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611

  秦牧本来是准备命人去传唤卫鞅,但是楚西之地目前,又确实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去替代卫鞅,所以他方才拖延了下来。
  而今商鞅主动的来到了咸阳,秦牧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是颇为惊讶。
  他却是有些担心这个到手的变法好手是来向自己辞行。
  故而秦牧方才心急火燎的跑来迎接卫鞅。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迎接卫鞅,可谓是给足了卫鞅颜面,等到将卫鞅带回秦国公府的时候,秦牧还为他准备了高官厚爵,以及在咸阳城中的良宅。
  卫鞅被秦牧这一招打得措手不及,而刚刚准备招揽卫鞅的屈原更是被秦牧恶心得不行。
  他刚刚才暗示秦牧亏待卫鞅,对他并不看重。
  然后秦牧便亲自出城来迎接卫鞅,并且他细看之下,发现秦牧竟然只穿了一只靴子。
  这可就让屈原颇为震惊了。
  “秦国君之前并不知道卫鞅要来?”
  他的心底骤然生出了这样的想法,而后便眼睁睁的看着秦牧拉着推脱不过的卫鞅一同上的车。
  看着满脸局促的卫鞅,就算是屈原也忍不住生出了几分羡慕之色。
  他在楚国的身份地位也很高,楚王对他也是极为看重。
  但是楚王从来也没有与他有同车而行的举动,始终对他保持着一个上位者的姿态。
  之前他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君君臣臣,总该是要有一个上下尊卑。
  但是当他看到秦牧之后,却是突然有些羡慕起了卫鞅来。
  眼睁睁的看着秦牧的马车离去,陈到向着他拱了拱手,小吕布冲着他吐了吐舌头。
  他有些感叹的说道:“秦国君待卫鞅极厚啊——”
  却不想他的话音方才落下,一旁的一名商贾却是酸溜溜的说道:“卫鞅这算什么?想当年我们楚国的庞统大人入秦的时候,国君亲自为他驾车——”
  屈原微微一愣,后问道:“楚国的庞统?”
  那商贾仿佛是察觉到了什么,而后四下张望了一眼,方才小心翼翼的向着屈原解释道:“大人,看在同是楚人的份上,我便与你说道说道。”
  而后这商贾便口若悬河的将当初秦牧在秦阳城外迎接庞统,亲自为他驾车的场景描述了一番。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还没有等屈原流露出自己的感叹之声,一旁的另外一名商贾便不屑地说道:“你这算什么?知道咱们掌管西北如今的丞相是谁吗?那可是国君三次登门拜访,方才亲自请出来的咸国名士。
  他为国君牧守西北,将整个秦西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咱们现在做交易的粮票,都是从秦西之地流传出来的呢——”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那率先开口的商贾明显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明明是我们楚国出身的庞大人居功至伟,帮助国君出谋献策,先平咸国,再破魏韩,而今帮助国君治理秦国,那才是我秦国国君之下的第一人。”
  仿佛是涉及到了自己的偶像,那楚人商贾也顾不得与屈原谈话,当即便与对方争论了起来。
  眼看着二人便要吵架的时候,一旁的另外一名同样是商贾打扮的燕国人开口道:“哎呀,你们就不要争论了!不论是诸葛大人还是庞统大人,都是我秦国的丞相呀!
  现如今这两位一个是文相,一个是武相,一位被国君称为卧龙,国君称为凤雏。
  可见在国君的心目中,两位大人的地位与能力都是相等的。”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这二人彼此对视了一眼,而后各自冷哼了一声。
  “凤雏,庞统?”
