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7/2214


似乎,可以考虑班师回朝了
就是李世民不动,他也没有办法动。
所以李宽干脆就带着王玄武和王玄策几个,去辽东城里转悠。
如今的辽东城,可真是一日不同一日。
城里不断得涌入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商人,都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而这段时间辽东城中发生的事情传到各地之后,商家们来辽东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这个时候,哪怕是反应再迟钝的商人,也能意识到去辽东可以挣钱。
反正大唐皇家运输集团已经开辟了公共马车线路,沿途又有各种客栈和驿站供大家歇息,去一趟辽东,花费的钱财还算可以接受。
走,去辽东!
这成为商人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情。
第785章
辽东城的百态
陛下御驾亲征高句丽,胜利了。
辽东道成立了!
通过飞鸽传书和各个报纸的宣传,短短几天内,这些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河北道、河南道和关中各地。
商人们蜂拥而至就不用说了。
就连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人,也来到了辽东城。
“师父,从这两天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大唐灭高句丽之战,比报纸上说的还要精彩的多啊。”
辽东城的一处酒楼之中,郭得志和郭云鹤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街面上的热闹景象。
作为五合居和味之素的金牌说书人,郭得志和郭云鹤这对师徒,如今算是长安城说书界的扛把子。
这些年,伴随着地位的稳定,他们已经不再每天都亲自上场,只有在一些特别的日子,或者自己有好的说书材料的时候,才会出来说一场。
不过,这不但没有让他们的名气受损,反而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神格。
甚至五合居和味之素的生意,也会因为他们的出场而变得更好。
这么一来,他们越发的爱护自己的羽毛,不愿意说一些没有什么内涵的东西。
但是,长安城虽大,每天都要找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可没有那容易。
当李世民率领的大军在辽东战胜了高句丽,一些故事通过《大唐日报》、《长安晚报》等报纸慢慢传开之后,郭得志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个新机会。
去辽东,寻找第一手的素材。
将大唐出征高句丽的各种故事进行整理,不仅可以满足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说书需求,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出一本书。
郭得志连书名都想好了,就叫《辽东从陛下御驾亲征开始》。
至于这一次远行,会不会影响五合居的生意,郭得志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是啊,现在看来,不仅陛下带领的大军在辽东取得了大胜,楚王殿下这个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功劳也一点不小啊。甚至他在平壤那边的行动,更加充满魅力,充满了神奇,可以给我们说书人很多的发挥空间。不过可惜的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能跟一些普通的士卒打听消息,要是能够跟直接帅军作战的将领们沟通的话,那就太好了。”
郭得志对这一次的辽东之行充满了期待。
从开始的几天来看,情况也很让他满意。
“师父,其实以您在长安城的名气,军中但凡是从长安而来的将领,应该都听过你的名字。要不这样,我们找辽东城最有名的一家酒楼,然后每天下午在那里说书,通过这个来结实一些辽东城的新权贵,或者看看能不能在这个场合找到认识的人?
为我们的新书提供更多的素材。”
郭云鹤在长安城的时候?
也算是结识了一些人脉。
而作为入行更久的郭得志?
自然也有自己的熟客。
这种关系虽然比较淡薄?
如果你求人家帮你办什么重要的事?
基本上是靠不住的。
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打听一些故事?
那还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虽然感觉有点怪怪的?
但是你这个方法倒确实可以试一试。”
郭得志觉得自己离开长安城?
是为了寻找说书的素材,为了自己的《辽东从陛下御驾亲征开始》。
如今反过来为了这些东西?
又要在辽东城说书。
“嗯?
那我们吃完饭就去打听一下,看看辽东城内?
哪座酒楼的名气最大?
我们就去哪座。”
郭云鹤倒是一点也不担心自己会被人拒绝。
事实上,辽东城的唐人,现在完全就是高句丽人不敢惹的存在。
新成立的警察署办案的时候,但凡是其他人告唐人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你来一顿板子。
没办法?
辽东实行等级制度跟其他地方可不一样。
其他等级的人要高身为一等人的唐人,就得先承受一顿板子。
要是不愿意挨打,那可以不告。
……
金太的三叔金华是一个落魄文人,当初错过了入股金太打铁铺子的最佳机会,让人悔恨不已。
不过,看在金华是自己唯一尚存的长辈的份上,金太对他还是很关照的。
金太打铁作坊的一些文书工作,都交给了金华来负责,还给他开了很是丰厚的工钱。
这一次,金太师徒千里迢迢的来到辽东开始分号,金华也跟着一起来了。
不过,作坊草创初期,根本就没有什么文书工作需要金华去处理的。
所以这几天,金华就一直在辽东城里闲逛。
虽然金华有那么点游手好闲,眼高手低,但是其实还是有那么几分才气的。
“鑫儿,你发现没有,辽东城这段时间来了非常多的外来商家,他们非常迫切的想要了解辽东城乃至整个辽东的一切;刚刚我还在好几个杂货铺面前,听到有人问有没有报纸卖。”
金华虽然是文人,但是却是想发财想的快要发疯了。
对于唯一的一个儿子,他直接就起了一个金鑫的名字。
送到金太作坊的免费小学读完小学之后,金华就把金鑫塞进了金太打铁铺子,让他帮忙跑业务,美其名曰:为侄子分担负担。
“阿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这些商家来辽东,当然是想要挣钱;而要挣钱,自然就要多了解辽东的情况;其他怀着各种目的来到辽东城的人,也都有这个需求。”
金鑫跑业务的时候,还蛮机灵的,不过他一门心思都在推广金太打铁作坊的产品上面,倒是没有其他心思考虑别的。
“我留意到了,《大唐日报》在长安城只要一文钱一份,但是在辽东城却是五文钱一份,往往还供不应求。这上面的消息,都已经是十几天以前的了,却是还这么受欢迎。鑫儿,你说阿耶要是在辽东城创建一份报纸,是不是可以卖上好价钱呢?”
金华蹉跎了这么多年,也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如今突然发现了这么一个商机,忍不住抛出来跟自家儿子商讨。
“嗯?”金鑫停下了脚步,盯着自己阿耶,“阿耶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一会就跟大哥提议,让他考虑开设一家报社。”
“啊?”金华愣了一下,“阿耶的意思是我们父子自己开设一个报社,为什么要让金太来搞呢?他已经那么有钱了,也不差报社的这点钱啊。再说了,我以前在长安城的时候,每天不得把《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月亮报》给看完?你们都没有我有经验啊。”
金华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挣钱的商机,自然是不愿意错过。
虽然他自己的才华比较有限,但是由于天天看报纸喝茶,对于报纸的排版、文章撰写之类的东西,他都有几分了解。
甚至他还给《大唐日报》投过稿子呢。
“阿耶你居然看《月亮报》?”
“啪!”
金华脸色一红,不过立马就一巴掌拍在金鑫头上,有点恼羞成怒的说道:“抓住重点,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赶紧开一家报社。规模也不需要很大,写的东西也不用说有多么高深,只要简单的把辽东最近一年发生的事情,以及辽东城内每天都发生的事情,稍微整理一下,刊登在报纸上面。”
“阿耶,你是认真的呀?”
“废话!要不然你以为呢?”
“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想法,那么我支持你!”
金鑫盯着金华的脸色看了好一会,确定自己这个不大靠谱的老爹,这一次似乎是认真的。
这么一来,他对举办报社的态度自然就有变化了。
长安城如今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十家报社,如果你没有太大的野心的话,经营一座报社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