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6/2214


“属下立马就去安排!”
这明显是扩大百骑司影响力的事情,李忠自然兴高采烈的去执行了。
……
“郎君,那王富贵的态度非常坚决,就是市场价的九折,多一文钱他都不收购;我也确认了,他收购其他家的棉布,确实也是按照这个价格收购的。”
王峰一脸苦涩的站在王杰面前,心中充满了悔恨。
这要是自家的棉花没有那么快的加工成棉布,损失也不会那么大啊。
偏偏自己为了抢占市场,早早的就做了各项安排。
结果却是把自己给搞到坑里去了。
“市价的九折!这市价完全就是他们说了算,九折出售的话,不要说挣钱,我们连棉花种植的利润都被吃掉了。”
王杰脸色非常难看,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
“我看那王富贵定下这么一个收购价格,其实就算准了我们的加工成本,知道按照这个价格来收购,大家基本上都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不至于对楚王府生出太大的恨意。再加上他们又故作大方的把新式的纺织设备售卖给大家,让人哪怕是心中有不满,也说不出口。”
王峰说这话的时候,心中的那个痛就别提了。
整个长安城的棉布铺子,如今都在看太原王氏的笑话。
有这么一个标志性的铺子矗立在那里,大家接受起棉布成品的损失,心中就好受多了。
凡是就怕比较啊。
如果周围的人都吃不饱肚子,那么你每天能有几碗白饭吃,就会觉得很幸福。
但是如果大家都顿顿龙虾鱼翅,那么你每天吃着红烧肉,也觉得索然无味。
“这李宽,实在是太不讲规矩了,哪里有这么掀桌子的?他跟我们一样的价格售卖棉布不好吗?凭借着他们的优异质量,也能卖的比大家都要好啊。现在偏偏搞出这么低的价格,哪怕是他们还能挣钱,也挣不到多少钱啊。”
王杰这个时候,对李宽可谓是痛恨无比。
但是,偏偏他还不敢在外人面前说什么,生怕到时候楚王府不收购他们王记棉布的成品,甚至进一步的搞起价格战,那他王杰的小心脏,那是真的受不了了。
“那个王富贵已经放出话来了,他建议大部分的棉花种植户,就乖乖的种植棉花,至于纺纱的作坊,就专业的做纺纱,制作棉布的作坊一样,大家不要从棉布种植到棉布纺织,什么都搞,那样效率其实一点都不高。分工合作,这样大家才能真正挣到钱。”
“哼!那王富贵让我们不要啥都搞,但是他们楚王府呢?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我太原王氏,偏偏就要从头搞到尾,一定要做出不属于楚王府棉布的产品出来。”
王杰对于自己家族的底蕴,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一次,只是一时不察,马失前蹄了。
只要太原王氏愿意安排家中匠人不断改善纺织工艺,他有信心将成本压缩到楚王府的水平。
毕竟,太原王氏的匠人,可没有楚王府的待遇那么好。
“郎君,楚王府做事一向霸道,但是这一次,我们不同意也不行。这些棉布,在大唐是很难卖出去了。特别是有了《大唐日报》等发行全国的报纸之后,长安城发生的事情,短短几天就会传到各个州府,我们哪怕是紧急把货物运输到其他州县贩卖,也是来不及了。”
王峰倒是有几分眼光,知道这个时候该做什么决定。
当断不了,必受其乱啊。
“卖就卖吧!卖完之后,你就去大唐皇家钱庄借款十万贯,我要用他们钱庄的钱,去继续扩大我们的棉花种植面积。等到明年的时候,看看他们楚王府还能不能那么嚣张!”
