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2214


这些信鸽,是东海渔业的人,嗯,准确的说是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人用来跟金德曼传递消息的。
大唐出兵的消息,也是这么告诉金德曼的。
“天不亡我新罗啊!”
金德曼麻利的从信鸽的腿上解开一个纸条,然后脸上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莫非是唐军已经打败了高句丽?”金胜曼看到金德曼脸上的笑容,忍不住问了一句。
“不可能这么快啊。”紧接着,金胜曼又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阿姊,这个消息跟唐军没有关系,但是我觉得却是不比唐军出兵的重要性要差。”
金德曼没有直接把纸条上的内容说出来,而是笑着递给了金胜曼,要她自己看。
“啊?”
刚刚接过纸条,只不过瞄了一眼,金胜曼就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
“那个高桓权居然没有死?不是说渊盖苏文带兵闯入平壤王宫,将高建武以及许多高家王朝的子弟诛杀了吗?他怎么可能放过高桓权这个太子?”
“阿姊,重点!你要搞清楚重点!”
金德曼忍不住撇了撇嘴。
“果然是天助我也啊!那个高桓权如今出现在汉城南边,不知道从哪里搞出一支兵马,居然攻下了水原城,还把附近几座城池都给攻下来了,如今正在往汉城移动。这个消息,还真是跟大唐出兵一样重要呢。”
金胜曼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笑容。
原本因为接连丢失城池的郁闷,一扫而空。
“汉城的守军都被抽调过来攻打我们了,高桓权还真是选择了一个好地方起事;阿姊,你看吧,不用几天,肯定就能传来汉城被攻陷的消息,到时候肯定会引起高句丽内部非常大的响动;我倒是要看看那个权万新,是不是还能继续如此高歌猛进的攻打我们的城池。”金德曼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要是李宽在此,估计会忍不住赞叹:好一朵姐妹花呀。
“作为高句丽的三个都城之一,汉城的影响力自然是非同一般。如果在此之前,高桓权都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一旦攻下汉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高桓权甚至可以直接以汉城为国都,自封为王,正式扯起大旗跟渊盖苏文作战。”
金胜曼在一旁分析着高句丽的局面,一边来到舆图旁边,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是的,别看渊盖苏文掌控了高句丽的大权,但是要说国内没有一个反对他的人,那是不可能的。这些人要是看到高桓权有望重新登上高句丽王位,还不得纷纷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阿姊,你说我们是不是要传话给金庾信将军,让他拖住高句丽大军撤退的步伐,给高桓权多一些时间发挥?”
虽然金德曼对高桓权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也希望高桓权能够在高句丽上搞得动静大一点。
要是刚刚占领汉城,就被边疆回来的权万新给灭了的话,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可以适当的给高句丽人一些骚扰,但是不用全力出击。如今大唐已经出兵,高桓权又起事了,我们新罗面临的局面已经不同。危机危机,没有危就没有机啊。”
金胜曼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潮红起来。
“阿姊,大唐出兵高句丽,权万新迟早是会离开我们新罗,不管他是被安排去攻打高桓权,还是抵抗大唐,都会造成高句丽后方空虚,那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金德曼的话刚说完,金胜曼就忍不住看了她几眼。
自己这个堂妹,还真是了解自己,完全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啊。
这么多年来,都是高句丽和百济欺负新罗的份,如今风水轮流转,是时候由新罗欺负欺负高句丽了。
要是能够接着这个机会,直接把高句丽给灭了,那新罗就有望成为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甚至完成半岛的统一。
“德曼,想办法跟东海渔业的人联系,看看能不能再采购一批兵器,钱不是问题!”
