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611

  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现如今孙武亲自训练的三万亲军已卓有成效。
  口中喊着人心的口号,他们一步步上前逼得楚军节节败退。
  就算是刀刃劈砍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也不会砸一下眉头,反而是面色坚毅的回敬他们一刀。
  这样的强悍姿态,顿时就让本就怯战的楚军士气大跌。
  “不要乱,都给本将军上,顶住他们——”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楚军的士卒总感觉他们将军的呼唤之声越来越远。
  当他们已经完全听不到将军的呐喊之声时,个别人回头看去,早已不见了将军的踪迹。
  也就在他们愣神的时候,吴越的联军便会夺去他们的生命。
  楚人士卒反应了过来,他们的将军又一次率先跑了。
  这已经见怪不怪了,主人的士卒们开始大喊大叫了起来。
  “将军死了,快跑呀——”
  也不知是谁率先开口,一时间整个楚国中军前锋都沸腾了起来。
第237章
楚王的落寞
  楚国的大军败退,八十万大军折损过半,却并没有对吴越的联军造成多大的损失。
  这一战不单单是歼灭了楚国的40万有生力量,也同样的粉碎了楚国所有的信心。
  “怎么可能——”
  手中捧着前线的战报,楚王狠狠的将竹简甩在了地下。
  范贤面色平静的走上前来,伸手从地上捡起竹简。
  他缓缓地皱起了眉头开始沉思,良久之后,范贤摇了摇头说道:“大王,令子重严防死守吧!”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楚王熊壁的脸上露出了愤怒之色。
  “屈氏还是不愿意出兵吗?”
  伴随着熊壁的话音落下,一旁的范贤微微摇了摇头。
  “屈氏手中的四十万大军,乃是拱卫郢都最后的一支精锐,如果此时调动,郢都恐为周秦所趁——”
  若是楚王得势,范贤是绝不会这般劝谏于他的,但是现如今的楚王已经接连遭受挫败,那么便正是他范贤重掌楚国大局之时了。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楚王皱眉问道:“范爱卿以为寡人当如何?”
  范贤微微点了点头,向着楚王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而后方才侃侃而谈道:“而今之计,不过两策。其一为割让楚西之地于秦国,削王爵以顺天子。使楚西与楚北安然无虞,而后举国之兵,以讨吴越。”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楚王的眉头一皱,而后摇头道:“孤既称王,又如何能再称臣,此计不妥。”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之后,范贤也是了然的点了点头。
  “如果能对我楚国用兵,所倚仗的不过是越国的助力,秦国能对我楚国造成威胁,不过是因为赵魏韩三国的罢兵。
  如大王不愿意削爵称臣,可以远交赵魏韩牵制秦国与周国,西联合巴蜀夹击楚西。东面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游说越国君。”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楚王的眉头便是一皱,而后问道:“如此行事,我楚国如何再称霸于诸侯?”
  范贤微微一愣,而后看了一眼楚王熊壁,口中缓缓道:“王欲霸天下,必须有独战天下的实力。我楚国虽强,却始终强不过诸国联军。
  为楚国百年基业,臣请大王暂略称霸诸侯之事——”
  楚王的眉头紧锁,盯着范贤打量了许久之后,方才叹了一口气道:“便都全权交给范爱卿吧。”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楚王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疲态。
  他终究是有些老了,随着楚国霸业的凋零,他也不再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楚王。
  缺少了那一股精气神,他整个人都变得疲惫了起来。
  范闲恭恭敬敬地离开了,时隔半年之久,他终于再一次重掌楚国的大权。
  他并没有生出异心,因为他非常的清楚,作为一国君室将要背负的东西。
  他范氏只需要立于王佐之前即可,至于谁坐王位,只要不与他唱反调的皆可。
  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楚王对范贤百分百的信任。
  也正是因为如此,楚国方才能够有曾经的强盛。
第238章
楚国范贤掌权
  重掌楚国大权之后的范贤连夜展开了自己的计划,他寻来了在楚国颇具声望的伍氏兄弟,让他们兄弟二人分别出使吴国与越国。
  兄弟二人之中,哥哥伍尚被派遣到了吴国,弟弟伍员被遣往越国。
  刚才收到命令的兄弟二人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对于这一条命令疑虑很大。
  出使吴越两国明显便是为了离间,但不论是吴国还是越国,其中任何一个人失败最终的下场都会是身首异处。
  “大哥,范贤此举,恐怕是包藏祸心——”
  不得不说,这伍子胥确实是有够悲剧的,在历史上因为某个奸臣的缘故被害得阖家受难。
  而在这个世界的伍子胥又因为自己的贤名被范贤盯上了。
  “二弟,范大夫为我楚国之兴盛费心竭力。此举定有深意,莫要胡思乱想。”
  伍尚是一个实在人,哪怕是明知道是被派去送死,但他还是没有丝毫的迟疑。
  因为现如今的楚国已经陷入了危难之中,他早就想要为楚国做一些事情,但可恨自己文不能执政,武不能安国。
  论才华,比起自己的弟弟伍员来说,可谓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吴越两国之中,吴国无疑更加危险一些,越国虽然地处偏远,但经过他与自己弟弟的多次推演,早就有了一套说服越国的说辞。
  但是吴国此时,与楚国之争占据优势,万万没有与楚国休战的道理。
  故而眼看着伍尚已经决心出使,伍员便径直开口说道:“大哥性情耿直,此次前往吴国,十死而无生也,不如大哥前往越国,以利害说之。小弟代大哥前往吴国。”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伍尚的眉头便是一皱,也就在他准备开口说话之时,伍员一把按住伍尚的肩膀道:“小弟无能,却也有几分口才。若是小弟遭逢不幸,尚有大哥与侄儿可以传承伍家,但若是大哥遭逢不幸,我那侄儿又该何去何从?”
  伍尚还欲再言,伍员便已开口道:“难道大哥希望侄儿自幼便失去父亲吗?”
  最终伍尚犹豫的问道:“二弟当真有把握,能够全身而退?”
  伍员点了点头,口中回应道:“至少有六成的把握。”
  伍尚沉默了良久,最终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不论是伍员还是伍尚前往吴国,最终都是凶多吉少。
  然而按照范贤的谋划,此行又必须是要有两个人同时出使两国。
  最终只需要有使者抵达两国,根本不需要最终说服两国的国君,吴越的联军便再也无法做到亲密无间。
  两国之间有血海深仇,之所以能够和睦共处还是因为唇亡齿寒。
  楚国已经无力吞并两国,如果楚国偷偷与对方签订了联盟协议,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又该如何?
  这是两个国家都不能够承担的风险,所以伴随着使者出发。
  两国的联军最终势必不攻自破,范贤便在也没有担忧过楚东的局势。
  随后他便将目光放到了楚西之地,这原本不过是一场无足轻重的造反而已,但万万没有想到结果竟然是引起了这般巨大的恶果。
第239章
秦鹰锐士旗
  1000名白耳精兵在陈到的率领下赶到了楚西的的白起军中大营。
  前来迎接的是白起与商鞅,小吕布太史慈与年龄更幼小的荀彧三人根本就不敢出来见陈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