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611

  虽然他们一家不像是蒙重一家那般忠心耿耿,在自己登临君位之后便告老还乡。
  但是他相信,在咸国危难之际,蒙家一定会站在咸国这一方。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蒙家之中,蒙毅确实收到了一副来自秦国的书信。
  寄信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的知交好友之一的沮授。
第160章
庞统与咸十二斗法
  却说秦军汇合之后,从公孙瓒口中得知了咸十二的存在,又向他详细了解了咸十二的生平之后,秦牧果断的将整个秦国军队的指挥都交给了庞统。
  对方的统帅与智力绝对不是现在的秦牧自己可以应对的,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庞统的身上。
  庞统的文韬很高,已经达到了人间的极致,再加上他破策与凤雏的双特性,咸十二绝对无法算计到他,秦牧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会属于秦国。
  在掌握了大军的指挥权之后,庞统便毫不犹豫的开始下达了自己的指令。
  他再一次采取了秦国攻破上咸城的计策,但还没等他的土丘堆积建造完成,在咸国城墙之上便已经竖起来了一排排的木板。
  这些木板的外面包裹着兽皮,看上去防御力并不高,但实际上秦人的箭矢根本无法射穿。
  而后庞统开始挖掘地道,但他方才令人挖了一半,便径直放弃了继续挖掘的想法。
  他敏锐的洞察到了城内的动静,咸十二也同样在城内挖地道。
  等他们的地道挖到城墙下的时候,最终难免会在地道中与咸国交战。
  虽然秦人并不惧咸人,但这无疑已经失去了先机。
  同样的招数既然无效,那么庞统便使出了另外的招数。
  他命人放归了俘虏的咸人,告诉他们谁如果能够打开城门,便可以成为秦国的将军。
  三日之后,庞统收到了约定的书信,相约在三更时分洞开南门。
  但是庞统只是看了那封书信,而后便直接将它烧毁。
  那是咸十二命人递给秦人的假消息,但是手底下的人却是露出了破绽。
  咸国的士兵贫困,又怎么可能用绢布作为信件。
  但是庞统还是准备将计就计,于是他命乐毅为将,又让张飞,许褚与夏侯惇潜伏在士卒之中。
  公孙瓒与赵云黄忠远远吊在身后,随时准备在城门洞开的时候迅速率领骑兵破阵杀入城中。
  咸十二潜藏在暗处,眼看着手底下的士卒将要如约打开城门的时候,他却是突然下令阻拦了下来。
  眼看着城门开了一条缝,又突然紧紧的关上,庞统便知事不可为,急忙鸣金收兵。
  随着鸣金之声响起,城头上的箭矢顿如雨下。
  而秦人也早有准备,虽然损失在所难免,却终究是没有重大伤亡。
  白马义从呼啸而过,奔马之中骑射出手中的箭矢,到也在混乱与黑暗中射杀了不少咸人。
  两拨人谁也没有占到便宜,但不论是咸十二还是庞统都已经失去了平日里的从容不迫。
  他们都对对方倍感压力,随后天开始下起了雨。
  秦军躲在帐篷中避雨,咸十二麾下的3000人马却是悄悄趁着雨色出了北门。
  大雨连绵的数日,天一直不曾见晴。
  正在帐篷外观察雨水的庞统却是突然大惊,他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军离开营地。
  并没有任何的解释,就在众将领犹豫的时候,秦牧却是毫不犹豫的率先离开了避雨的大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了庞统。
  大雨淋的秦牧身形一颤,而后三军齐出,被庞统指挥撤退到了高处。
  庞统望着远处的咸城,而后当即下令砍伐竹木开始制作木筏。
  傍晚时分,正在雨中赶制木筏的秦人听到了轰隆之声。
  “什么声音?”
  伴随着秦人的疑惑,汹涌澎湃的河水,向着他们之前扎营的低洼处怒吼而至。
  大水将秦人遗留的营寨冲刷得一干二净。
  同样也将所有秦人心底的怨念洗去。
  在所有人都心有余悸的时候,也让秦人对于庞统越发的信任。
  等到水势稍缓,庞统便命人乘竹筏渡水直上水流的源头。
  方才蓄水决堤的咸人还没来得及跑出太远,而后便径直被秦人好一通杀戮。
  三千咸人士卒损伤大半,最终只有寥寥数百人回到了咸城之中。
  望着溃败的咸国士卒,咸十二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军之中亦有高人,且对方的洞察力极为惊人,见招拆招,将计就计。
  接下来他已经放弃了继续出招的想法,便令人召集城中贵族大户的护卫家丁,硬生生的凑齐了5万人。
  不能依靠计策获胜的情况下,秦国与咸国之间便只能比拼耐心。
  只要咸国自己不内乱,秦人根本不敢与咸国硬碰硬。
  不然就算秦人击败了咸国,手中染满了咸人鲜血的秦人,又如何统治这一片土地?
  秦国立足不足一年,其粮食等后勤都是靠着曾经羌族部落的底蕴和积蓄还有半年来的贸易所得。
  咸立国百年,底蕴积蓄远厚于秦国,只需拖延数月,秦军必定不战自退。
  而伴随着咸十二的沉寂,庞统在面对不断加厚城墙,甚至还封死城门准备与秦国展开持久战的咸城,同样变得有些不知该如何下口。
  时间渐渐推移,转眼之间便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秦人的春耕已经结束,但是后勤粮草也确实是开始吃紧了起来。
  咸国被围困这么久的时间,国人百姓也同样是难活。
  此时把控着整个咸城的咸十二下令开仓放粮,一时间整个咸城都开始夸耀起了咸十二的仁德。
  但伴随着咸十二在民间地位越发的崇高,咸国君对于咸十二的忌惮却是更深了三分。
  眼看着时机已经成熟,蒙毅便准备出门前往国君府邸。
  就在他准备出门的时候,蒙恬却是拦住了他的去路。
  “大兄——”
  二人虽是亲兄弟,但是在面对秦咸两国这一件事情上却是各有分歧。
  蒙恬作为武将,一心想要保卫咸国。
  蒙毅文武双全,看待事物的眼光确实要胜过蒙恬一些。
  他更加看重咸国百姓是否安乐,也更加看重国君是否贤明。
  咸国君现在虽然重用他们兄弟二人,但是蒙毅却根本看不上咸国君。
  他更加看好沮授书信中提及的秦国,不论是秦国的奴役制度还是秦国的改革,都是现在的咸国所不曾拥有的。
  他非常想要见一见那个被沮丧惊为天人的秦国君,也想要如同沮授书信中所说一般,在秦国建立万世不朽之伟业。
第161章
蒙毅离间咸国君
  “二弟,你准备去哪儿?”蒙恬面色凝重的开口发问。
  “大哥,你怎会不知道我的去处,何故明知故问?”
  蒙毅摇了摇头,然后向前迈出了一步,双手合十,而后躬身一礼。
  蒙恬的眼神中浮现出了几分复杂之色,而后有些幽怨的说道:“二弟,你可知你这一步跨出,便是将我蒙家百年声誉毁于一旦!”
  “若是咸国君当真贤明,重兄怎么会甘心留在上咸城等死?若是咸国君真有人主之相,又岂会中了我这小小离间之计。
  大哥,不论是为了重兄,还是为了咸国这数十万的百姓,亦或者是为了我蒙家的未来,今日你都不得拦我。”
  蒙毅的话音落下,然后便要向门外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