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2214


这可了不得,只要脑子没有进水,都能猜测到是有唐军进城了。
他们是怎么进城的?
进去了多少人?
这些问题立马就出现在了泉仆思的脑中。
“不用慌!这些唐军能够悄无声息的进入到城内,数量必然不多,只要让城内的将士加强巡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泉仆思心中有一丝不详的预感,但是嘴里面还是说着安慰大家的话。
“城主!城主!”
泉仆思的话音刚刚落地,就又有好几名将领从外面闯了进来。
很快的,泉仆思面前就聚拢了不少辽东城的文武官员。
“城主,出事了!昨天晚上,军营里头有几个营帐内的将士,全部都在睡梦之中被人杀了。这些凶手的手法十分的熟练,个个都是一刀毙命,连中刀的位置几乎都是相同的。如今军中已经人人自危,昨天好不容易缓和下去的紧张气氛,立马就一去不复返了。”
“军中也出事了吗?昨晚一名官员的院子里进了贼人,一家几十口人,除了几个熟睡的小孩,全部都没了!”
“街上一队巡夜的将士,也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泉仆思听着属下们汇报的消息,脸色越来越难看。
很显然,城墙上面那些将士,不是无缘无故的死去。
唐军在给辽东城带来了三天轰炸之后,开始入城了。
虽然不知道规模有多大,但是从昨晚一个晚上的情况来看,进来的人应该不会少啊。
“立马发布禁令,所有的百姓没有得到允许,不许出门!然后调遣大军,挨家挨户的搜查,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员。”
泉仆思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城主,很快就有了主意。
当务之急,显然是要稳住城中的局势,然后便是把溜进城的唐军给找出来。
哪怕是一时半刻的找不出来,也要限制他们的活动,或者说让他们不敢随意活动。
伴随着泉仆思的这个命令,辽东城立马就乱了起来。
一对对将士冲进了各家大门里头,借着搜捕唐军的机会,纷纷上下卡要。
这些将士平时的待遇并不算高,城内的那些大户人家,平时都是高不可及的存在。
如今有着光明正大的理由,大家自然不会客气。
“校尉,还是楚王殿下厉害,提前安排了一部分队员学习高句丽语,没想到今天居然派上了用场。”
辽东城内一处不显眼的院子里头,几名高句丽商家打扮的人员,光明正大的在那里活动。
很显然,程处亮他们已经快速的完成了潜伏。
“楚王殿下的眼光,其实你我可以比拟的?不仅高句丽语,我们飞虎队里头,还有人会突厥语,有人会倭语,也有人会吐蕃语呢。”
程处亮想到当初李宽强逼着队员们学习胡人语言的时候,大家是多么的抗拒。
现在想起来,辛亏有一部分人会高句丽语,要不然刚刚可能就暴露了。
“今天高句丽人这么一顿折腾,我觉得反倒是给我们帮忙了。原本一些不紧张的百姓,估计都被这一顿搜捕给搞得紧张起来了。”
“他们的这个做法,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碰到了我们飞虎队,呵呵,那就有问题了。”
程处亮想到今晚上的行动,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不管今晚的战果有没有昨天那么大,只要接连几天都这样,辽东城里头的军民,恐慌情绪必定达到一个高峰。
到时候城外的大军在尝试着来一小波攻城,进一步给他们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让热气球营再往房屋密集的地方扔下几个火油弹,估计辽东城将士抵抗的决心,就没有那么坚定了。
那个泉仆思只要不傻,哪怕是心中再不愿意,也会主动的带着兵马出城攻击唐军。
否者,这么一直下去,都不需要大唐过来攻城,里面的高句丽人自己估计就要先乱了。
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
平壤城外,李宽带领的水师,一直都没有下船。
但是船队方圆两百米内,也没有一个高句丽人。
大唐的床弩已经教会了高句丽人,什么叫做死亡线。
“王爷,要不要我带一支兵马去试探一下,看看平壤城的防守情况到底如何?”
席君买是一员猛将,但不是什么帅才。
楚王府的一些隐秘事情,李宽并没有跟他多说。
所以他并不知道楚王府情报调查局已经推动着高桓权起事了。
“刚刚热气器营汇报说今天接二连三的有几波快马进城,我估摸着渊盖苏文应该会有点动静了。君买,你再等等,到时候有你发挥的时候。”
大唐如今的航海经验非常丰富哪怕是船只没有任何补给,在上面带一个一两个月也是没有问题的。
何况唐军如今控制了大同江到渤海的所有海域,根本不用担心没有补给。
现在要看的就是渊盖苏文怎么出招,李宽准备来个以静制动。
“王爷,这些快马,我猜测是把汉城沦陷的消息带回平壤城了;还有辽东那边的战事,应该也已经传到平壤城了。属下倒是很好奇,那个渊盖苏文,如今的心情怎么样呢。”
王玄策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昨天,他们就收到了汉城那边飞鸽传书过来的消息,知道高桓权领导的义军已经攻下了汉城,控制的兵力一举突破了五万人。
虽然这些人里头,大部分是滥竽充数的农夫,但是人数多了之后,声势就完全不同了。
并且,这些农夫有一点很不一样,就是作战技能虽然很差,战斗意志却是很强。
无他,高桓权把汉城到水原城周边的勋贵土地,都分给了跟随自己的将士们。
反正这些原本就不是自己的土地,高桓权分起来也不会心痛。
只要能够顺利打败渊盖苏文,他什么也不会缺。
“平壤城中的守军并不多,权万新又把大部分精锐带去攻打新罗了,估摸着这个时候,权万新应该已经接到了平壤城求援的消息了。接下来,就看那个新罗女王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李宽虽然知道新罗会是半岛地区最后的胜利者,但是正常来说并不是这一次。
如果金胜曼能够抓住机会,李宽倒是不见得立马就会转身把新罗给灭了,反而会让她们暂时占据这些胜利果实。
只有这样,新罗和高句丽之间的仇恨,才会更加深刻。
半岛地区,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人口数量却是着实不少。
并且各自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国家,要想悄无声息的吞下,还是很有难度的。
李宽对于名誉上的占有,并没有兴趣。
要么不要,要就是名副其实的属于大唐。
既然眼下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干脆让他们几家在那里狗咬狗吧。
等到有一天瓜熟蒂落的时候,大唐再过来收割胜利果实就行。
“王爷,不管新罗人能不能抓住机会,半岛地区接下来的几年,都会很热闹。倭国原本在百济有一块飞地,前些年才丢失;如今我们接着东海渔业的渠道,把半岛上的情况透露给奈良城里的那帮人,属下估摸着倭国人也会忍不住去把当年的那块飞地抢回来。”
王玄策仿佛看到了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在半岛上你死我活的战斗的场景。
而大唐则是占据着辽东,埋头大搞建设。
至于半岛上的各个港口,必然都有东海渔业的影子。
哪个国家的力量变弱了,东海渔业就可以贩卖一些刀枪给它,适当的扶持它一把。
最后就让四个国家在半岛上斗个几十年,彻底消耗掉所有的发展潜力。
到时候,这些国家的百姓,肯定是拼了命的找机会去大唐。
哪怕是去大唐当一个最下等奴仆,也比在国内待着舒服啊。
这种局面,李宽是喜闻乐见的。
“倭国人没有什么像样的海船,如果有需要的话,东海渔业可以把淘汰的几艘船只卖给他们;但是,倭国各个港口均不允许修建造船作坊,这一个原则,不容打破[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