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11

  这4000人的队伍中大多数都是妇女孩童,只有几百人的青壮年,此时的他们都眼巴巴的盯着秦牧,生怕这个秦人的君主会下令将他们斩尽杀绝。
  接下来,秦牧将要面临着人生中极大的一场抉择。
  在了解到了秦人对羌人碾压似的硬核之后,秦牧便已经失去了继续使用攻心手段的兴趣。
  所以此时的他,有些艰难的抉择着该如何处置这些羌人。
  老秦人的做法是通通杀了,但秦牧却并不能这么干,因为秦想要要壮大的话,是脱不开人口基数的。
  虽然妇孺偏多,但这个时代的女性身体都普遍强健,可以在草原上牧牛牧羊,也可以让她们学习汉人的文化耕种。
  真正让秦牧犹豫的是制度的问题,奴隶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她们并不忠心,如果有机会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咬上秦人一口。
  所以采取高压制度的奴隶制,来消磨他们的意志,在高强度的劳作下,这些羌人的奴隶们会疲于奔命,之后便会逐渐的忘记自己的过去,同时忘记仇恨。
  第2代,第3代便会逐渐的适应自己奴隶的身份,同时学会秦人的文字与语音,最终被秦人同化。
  但是秦牧却是一个后代人,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奴隶制无疑是一件极为辱没人权的事情。
  就像是后世中的小说中如果出现,都极大的可能会被圣母婊们喷个狗血淋头。
  但如果赋予他们平等公民的权益,便要赋予他们生存的土壤,那拥护他的亲人们又该如何去想呢?
  要知道现如今的秦国可是一穷二白,秦牧根本无从封赏秦人。
  于是又一张羊皮被秦牧用炭笔写写画画了起来。
  他写的乃是自己经过改善,适用于秦国的奴隶制度,更准确的应该说是秦国的奴隶法。
  在这奴隶法中,逃亡的奴隶和造反的奴隶将会被杀死。
  为了震慑他们,甚至只要是有一个奴隶逃亡,与这个奴隶有着关系的其他奴隶也要受到各种大小不等的刑罚。
  而奴隶又被秦牧分为了三等,一等奴隶是不通秦人语言的下奴。
  他们只能吃主人剩下来的食物,不能享受耕种放牧获得的收益,所有的一切都是主人的,而主人享有下奴的所有权,除了不能直接杀死和残疾他们外,可以对他们做任何事情。
  但是下等奴隶如果努力学习秦人的文化,精通秦人的文字或者秦人的语音,便可以申请考试,文化考试通过后的奴隶可以成为中奴。
  中奴不再为个人的奴隶,他们属于秦国的公室,也就是为秦牧所有。
  他们可以选择成为牧民,农民,矿工等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付出同样没有报酬,但可以吃饱饭,并且会获得固定的休息时间。
  另外,他们还可以拥有参军的权利。
  从事生产职业十年没有造反倾向,也没有被造反的奴隶牵连的中奴,还有参军割下敌人一颗头颅的中奴可以成为上奴。
  而上奴拥有与秦国国人通婚的权利,他们生下来的孩子享受国人的身份,并且被秦国的律法保护,可以拥有私人财产。
  他们可以选择成为秦国的佣农,收益的七成归秦国的公室,而秦国的公室供给他们吃穿。
  积攒到了足够的财富可以购买土地,而获得土地之后的他们,可以成为秦国的国人。
  同样的,也有参军的上奴可以依靠两颗人头换取土地的封赏,从而拥有成为国人的权利。
  秦人的身份都是世袭的,总体说来,除了下奴是被完全剥削的阶层外,其他等级的奴隶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权。
  至于下奴的人权,秦牧便只能用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来回应了,谁叫这些人连秦国话都不会说的?
  而就算是语音能力薄弱了些,那学一学秦人的文字总不会有错吧?
