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0/2214


“对啊,就让媚娘跟着你一起去登州,也好有个人能够照顾你。”
程静雯知道自己肯定是要留在长安城看家的,倒也没有闹着要跟着一起去。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带兵作战,令行禁止最为重要!如果我这个大总管都带头违反军纪,还怎么管理下面的将士?怎么能够服众呢?静雯、媚娘,你们也不用担心,今年入冬之前,大军一定可以胜利凯旋,你们在家中等着给我庆功就行。”
李宽不想在军营里面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但是有的时候,这根想不想没有关系。
顶多他就能带几个厨子跟在身边,让自己吃的舒服一点。
可要带女眷进军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王爷,更加情报调查局的信息推算,高句丽大约有六七百万人口,如果再加上北方一些归附在高句丽周边的部落,这个人口数字可以去到将近八百万。王爷,高句丽可是跟突厥人、薛延陀人都不一样,他们早就学着中原王朝的样子,修建了大量的城池,并且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实力不容小觑呢。”
眼看着李宽是不可能同意自己跟着出征,武媚娘只好跟李宽探讨起这次出兵作战的事情了。
虽然武媚娘不懂兵法,但是看来那么多情报调查局收集的信息,帮李宽分析一些问题还是没有问题的。
“人口多点好啊!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以后开发辽东的时候,人手不足了。”
虽然大唐人口增加的很快,但是大部分新增人口都还没有成年,国内各个作坊用工紧张的局面,一直都存在。
所以李宽如今看到人口密集的地区,就会萌生一些怎么活用这边人的念头出来。
“王爷!人口多就意味着高句丽的兵马数量多啊。”
武媚娘跺了一下脚,皱着眉头,担忧的说了一句。
“狼群冲到羊群里头,不管羊的数量有多少,对结果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如今的大唐,跟隋末的情况完全不同,单单钢铁产量一项,就至少是当初的十倍;如果算精钢的产量,那就不仅仅是这个数了。而钢铁产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战斗力的增加。你想象一下,漫天箭雨的攻击下,高句丽人怎么抵挡?”
李宽这话,倒不是自卖自夸。
由于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使用,以及钢铁产量的增加,大唐的强弩数量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
这一次出征,必定会携带各种各样的强弩和手弩,到时候在绝对优势的装备辅助下,高句丽人除非窝在城池里面,否则就是十万人也别想拦住大唐的三万人。
“那你把护卫都带上,每时每刻都要穿好铠甲,只可以坐镇中军指挥,绝对不可以冲锋陷阵;王爷,您可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只有你安全了,大军才能稳住阵脚呢。”
眼看着是不可能说服李宽带自己一起去,武媚娘只好在那里叮嘱李宽各种注意事项了。
“是啊,陛下给了你一定的选择将领的权利,那你就把苏定方和薛仁贵都带上,席君买和王玄武也跟在你身边,还有那热气球营,一定要随时在身边候着,真要有什么意外的时候,也能乘坐热气球离开。”
程静雯虽然身在将门之家,但是本身并不会武艺,也不懂兵法,更没有上过战场;对于自己夫君又要出征了,心中还是很担心的。
毕竟这一次的敌人,非同寻常。
“你们放心!在家等着凯旋的消息就可以了!到时候王府的守卫,就交给怀道来负责,你们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少出门。我估计陛下御驾亲征之后,长安城里指不定会发生什么。”
李宽记不住李承乾是什么时候动手准备篡位的。
其实,哪怕是知道,也没有什么具体意义了。
毕竟,现在的历史已经有了不少的变化。
但是,李承乾和李泰的关系越来越僵,双方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他们越来越难容忍墙头草的存在,这也是很多人都看清了的事实。
“王爷你放心,从明天开始,楚王府就谢绝宾客来访,没有必要,我就都在家中看着,不让心怀叵测的人员有机会对付我们。”
程静雯也知道李宽得罪了不少人,行事一向是比较小心。
当初小玉米遇刺的事情,她到现在也没有忘记呢。
“其他人我倒是不担心,就是小玉米你得看紧点,这个丫头,哪怕是把她圈在幼儿园里头,也不安生啊。我听说前几天又把萧瑀的嫡长孙萧进给揍了一顿?”
