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9/2214


因为李耿说他是为了给大唐百姓寻找高产农作物而出海的,也是为了让李家的地位更加稳固而出海的。
他能说什么呢?
“不,李耿很争气,怎么会不争气呢?长安城中勋贵子弟那么多,大部分都是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就。但是,这几年,不少人都有一些变化。你看玄龄家的二郎,以前是什么模样,现在是什么模样?还有知节的大郎,也是今非昔比。等到李耿从美洲回来之时,朕一定不会吝啬赏赐的。”
东太平洋公司的行动是符合大唐利益的,也是符合李世民这个大股东的利益的,他自然是要表示支持。
再说了,虽然他对李宽口中描述的高产作物将信将疑,但是万一真的有呢?
那大唐就真的可以在他手中变得没有饥饿了。
这可是三皇五帝也没有做到的事情啊。
但凡是一个有追求的帝王,都没法忽略这个诱惑。
“那微臣就替犬子提前谢恩了!”
李忠脸上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这样吧,朕允你一天假,你跟李君羡一起去渭水码头吧,这一别,再相见就要等到明年了。”
“不用了,陛下,微臣昨天在家里已经把给吩咐的东西都吩咐了,今天再过去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再说了,今天去送他们的,应该有不少人,微臣就不去凑热闹了。”
李忠不喜欢那种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的离别。
好在李世民也知道李耿他们这一趟出海的特别之处,再加上君臣两人也不是第一天相识,倒是没有再做那种虚伪的事情。
“你放宽心,东太平洋公司的船只是东海贸易旗下登州造船作坊最新式的大海船。不管是从航速上面还是从船只的大小上面,亦或是航海的稳定性,都不是一般的海船可以比得上的。不客气的说,这些海船是大唐这几年技术发展的集大成者。
再加上一路去美洲,前面一半的路程都是在大唐沿岸或者南洋,没有什么风险,唯一要小心谨慎的就是后面半段路。以宽儿做事的风格,船队肯定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了。”
大家都是当父亲的人,自然很清楚这个时候心中的感受。
“希望美洲真的跟地球仪中标注的一样,希望那里真的有高产的农作物。如果大唐能够获得这种上天赐予的高产作物,哪怕是李耿不能顺利回来,那也是值得的。我等武勋,是大唐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自当也为大唐做一份贡献。”
李忠这话,倒也不算多假。
大唐的武勋阶层是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获利者。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大唐稳定的基石。
只要当今天子不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这些武勋是不会轻易的去造反的。
都已经是统治阶级了,再造反,为了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皇帝的。
“哎,要是皇族里头的子弟也全部有爱卿你这个觉悟就好了。真要说受益者,他们才是大唐最大的受益者,可是你看看……你看看他们干的都是什么事?”
李世民想到前段时间收到权万纪弹劾齐王李祐的事情,心中就一股郁闷。
在想到不争气的李承乾,心里就更是憋屈。
皇室那么多子弟,真正拿得出手的,真的不是很多啊。
特别是下一代!
……
渭水码头,人流如潮。
原本比较空旷的码头,如今都被各种各样的人给挤满了。
有出海船员的亲朋好友,有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有买了东太平洋公司股票的百姓,也有不少是纯粹来凑热闹的。
美洲啊,单单看地球仪,就能感受到它离大唐真的好远好远。
“文兄,此去美洲,还请一路保重!我还期待着你的美洲游记能够早日写成呢。”
码头上面,祝之善也正在给文达明送别。
作为《大唐日报》安排的写手,文达明承当着记录此次出海之行发生的各种事情的任务。
其他报社虽然也想安排写手跟着船队出海,奈何东太平洋公司不接受。
“祝兄,你放心,观狮山书院那么多学员都敢出海,我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楚王殿下为了这一趟出海,也是筹划了许多年。李耿跟李义协更是常年行走在南洋,再说还有东海渔业的精锐水手,这一趟出海,必定是凯旋而归。”
文达明作为一名曾经不得志的文人,心中还是有几分抱负,有几分骨气的。
这次出海机会,还是他主动请缨的跟《大唐日报》的负责人骆宾王争取过来的。
要不是骆宾王的身体不算特别好,估计他都想自己亲自出海。
“嗯,说来我也好想跟你一起去啊。能够见证如此大事,人生无憾矣。”
祝之善这话,倒也算是发自肺腑。
谁没有点追求,没有点抱负呢?