难得东海渔业这两年愿意卖兵器给新罗,金胜曼觉得这个机会不能浪费了。
到时候大唐要是打败了高句丽,新罗还想从东海渔业那里购买兵器,估计就比较难了。
第742章
难以下手的辽东城
六月初的辽东,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太阳在正空高高挂起,像是个大火炉,将整个大地都烤的发烫。
路边的野草和树木,都耷拉着叶子,在太阳面前,甘拜下风。
远处,一阵马蹄声骤然响起,引得四周阵阵惊鸟飞起。
这个时候,如果从高空中看下去,道路上几乎什么都看不清。
因为漫天灰尘,几乎到了遮天蔽地的程度。
“陛下,前面就是辽东城,这几天,高句丽人发现我们之后,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撤退了,末将估摸着他们应该全部退到了辽东城里头了。”
李绩跟李世民一马当先的冲在队伍最前面。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的勇敢,多么的身先士卒。
而是因为前面不用吃土。
“哼,当初杨广在辽东城接连吃过两次大亏,这帮高句丽人又想故伎重演。”
这几天虽然战事很顺利,但是李世民却是开心不起来。
辽东城是高句丽有数的大城,还是那种民生、商业、防守兼顾的大城。
李世民在营州的时候,就好好的了解了一番辽东的情况。
不客气的说,要拿下辽东,首先就要拿下辽东城,否者拿下周围所有的城池都没用。
“陛下,这辽东城,从东晋时期就落到了高句丽人的手中,此后又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建设,可谓是城高墙厚,非常难攻打。要是高句丽大军窝在城内不出来,还真是个麻烦。”
很快的,辽东城的轮廓就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通过望眼镜,李世民还能看到城墙上面训练的将士。
通过紧闭的城墙来看,辽东城的守将必然是已经知道了大唐来袭的消息。
这场战斗,不好打了!
“辽东城整体呈现出一个方形,有着内外两重城墙。其中内城居住的都是高句丽的勋贵,有不少两层和三层的建筑物;而外城则为商业区,是普通百姓和商家居住的地方。辽东城依山而建,城墙上有角楼、雉堞、女儿墙等建筑,非常有利于防守,但是对进攻的军队来说,就会非常麻烦。”
牛进达这一次也跟着李世民出征高句丽,一路上都是紧随在李世民身边,可谓是深得信任。
“这一次我们全军披甲,准备了大量的手弩和弩箭,只要高句丽人敢出城作战,不管来多少人,都是有去无回的结果。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把辽东城里的敌军引诱出来,把他们消灭在城外,才能减轻我们攻城的压力。”
辽东城越来越近,不过李绩脸上却是没有笑容。
他并不是对拿下辽东城没有信心,而是担心攻城会给大唐带来太多的伤亡。
特别是这么一座牢固的城池面前,如果守将比较厉害的话,至少需要一倍以上兵力,才能顺利的攻下来。
“就在附近扎营结账,把伺候散出去,然后安排一些人到辽东城门口挑衅一下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李世民虽然善于用兵,但是如何拿下辽东城,他暂时也没有好主意。
……
而辽东城上,高句丽守军却是一点都不见慌乱。
一些将领,曾经经历过当初杨广带领几十万大军围城的局面,对于眼下城外的几万唐军,根本就没有太放在心中。
“派人回去平壤城,把这里的情况汇报一下。另外,请莫离支放心,有我泉仆思在辽东,绝对不丢我们高句丽的脸。”
辽东城是高句丽的军事重镇,常年驻扎了两三万精兵。
再加上前面几座城池撤退下来的兵马,如今成立足足有三万多的将士,用来守城,泉仆思觉得是足够了。
“将军,要不要派一支骑兵出去试一试唐军的成色?”
“不用试了!前面几座城池会那么快沦陷,以及从退回来的将士口中了解到的情况,唐军来的都是精锐,并且装备精良,有大量的弩箭,我们在野外,不见得是他们的对手。不过也不用怕,我泉仆思最擅长的就是消灭汉人的精锐!”
已经年近五十的泉仆思,三十年前只不过是小小的伍长,但是却是经历了隋军的几次功臣,也就是借着隋军的脑袋,泉仆思才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所以,泉仆思是高句丽军中典型的鹰派,根本就不怕与大唐起冲突。
也真是因为他的理念跟高建武的不大相符,他才最终靠向了渊盖苏文。
“唐军这次只派了几万人来,但是听说却是唐皇御驾亲征,实在是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属下也安排了伺候去附近打探,没有听说别处出现了唐军的影子。”
“不用管那么多!不管唐军来了多少人,从哪几个方向进攻,但凡是他们还想进一步前进,辽东城就是他们避不开的障碍,我们在城墙上等着他们过来送死就行了。”
泉仆思早就过了那种冲动抢功劳的年纪了。
对于如今的局面,他看的很清楚。
只要自己不出城,唐军的这次出征,注定就要无功而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