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2214


有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程处亮和秦善道又掌控着辽东道北部屏障,楚王府可以把辽东道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重点。
他日如果有什么不测,也可以有一个腾挪的地方。
毕竟,多一个选择,总好过到时候手忙脚乱。
李宽也不愿意有一天,变得只能流落海外。
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呢。
第786章
从小农场开始
杨洋是幽州折冲府的一名府兵。
作为无父无母的一名孤儿,他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也正因为如此,今年二十五岁的他,仍然是单身一人。
这一次,朝廷征兆幽州折冲府的将士跟随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杨洋也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名府兵。
原本杨洋所在村子里的村民们都以为他这一次出征,估计是回不来了。
当初杨广三征高句丽,幽州深受其害。
如今大家一听到朝廷要攻打高句丽,都是眉头直皱,心虚不已。
杨洋也是怀着忐忑的心,跟着大部队去了辽东。
好在一切非常顺利,他不仅小命保住了,还斩杀了好几名高句丽士卒,立下了不少功劳,顺利的晋升成为一名伍长。
不过,他这个伍长的瘾还没有过够,杨洋所在的队伍就全部转入到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麾下了。
而他杨洋,也跟着大部队来到了辽东城外的一处荒原。
说是荒原,其实也不准确,很多地方其实都能看到一片片茂密的深林。
“杨大哥,这木房子已经搭建好了,今晚就不用在住在帐篷里头了!”
考虑到人生地不熟,为了让生产建设兵团的将士们尽快的适应下来,薛礼安排人员的时候,都是把一个伍的人安排在同一个区域。
杨洋虽然只是兵团里头职位最小的伍长,但是手下也管着十个人。
自然而然的,大家都帮忙把杨洋的木屋先搭建好。
人多力量大,仅仅是两天功夫,在一块荒地上就冒出来了一处规模不小的院子。
因为朝廷给每个人都赏赐了奴仆和女人。
李宽拉一批、打一批、分化一批的政策之下,辽东城里有大量原本高高在上的高句丽勋贵都被抄家,全家贬为奴隶。
别看高句丽人在辽东被分成第四等人,其实他们还不是最底层的。
像是连人都不算的奴隶,才是最没有地位的。
说句不好听的,主人把你打死了,都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
作为后世来的李宽,其实是有点不习惯这样的等级划分。
但是,为了辽东的长治久安,为了解决辽东人口比例悬殊的问题,李宽还是抛出了这个提案。
有的时候,落后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不好的。
制度也一样。
你要是在辽东城搞什么民主,那就搞笑了。
“大家辛苦了,铁锅里的狍子也炖的差不多了,还有那野猪肉和鱼肉,一会大家放开了吃,绝对管饱。以前在幽州的时候,要开一次荤,可真不容易。跟随大军出征之后,虽然条件好了很多,但是除了鲸鱼肉干,其他的肉食还是比较少吃到的。现在我才发现,原来辽东一点也不缺少肉食,缺少的是发现啊。”
杨洋想到刚刚砍伐木头的时候,就随手射中了一只狍子,众人还打死了一只贸然出现的野猪,还真是感慨万分。
特别是附近的一条小河里头,七八斤重的大肥鱼,随随便便就抓到了,简直是不可想象。
“伍长,昨天那个带我们来到这里的观狮山书院学员不是让我们不用担心,留在辽东比回到幽州要好很多;他还说楚王殿下还专门说了一句话来形容辽东的富足,叫做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呢。昨天我还以为是那学员读书读啥了,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呢,现在看来,是我们见识的太少啊。”
“说的没错,刚听到要留在辽东的时候,我的心都凉了,没想到朝廷一转身就给我发了一个女人,还有五个奴仆,我都还以为是在做梦呢。”
“是啊,哪怕是老家的土财主,家中也不过如此啊。没想到我们来了一趟辽东,就赶上了土财主的生活了。”
“嘿,就你们村子里那种有着几百亩水田的人家,就算土财主吗?估摸着他一个月也就吃上那么几次肉,还没有我们今天一天吃的多呢。薛都督在训话的时候,可是跟大家说过了,这辽东的黑土地,最是适合种植水稻和大豆。
兵团如今给每人都至少分配了五百亩的荒地,到时候开荒出来,一半种上水稻,一半种上大豆,秋收之后只要缴纳两成的收成给到兵团,其余都是各家的私产,这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啊。”
杨洋身边,几个军装都还没有脱下的兵团士卒,在那里七嘴八舌的说着话。