很显然,当船队再次来到渭水码头之时,就是船上的众人功成名就之时。
作为船队里头最专业的写手,到时候文达明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传遍大唐。
指不定一代文豪,就此崛起呢。
……
“怀英,二哥不让你跟着出海,也是为了你好!你真要是想去闯一闯,我倒是觉得可以先去倭国或者南高句丽看一看,那样花费的时间会少很多。”
兕子今天也跟狄仁杰等人来到了渭水码头。
已经慢慢的从长孙皇后去世的阴影之中走出来的兕子,脸上有了几分血色。
一直以来,兕子的身体都不算很好,虽然有孙思邈和李宽一起帮忙调理,但是跟房遗玉他们比起来,身子骨差远了。
“哎,整个观狮山书院,论游泳的话,根本就没有人比得上我。那么多学长学弟都跟着出海了,师父却是不让我跟着去,这让其他船员怎么想呢。”
狄仁杰对于李宽不让自己跟着去美洲之事,可谓是耿耿于怀。
作为一名心怀天下的年轻人,狄仁杰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过的轰轰烈烈、名垂千古的。
“不一样,二哥虽然已经收了四名弟子,但是看得出来,他是想把你当成是衣钵传人来对待。如今你才十四岁,他怎么可能同意你去美洲呢?那可是一帆风顺的情况下,坐船也要坐大半年的地方。但凡是碰到一点意外,后果都不堪设想。”
兕子跟狄仁杰的关系比较特别。
要不是长孙皇后在去年离去,很可能今年春天李宽已经做主向李世民求亲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李宽这个做师父的,完全可以替狄仁杰做婚事上的主。
“师父的好意,我自然知道,不过我就是有点不甘心!现在也只能跟你说的那样,先去倭国看一看了,看看师父十年前就征服了的地方,到底跟我们大唐有什么不一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的。现在朝中百官也好,天下百姓也好,对于番邦属国的人员,完全是看不上。
就连长安城里的乞丐也觉得自己比那些人高贵;这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我们大唐作为天朝上国,自然要有充分的自信。但是自信不等于就可以对别人一无所知,就可以什么外面的事情都不去了解。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趁着年轻,多去海外走一走,多去大唐各地走一走。”
兕子听了狄仁杰的这话,也很是无语。
跟狄仁杰不同,她是对离开长安城,离开大唐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不过,男儿志在四方,她倒是也支持狄仁杰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你去趁着二哥现在同意你去南高句丽和倭国的时候,赶紧行动了。指不定过个几天,二哥就不让你走了!”
“那……那我跟他们一起走?”
狄仁杰这话一出口,脸上也有点不好意思,然后赶紧补了一句,“李耿他们肯定是不肯带着我一起去登州的,我还是明天再出发吧。”
……
大唐股票交易所。
伴随着东太平洋公司旗下的船队的启程,公司的股票居然开始小幅度的往上涨了涨。
不少去了渭水码头看人脑的商家,都感受到了李宽的对船队的重视。
“东家,你今天不去渭水码头,来这股票交易所干什么?”
杨东跟在杨本满身后,进了大堂股票交易所。
一如往日,这里的人并不多,少数的人员也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窗口面前交谈着。
“昨天,府上安排去登州打听消息的伙计已经回来了,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这次给李耿他们准备的船只,单艘造价据说高达十万贯,使用了大量上等的木材。并且还配备了军中最先进的床弩和弓弩。楚王殿下这一次安排人去美洲,绝对是认真的。”
杨本满没有直接回答杨东的问话,而是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楚王殿下自然是认真的!美洲这个地方,他提出来已经好几年了,新华书店的地球仪,都已经卖出去至少一万个了。”
“居然楚王殿下如此兴师动众,那么美洲有高产农作物,船队顺利把这些农作物找回来的可能性就非常的高。这也就是意味着东太平洋公司的价值,应该比大家想象的要高很多。不说其他的,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一艘还穿的造价居然要十万贯?不说其他的,单单这三艘海船的价值,就快赶上现在的股票价值了。”
杨本满了解的海船价格,自然跟东海渔业实际制造成本有差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