  要知道,秦牧对于奴隶主同样有激励制度,但凡让自己的一个奴隶通过考试成为中奴,奴隶主便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奖励。
  一个奴隶制的雏形正在形成,而秦牧写下的这一份羊皮卷使用的乃是后世的简体字,也是秦牧准备在秦国推行的文字。
  而秦牧关于奴隶制的羊皮卷,又被后世尊奉为秦君书(卷二)。
第17章
羌部落的诸夏人
  如何处置这些奴隶既定,但接下来要如何看管,却是让秦牧开始为难了起来。
  秦国的壮丁不多,国人大多已经进去了军营。
  此时秦阳城中妇孺居多,就算是有男丁,也是身有残疾或者说是体弱多病的老者。
  他们根本无法看押这么多的奴隶,于是秦牧开始为难了起来。
  秦人中有劫掠过羌族女子为妻的,对于羌族的言语也初通几分,无奈之下的秦牧,只好让他们先去宣传秦国的奴役制度。
  当然其中更多的是宣传他们如何提高自己身份地位,如何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一个秦人,同时向他们宣传秦人可以享受的诸多福利。
  当然这些口中的福利都是秦牧杜撰的,虽然是他将来要实现的目标。
  现如今的秦国实在是过于贫瘠,如果不是劫掠了羌人,可能秦人连饭都吃不上了。
  但是羌人们却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秦人很强大,只是几百人便击溃了3000人的羌人勇士。
  听说秦人总数也有1万人,那按照他们部落10抽其3的男丁概率,这样凶猛的秦人竟然有三千多。
  这个可怕的数字吓得单纯的羌人腿都软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造反。
  至少在羌族其他部落的军队杀来之前,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
  并且从宣传之中得知,就算是秦国的奴隶,生命也会得到秦国君的保障。
  秦人不会随意的残杀他们,这让那些即将成为奴隶的羌人们心底的大石落下。
  羌族并没有奴隶制,还处于奴隶制前身的部落制,部落之间时常兼并,不是你吞并了我,就是我吞并了你。
  在他们想来,作为一个羌族部落的子民是干活儿,做一个秦人的奴隶也是干活。
  除了与统治者言语不通外,其中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说要提升地位需要学习秦人的言语和文字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身份地位什么的,也只有那些曾经在部落里有着一官半职或显赫出身的才会去思考。
  所以关于奴隶的晋升制度,对于现在的羌人来说,完全就是多余的。
  两场大胜让秦人收获的也很多,牛羊无数,一人更是配上了一匹战马。
  然后秦牧让他们开始选择,每一个奴隶顶一头牛或者两头羊。
  如果选择奴隶,只能够分到一头牛或者两头羊,如果不要奴隶,这每人可以分到两头牛或4只羊。
  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牛羊,只有极个别单身的秦人选择了漂亮的羌族少女作为奴隶。
  战争是残酷的,且种族的繁衍也是残酷的。
  这些只是羌人,非我族类。
  所以秦牧并没有赋予她们人权以及选择的机会,不论旁人如何来看待这件事情。
  老秦人的人口只有1万多,如果还要像选美一般去相亲,那不知何年何月种族才能壮大,人口才能增长?
  血脉传承是诸夏各国之民刻在骨子里的思想,就算是到了别国为卿,在执政时偏袒自己的国家,国君都不会因此而治罪。
  所以秦国最坚实的拥磊永远是这群传承自秦氏先祖的血脉。
  随着宣传渐入人心,秦牧已经准备命人押送这些羌人回转秦阳城的时候,王猛却是突然前来禀报。
  “君上,奴隶中有一些人懂得诸夏语,他们希望您能够安排他考试。”
  听到了王猛的禀告,秦牧当即一愣,而后问答:“羌人之中竟有熟悉我诸夏之语者?”
  他的言语之中尽是疑惑与不解,但很快的王猛便解答了他的疑问。
  “国君,这一些人自称是庸国的子民,在庸国战乱之时逃亡到了西北,结果被羌人俘虏后吞并。”
  “羌人部落中,竟然有诸夏之人?”
  秦牧满脸的疑惑,而后向着王猛下令道:“去吧,将他们带进来。”
  王猛得令之后,便径直转身出了营帐。
  少顷,便有二十多名羌族服饰的男子走了进来。
  他们恭恭敬敬的向着秦牧施了一礼,却正是诸夏之礼。
  秦牧盯着他们打量了许久,而后方才开口道:“看你们的相貌都是诸夏之人,为何会流落在羌人的部落?”
  他方才开口发问,便有一名男子越众而出。
  他30来岁,蓄着短须,发鬓有些凌乱,但满头长发也扎了个发髻,然后用树枝别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