小玉米如今已经五岁了。
正是人嫌狗厌的年龄。
哪怕是李宽这个当爹的,有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想动手。
“那丫头啊,现在在未来之星幼儿园,完全是无法无天了。也不知道她是跟谁学的,幼儿园里头只要谁不服她,她就带着一帮人变着法子欺负人家。现在哪怕是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的儿子,看到小玉米都不敢乱吱声了。”
程静雯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小玉米调皮是调皮,不过对小土豆这个弟弟那是真的好。小土豆走路都不是很利索的时候,就被带到未来之星幼儿园玩耍,其他小朋友都不敢欺负他。”
武媚娘想到自己那个儿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虽然程静雯和武媚娘的关系,很难说是有多么的融洽,但是面子上都还是很好的。
只要她们不折腾,李宽也懒得管那么多。
总不成还想指望着大被同眠吧?
“六岁以前,让她们都好好玩一玩,上了小学之后,就要开始认真的学一点东西了。大唐如今正处在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旦落后了,就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了。”
李宽不指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封侯拜相,但是怎么也不能是不学无术吧。
就这样,三个人你一嘴我一嘴的,将出征的紧张氛围给稀释了。
第732章
带你们去发财
要致富,先修路。
这话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大唐,都是很有道理的。
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到登州,由于早早的就修建了水泥路,沿途的州县,普遍都比较富裕。
特别是进入登州地界之后,很明显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
当初那个百姓们连肚子都吃不饱的登州,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王爷,薛礼和席君买去征召府兵了,我们得在登州等几天才行。”
马周、许敬宗、上官仪、褚遂良几个,都有着朝廷的职务,不可能跟着李宽往高句丽跑。
不过王玄策就不一样了,他完全就是李宽的私人幕僚,李宽去哪,他就去哪。
这不,现在李宽的身边,一个是王玄武,一个就是王玄策。
“不着急,本王正好在登州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这是李宽第二次来登州,不过,登州是仅次于凉州,楚王府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州府。
无数登州百姓,都是靠着李宽亲自冒险出海打渔、捕鲸,才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找到了致富道路。
哪怕是再坏的人,心中也是有着感人之心的。
为了让这一次的高句丽之战更加顺利,收获更加丰富,李宽觉得有必要做一些其他的安排。
“陛下任命王爷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的当天,就已经飞鸽传书给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和广州市舶水师,这几天,陆陆续续应该也会有一些船队赶过来。东海渔业在倭国那边的战船和商船,也都全部召回来了。王爷您只需要在登州坐镇指挥,薛礼他们就能够带着大军把高句丽的平壤和汉城两座都城给拿下。”
王富贵自然也是不希望李宽再次带兵出海。
虽然东海渔业造船作坊出品的新式飞剪船在安全性很好,但是毕竟风浪无眼,每年都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别瞎扯!我这个大总管窝在登州,像什么话?再说了,别人担心高句丽,你难道也担心?到时候我们几百艘战舰和海船一起涌向平壤城,就高句丽那几艘舢板一样的水师,能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只要把战舰在平壤城外的江边一字排开,船上的将士就可以慢慢的登陆,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什么危险。”
不说市舶水师的专业战舰,甲板上都是装备了各种各样的床弩,哪怕是普通的海船,只要是属于东海渔业的,上面也都有床弩。
再加上甲板上摆放弩箭,高句丽人要是敢出来阻击唐军登陆,那反倒是省了李宽不少事。
“王爷,其实属下觉得打败高句丽不难,但是要灭掉高句丽,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只要我们的水师分开来进攻高句丽的各做城池,牵制高句丽的兵力,其实就已经立了大功了。
特别是在鸭绿江一带,我们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队在那里游弋,将所有高句丽的船只全部毁掉,这么一来,高句丽的辽东各城与半岛上的各个城池之间,就失去了联系,并且他们还得随时担心我们的船队会运输将士从背后偷袭他们。”
王玄策倒不是怕死,只是他觉得李宽手中能够调动的将士也就两万来人,如果直接上岸去攻打高句丽,还真是有点不够看的。
毕竟,船上不可能运输太多的战马,只是两万步兵的话,别说打败高句丽,就是攻下一个平壤城都很难。
“玄策你放心,本王的兵法虽然是野路子出生,但是也不是赵括那样纸上谈兵之人。我们的优势就是装备,怎么会去拿自己的弱点去拼高句丽的优点呢?”
李宽就没想过让市舶水师的人马上岸作战。
当然,也不是完全放弃路上的战斗。
要攻城,还是得靠陆军。
薛礼和席君买去征召的府兵,就是到时候用来陆战使用的。
当然,李宽手中最精锐的力量是楚王府护卫,这些经受过特殊训练的护卫,完全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关键时刻绝对可以给高句丽来一个狠的。
当然,楚王府情报调查局在高句丽布置了那么久,自然也不是吃干饭的。
“王爷,似乎是登州刺史淳于难带人过来迎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