发生战事呢。”
第726章
高句丽的消息
大明宫,宣政殿。
李世民结束了早朝之后,就把房玄龄等人留了下来。
“这是昨天刚刚收到的消息,众位爱卿都有什么意见?”
御座之中,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说着话,让人感受不到他的喜怒哀乐。
“陛下,那个高建武,虽然这几年对我大唐还算恭敬。但是高家王朝对我们中原来说,也不是什么好鸟。依我看,他们要乱就让他乱吧,我们在一边看热闹就行。”
程咬金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刚刚李世民已经让李忠介绍了百骑司收到的高句丽的情况。
这些年,不仅楚王府的情报调查局在高句丽安排了不少人手,百骑司也没有落下。
再加上信鸽的扩大使用,长安城这里,大家还是很快就知道了平壤城中发生的事情。
“我反对!陛下,高句丽如今也算是大唐的藩属国,国主莫名其妙的被臣子诛杀,如此无君无父的事情,如果我大唐无动于衷,其他藩属国会怎么看待我们?依我看,我们应该立马派出时辰,斥责渊盖苏文,要求其将权利交还给高家;并且主动认罪,争取从轻处罚。”
魏征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呵呵!魏公,要不你去高句丽走一趟?看看那个渊盖苏文听不听你的话?渊家掌控着高句丽八成以上的军力,如今又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你觉得他会束手就擒?你觉得高家会放过他?”
礼部尚书李道宗很不爽的看了一眼魏征。
这个时候向高句丽派出使臣,不是让礼部难受吗?
哪怕是真的派出使臣,任务也不能是魏征说的那样啊。
要不然这根送死有什么区别?
“那渊盖苏文能够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应该不是一个蠢人。从刚刚李首领公布的消息来看,渊盖苏文只是诛杀了高建武和朝中的一批大臣,但是并没有篡位;我估计,他很可能会推出一个高家王朝的傀儡出来担任国王。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就顺水推舟,当做这是高句丽内部的一次王位争夺,安排人前往册封信任的高句丽国王,然后静观其变。”
岑文本也站了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作为文官,他不大希望因为一个高句丽而破坏了大唐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虽然岑文本坚信以大唐的实力,对付高句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想到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情况,他就对出兵高句丽充满了抗拒。
“陛下,楚王殿下到了!”
就在众人在那里议论纷纷的时候,李宽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宣政殿,
百骑司都已经将信息传回到了长安城,楚王府情报调查局自然也不差。
所以李宽很快就猜到了李世民今天突然让他进宫的原因。
“东海渔业在倭国和高句丽、新罗、百济都有很大的业务,论起对高句丽的了解,楚王殿下应该要比许多人都清楚。陛下,不如我们听一听楚王殿下有什么高见?”
长孙无忌的这个提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当然,有些人是真心觉得想要听一听李宽的观点,有些人是想着看热闹。
其实,这种事情,不管是李宽说什么,都是有点麻烦的。
你要是赞同出兵,那么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损伤和花销,并且还有一定的战败的可能,到时候这个责任,李宽是不是要承担一份?
你要是不赞同出兵,人家同样能够往你头上扣一堆屎盆子。
反正只要高句丽不从地图上消失,总有对手能够找到让李宽恶心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