王杰虽然很不爽,但还是决定挥泪大甩卖。
观狮山书院机械作坊研究成功了更加先进的纺织机,这个消息被有意无意的散步了出去。
王杰生怕楚王府的棉布铺子再降价,到时候自己就真的亏钱了。
……
蓬莱殿中,李治小心翼翼的给长孙皇后喂着参汤。
作为一个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李治,这几年来除了给大家留下孝顺的印象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印象。
但是,在观狮山书院等学员们眼中,李治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亲王。
他不仅算学水平非常高超,琴棋书画也都样样精通,甚至是格物学知识和医学知识,也比一般的学员要掌握的多一些。
可以说,李治在长安城各个书院的学员那边,口碑非常好。
“阿娘,喝完这碗参汤,您再吃一口抹茶米糕,这是二哥府上最新研制出来的小点心,面包新语都还没有开始售卖呢。”
李治在长孙皇后这里的时候,一般不会跟她说什么沉重的话题。
无非就是聊一聊吃吃喝喝,说一说外面的趣事而已。
“咳咳!”长孙皇后刚喝下一口参汤,就一个咳嗽全部给吐出来了,“雉奴,阿娘喝不下了。现在是不管什么东西,我看到都没有什么胃口,反倒是你,一只比较瘦弱,你要多吃一点。你阿耶忙于国事,也没有什么空管教你,阿娘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以后的时光,你要学会照顾好自己。”
长孙皇后倒是看得很开。
早在六七年前,她就已经体验过一次生死交叉。
不过,几个儿子却是一直让她放不下。
李承乾就不用说了,隔三差五被大臣弹劾,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心中都已经非常的不满。
如果不是长孙皇后一直劝说和开导,估计李世民已经忍不住要另立太子了。
至于李泰,长孙皇后操心的是他跟李承乾的储君之争,这让她感受到了玄武门之变前的气氛。
长孙皇后是绝对不希望大唐皇室再演出一段玄武门的故事出来。
“阿娘,您就安心养病吧,现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各个郎中都非常厉害,不仅孙神医一直在那坐镇,林郎中等人也都是医术高超之人,甚至是太医院的巢医正,也都身手不凡,您肯定会没事的。”
不管心中信不信,李治都只能说一些安慰的话。
“雉奴,你太心善了。身在皇家,心太善是会吃亏的!不过有一点你做的对,你跟宽儿走的近,有他庇护你,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大风浪。不过,你舅舅那边,还是要多走动,阿娘也跟他提过了,让他多照顾照顾你。”
长孙皇后这个样子,很显然是在提前安排后事了。
在她看来,李治这个小儿子,就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需要得到保护。
至于李治是不是真的像她看到的什么事情都不懂,大概就只有李治自己知道。
嗯,可能还得加上李宽。
毕竟,历史上,李治能够当上皇帝,并且顺利的在皇位上待了三十多年,还让大唐的国土面积走上巅峰,必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当然,受到各种神剧的影响,后世很多人对李治的印象都不好。
觉得这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但是,想象一下,他到底是怎么当上太子的,真的是自己什么努力都没有做过吗?
即使真的什么努力都没有,就被馅饼砸中了,那么作为一个朝中没有什么亲信势力的帝王,是怎么从掌控朝中大权的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大权的呢?
李治,比大家想象的要聪明很多。
皇家,就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傻瓜。
“阿娘您放心,我隔三差五都会去舅舅府上走一走,聆听一下舅舅的教诲。”
别看长孙家老是在李宽手中吃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长孙家在大唐的影响力在下降。
恰恰相反,这几年,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其实是一直在增长的,好多官员都是长孙无忌的亲信。
李承乾跟李泰的争储之中,为何显得越来越急躁,就是因为长孙无忌如今已经不再明显的支持他了。
反倒是李泰经常主动的给自己这位大权在握的舅舅送礼,想要得到支持。
不过,长孙无忌觉得李泰有点难以掌控,倒也没有露出非常明显的支持李泰的意思出来。
反正两个人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不管谁当上皇帝,都不会亏待长孙家。
“那就好!你要……”
长孙皇后的话刚说了一半,又被一阵“咳嗽”声给打断了。
只见她面色苍白,身形消瘦,已经没有那种风华绝代的样子了。
“阿娘,您躺下休息一下吧,我就在旁边陪着您。”
李治看到长孙皇后这个样子,心中也是一疼。
说李治孝顺,他确实是真的孝顺。
李世民夫妇对他的疼爱,也是真心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到现在还留他待在大明宫中。
要知道,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没有这个待遇。
也就是一样受宠的兕子,能够一直陪伴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身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