  屈原紧皱起自己的眉头,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在楚国还有这样一位大才。
  他的心底油然而生出了几分愤慨,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竟然会从楚国流失,然后被秦国君捡一个便宜。
  但同时他又回想起了二人谈话中秦君驾车与咸府三顾,心底对于秦牧又更加好奇了三分。
第339章
卫鞅之请
  一路上卫鞅的心底都非常的忐忑,对于秦牧高规格的待遇,他的内心有些诚惶诚恐。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并不是一个秦国的臣子,甚至是在秦牧迎接他之前,也从来没有将秦牧当做国君看待。
  但是秦牧很显然的没有这份自觉,他与卫鞅的相处之中,便时常以爱卿称之。
  当他发现卫鞅的忠诚一栏中,有卫,周,秦,三个国家,并且三个国家分别占比30%多的时候,他就知道卫鞅属于心意未定的那一类臣子。
  秦牧有意的带着卫鞅在秦国的繁华地带绕了一圈,并且带着他参观了一些正在新建的施工地。
  望着井然有序的秦国,卫鞅回想起自己在卫国与楚国之时的所见所闻,不由得心生出了几分崇敬。
  在卫国的街头有各种各样的乞丐,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生活不下去的流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好吃懒做的闲汉。
  普通人根本分不清楚他们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外来人在上过几次当之后,也就不愿意再继续伸出援手。
  卫鞅曾经建议过他的父亲用严厉的刑法来惩治那些闲汉,特地在城内划分一块区域,将所有贫穷的流民聚集在一起统一治理。
  但是他的父亲却认为严酷的刑法有失仁德之道,作为卫国的国君,应该以教化为主。
  至于统一聚集流民的举措,确实是得到了他父亲的实施,但是在流民聚集之后,却并没有派遣官吏去治理。
  也就造成了这些流民聚集之地,地皮无赖丛生,他们自称游侠儿,组建帮派在城中敲砸勒索,打砸商铺,抢掠财富,最终反倒是给卫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卫国君因此迁怒于卫鞅,认为这些帮派与游侠儿势力的生成都是因为卫鞅新建流民区的缘故。
  虽然卫国君并没有真正的处罚,但是流民区却被取消,以至于卫国的都城之中,又变成了流民遍地的局面。
  卫鞅在离开卫国前往楚西之地的时候,也曾经路过周天子与楚国的城市。
  在楚国的城市之中确实是没有看到流民,甚至在一些大城市之中,连普通的农夫都看不到一个。
  往来的行人都是商贾或者是贵族子弟,彼此之间都是客客气气的,一派和睦祥和的景象。
  但是这些城市的外面却都是民不聊生,尸骨露于野,饥民遍地生。
  他刚刚抵达楚西之地的时候,所见所闻更是令他惨不忍睹。
  “秦国君当真是治国有方啊——”
  卫鞅由衷的发出了一声赞叹,一旁的秦牧却是摇了摇头,然后摆手向着他说道:“安置流民是于成龙的功劳,治理咸阳是庞统的功劳。寡人不曾出过什么力,大多数时间都只是坐在王宫里而已,这又哪里算得上是寡人的功劳呢!”
  卫鞅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秦牧,
  见过太多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的人,却还是第一次见到主动将功劳推脱到臣子身上的国君。
  于是他缓缓开口说道:“秦国君选贤举能,不论是庞统大人还是于成龙大人都是国君一手提拔的能臣,这些又如何不是国君的功劳呢?”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秦牧随即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国泰民安都是臣子们勤恳廉洁的功劳啊,寡人的功劳是选贤举能。只有将像爱卿这样有才能的臣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才是寡人的功劳啊——”
  随后他郑重的向着卫鞅拱手一拜,然后开口说道:“寡人欲修秦国之法久矣,但恨秦国无人能主持变法,寡人深以为憾,却并不敢擅自处置。
  寡人得知爱卿之名,早已是求贤若渴,只恨楚西之地千里迢迢,寡人无法亲自前往迎接先生来咸阳啊——”
  眼看着秦牧言辞恳切的模样,一旁的卫鞅却是陷入了犹豫之中。
  秦牧用系统监测着他的状态,看着他的忠诚度能够以肉眼可查的频率在飞速的变换着。
  最终将周天子之国排除在外,只留下了卫国与秦国各占一边。
  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用系统技能都搞不定的人才,秦牧的情绪也变得有些复杂了起来。
  然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卫鞅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而后有些遗憾地向着秦牧拜道:“承蒙国君厚爱,然而卫鞅是卫国君的儿子,现如今卫鞅的君父遭逢厄难,为人子嗣,却是不能弃之不顾,还请国君海涵!”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秦牧明显能够看到卫鞅的忠诚度,由原本的55开变成了卫国的85,秦国的60。
  并非是卫鞅对秦国没有感情的,也不是卫鞅更加忠诚于卫国。
  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传承自诸夏千年文化之中的血脉亲情。
  有些人会逐渐的摒弃孝道,认为它是无用的东西,而将其弃之于野。
  但有的人却是会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最终放弃功名利禄与富贵前程。
  卫鞅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秦国君将所有的筹码都摆放在了他的面前,完全能够满足他的野心。
  但是当卫鞅的野心与他的孝心碰撞在一起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孝道。
  秦牧对此感到非常的惋惜,但同时对此也十分的欣慰。
  一些历史上对卫鞅的评价是一个刻薄的人,认为他是一名酷吏。
  而通过这一件事情上却可以看出,站在他面前的卫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