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2214


“李君羡,你亲自去建福门拿下李安俨,然后加强戒备,避免有人铤而走险!李忠,你立马去通知程知节、尉迟恭、秦琼、李靖等人,让他们亲自带人围住东宫和陈国公府邸,任何人胆敢擅自闯出,杀无赦!兰和,你再安排人通知无忌、玄龄等人来宣政殿议事!”
李世民脸色惨白,但是却还算镇定的开始布置了起来。
作为十几岁就开始征战沙场的老将,李世民是见惯了大场面的。
如果叛乱的人不时李承乾,他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造反,都不会成功的。
大唐如今正处于国力不断上升,勋贵百姓的生活都在变好的阶段,任何人想要谋反,都很难成功。
华夏的百姓,只要吃得饱饭,就会是世界上最好的百姓。
相反的,如果活不下去了,那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了。
所以,封建社会才会有民以食为天这句话。
事实上,放在后世,这句话也没有错。
只不过大家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饿肚子的感觉了,不知道吃不饱饭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世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其实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对于社会稳定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刘爱卿,你再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跟朕说一说!”
安排了一番之后,李世民才有心情认真的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陛下,情况是这样的……”
很快的,刘德威就将燕弘信招供出纥干承基,然后纥干承基招供出李承乾谋反的事情给说明了一遍。
就刘德威目前掌握的信息,其实也非常有限。
单单狄仁杰怎么有本事让纥干承基开口说李承乾谋反的事情,就让他很是困惑。
正常来说,纥干承基哪怕是承认自己跟齐王叛乱有牵连,也不敢把李承乾叛乱的事情给供出来啊。
这两事情,性质完全不同!
“这么说,燕弘信也好,纥干承基也好,都是那个狄仁杰审出来的?”
刘德威讲解的过程,自然不可能把狄仁杰和卢照邻两师兄弟给漏掉,所以李世民很纳闷的发现这件案子爆发的关键原因,居然是狄仁杰出人意料的敲开了纥干承基的嘴。
“是的!说起来,那个狄仁杰真的是大才,微臣审理了好几天,燕弘信都没有开口,而他只是花了几分钟时间,就拿下了燕弘信。同样的,那个纥干承基,微臣是想都没有想到他会招供出这些消息!”
刘德威忍不住夸赞了一番狄仁杰。
这个时候,他不需要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多分润一些出去,才是更加安全的做法。
谁知道李世民会不会迁怒于自己?
要知道,这个消息一出来,就意味着李世民和李承乾维持了二十几年的父子之情,也维持不下去了。
“到时候东宫的那些案犯,也让狄仁杰参与审理,朕倒是想要看一看,这个狄仁杰是不是真的审案水平那么高!”
李世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丝怀疑。
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巧了吧?
怎么狄仁杰这么一个从来没有在刑部干过的年轻人,就轻而易举的撬开了纥干承基的嘴,搞出了太子谋反的大案?
那狄仁杰可是李宽的人啊!
虽然李世民现在非常看重李宽,但是一旦牵连到皇位,什么看重,什么喜爱都要靠边站!
……
“太子殿下,不可以啊!只要你不走出这一步,一切都还有机会!”
东宫之中发生的变化,太子妃苏氏自然是看在眼中。
虽然她之前就感受到了一些不对劲,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李承乾会走到这一步。
“让开!纥干承基那个畜生都已经把孤招供出来了,父皇很快就要知道消息了,我要是再不动手,一切就晚了!”
李承乾面露狰狞的推开了苏氏,亲自带着贺兰楚石等一帮人,开始召集东宫护卫,并将库房里储藏的弓弩全部都搬了出来。
“大明宫防守森严,长安城还有那么多军中老将,现在围攻大明宫,是不可能成功的!”
苏氏虽然被推到在地上,头发都散开来了,但是却忍不住继续大声劝说。
作为官宦家庭出身的女子,苏氏太清楚李承乾这样做的后果了。
谋反啊!
历朝历代,有哪个谋反的失败者有好下场的?
“陛下身边小人当道,孤现在也是迫不得已要清君侧,诸位将士都是东宫精锐,大唐的社稷江山,就拜托大家了!今天,胜败在此一举,倘若顺利攻入大明宫,孤定有厚赐!什么国公、侯爵,什么将军、校尉,统统都有!”
李承乾并不擅长这种临场演讲,但是要手下的人卖命,他总该站出来说几句话。
“兵贵神速,太子殿下,我们赶紧出发,朝中大臣如今都应该还在大明宫中,到时候正好一网打尽!”
贺兰楚石脸上很是着急,现在这种情况下急匆匆的起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要是继续等下去,到时候就什么都晚了。
他很清楚纥干承基掌握的信息有多深,一旦李世民反应过来,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兄弟们!成王败寇,荣华富贵就在大家眼前,跟我杀!”
冯孝约作为东宫千牛备身,拔出腰刀,带着一帮人开始往东宫宫门口跑去。
建福门有人接应,根本不需要什么攻城器械。
事实上,哪怕是需要,他们一时半刻也拿不出来。
因为这些东西,压根就还没有准备好。
“不好了,尉迟将军带兵把东宫包围了!”
冯孝约刚刚带着一帮人往外冲去,就将几名护卫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
“哐当!”
冯孝约手上一哆嗦,腰刀直接掉在了地上。
而站在高台上还没来得及下来的李承乾,更是直接瘫坐在地上。
父皇的动作怎么这么快?
难道他一直都不相信自己?
东宫里头一直都有百骑司的密探?
难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奉陛下口谕,东宫之中,所有人等不需外出,否则杀无赦!”
尉迟恭全身披甲,骑在一匹骏马上面进入了东宫大门。
而当他看到里面的情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看来太子准备谋反的事情,是确凿无疑了。
自己要是晚点过来,指不定东宫的人马都已经杀向大明宫了。
那个影响就是在太恶劣了。
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
贞观年间,史书上有名有姓留下来的大人物,普遍都不是普通百姓出生,侯君集也不例外。
他的祖父在北周时期就是刺史,相当于是现在的部级干部了。
而李渊太原起兵创建大唐之后,侯君集算是第一拨加入秦王府的人员,成为了李世民麾下一员得力干将。
虽然他的功劳跟李靖、秦琼等人没法比,但是也在平定突厥之中立下战功,并且还灭了高昌。
甚至李世民登基之后,首次封赏的五个国公之中,就有他的名字。
而其他四个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和杜如晦。
哪怕是李靖、程咬金、李绩、秦琼等猛人,都是比侯君集晚一段时间成为大唐国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