他们每一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女人和五个奴仆,如果立过功劳的,数量会更多。
像是杨洋这样的伍长,就直接分到了两个女人,十个奴仆;他还专门从十个奴仆里头选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听话的人当管家。
当然,为了避免这些奴仆联合起来欺负东家,薛礼可是制定了非常苛刻的规则。
但凡是哪个奴仆逃走了,同一家的其他奴仆都要被砍头。
但凡是哪个东家觉得自家奴仆不听话,可以随意打骂,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但凡是奴仆身份的人,如果没有主人给的身份卡,根本就是连兵团所在的区域都出不去。
当然,薛礼也知道,一味地严苛,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打一棍子之后,也会给一个红枣。
如果这些奴仆立下了功劳,或者主人对你比较满意,是可以给你抬升等级的。
“所以说机会难得啊,大家一定要好好干活,把我们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给建设好,不要给薛都督丢人,给楚王殿下丢人。”
杨洋看着仆人们已经开始将食物端到了临时制作的木墩子上面,一边招呼着自家弟兄过去开吃,一边敲打着大家。
而在四周,则是零散的站着几十名各家的奴仆,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杨洋一行人。
这些人,有一小部分是曾经辽东城的上层人士,如今沦为奴仆,虽然心中不甘,但是在血的教训面前,都变老实了。
有的人则原本就是高句丽勋贵人家的奴仆,对于换了一个主人,倒是没有那么多的不适应;只不过很羡慕杨洋他们那样能够大口吃肉的日子。
好在今天的肉食足够多,杨洋也很是大方,自己开吃之后,也让仆人们在另外一边吃了起来。
不能一味的惩罚,也要适当的怀柔。
这是发放奴仆之前,薛礼专门召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将士们进行事前培训的时候说到的内容。
对于生产建设兵团的大部分将士来说,他们都没有管理奴仆的经验,也不知道要怎么跟奴仆相处。
“伍长,你放心!要是让我们去搞什么烧水泥、制作蜂窝煤,我们不见得比那些匠人厉害;但是种庄稼的话,这是我们的老本行啊。”
府兵本来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跟农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郑化,攻打辽东城的时候,你可是斩杀了两名高句丽士卒,这一次的赏赐,除了伍长,我们几个就属你最多;我看你最需要的不是自己去干活,而是教一教你家那七八个奴仆怎么干活才对呀。”
“说的也是,这个问题是我们大家都要注意的。种地,光靠我们自己是不行的,家中的女人也好,下面的奴仆也好,都得学会怎么种植水稻,怎么种植大豆,否则空有这么多的良田,却是没有利用起来,那就实在是对不起朝廷的厚爱了。”
杨洋看了看旁边那帮正在争抢着吃野猪肉的奴仆,开始思考着要怎么管理他们。
自家的院子已经初步建好了,接下来几天,给其他兄弟们搭建好木屋之后,就可以考虑开荒的事情了。
好在生产建设兵团这一次几乎分到了所有缴获的牛马,畜力倒是比较充分。
反倒是各种耕犁器械,一时半刻有点不足。
不过,这个情况应该很快就会得到缓解。
因为辽东城的一架曲辕犁,价格是幽州的两倍,长安城的三倍。
政治课本上,马克思可是说的很清楚,资本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只要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会活跃起来。
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如果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会使人不惜甘冒法律的风险;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使人甘愿犯罪,甚至绞首的风险。
来辽东生产、售卖农具,不需要冒法律风险,也不需要犯罪,就可以获得超过百分百的利润,哪个商人会不动心?
所以薛礼跟李宽诉苦说农具涨价很厉害的时候,李宽并没有太在意。
左右不过是一两个月的功夫,农具的价格就会下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一旦等到炼铁作坊能够在辽东生产出钢铁,农具的价格还会进一步的下降。
哪怕是不能达到长安城的水平,也不遑多让。
“伍长,我们几家的院子都挨着建在一起,这样有个照应。不过,我觉得等空闲下来的时候,可以在村子,对,就是我们的新村子里头,挖一个池塘,把旁边溪水引进来,养上一些鱼和鸡鸭鹅。再把道路给平整一下,过个几年,兵团自己的水泥作坊的水泥产量上来之后,我们还能修个简易的水泥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