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611

  而卫国一旦生乱,洛邑的门户便会大开,周天子之国又拿什么来援助秦国呢?”
  伴随着端木赐的话音落下,秦牧眉头微微一挑,他终于明白端木赐此行的目的了。
  “先生也是为卫国作说客的吗?”
  伴随着秦牧的话音落下,端木赐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端木对秦国印象极为深刻,无论是秦国君海纳百川的胸怀,还是秦国上仁非仁的国策,这都是端木赐所期望的理想国度。
  无论是从端木赐本身的意愿,还是为了秦国的庶民百姓,端木赐都不愿意这样的国家毁于一旦。
  故而端木赐这一次来,并非是单纯的为卫国做说客?”
  伴随着端木赐的话音落下,秦牧的双眸便落到了端木赐的脸上。
  而后秦牧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凝重,他缓缓开口问道:“这是先生的意思还是夫子的意思?”
  端木赐微微一愣,而后笑着说道:“老师以为,秦国与卫国都是周天子之国的臣子。同出于一脉,便当相互扶持,这是诸夏之国应知的大义。
  秦国虽然以法治国,但秦国君却是以仁义为根本。此时此刻,正该是考验秦国君仁义之心的时候了。”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秦牧笑了笑之后说道:“果然是夫子最知道寡人呀——”
  秦牧看了一眼,眼前的端木赐,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卫鞅的模样。
  实际上说服他的并不是夫子所说的仁义,而是端木赐分析的利害关系。
  唇亡齿寒的道理,秦牧又如何会不明白呢?
  他有些感叹现如今秦国对于情报的匮乏,暗自庆幸端木赐及时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否则他连自己北方诸国已经准备联手的信息都不知道,那他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的时候,秦国还真有可能损失惨重。
  这秦牧却不能够说自己是因为担心唇亡齿寒而援手卫国。
  这样就像是他秦牧怕了四国联军一般。
  同时他也在心底暗自钦佩端木赐的智慧,对方之所以不率先拿仁义说事,便是因为担心秦牧拒绝之后,再拿利害关系说之,会让秦牧下不了台面。
  对方是夫子的弟子,又如何会不看重仁义呢?
  于是秦牧笑着点了点头,正当他准备开口答应下来的时候,一道声音却是突然从门外传来:“端木先生未免太过于欺负我们秦国了吧?”
  伴随着一道声音响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正门口。
  能够在这个时候闯入秦国君议事之地的,恐怕也只有那一位了吧?
  范仲淹的心底如此想着,然后便静静地等候着门外之人缓步走了进来。
  “庞统爱卿竟然来了,快请入座吧——”
  见到来人之后,秦牧的脸上也浮现出了几分笑意,就在庞统开口的刹那,他方才想起自己忽略了的某个细节。
第342章
卫国卫枭
  卫国的君府非常的朴素,作为卫国的国君,老者从来没有像最近这一段时间这么迷茫过。
  作为卫国的国君,他一共有数个优秀的孩子。
  他的所有孩子之中,卫鞅是想法与胆子最大的一个,他学习各家的学问,最终走上了法家的道路。
  虽然卫鞅的才能足够出色,但是法家并非是卫国君想要践行的正道,所以卫国君摒弃了卫鞅。
  二子卫尚品性高洁,性格敦厚纯良,但是又不乏智慧,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这无疑是最像他的儿子,应该说是他最好的接班人。
  但是卫国君推崇的却是周礼,讲究一个长幼有序。
  尽管心里非常的不舍得,但他还是放弃了继续培养自己二子的想法。
  甚至是为了防止他生出不该有的想法,还亲自将他软禁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卫鞅与卫尚都是卫国君弃之不用的孩子,故而这两个人方才彼此同病相怜。
  他的大儿子名为卫枭,性格方面有些沉默寡言,平日里大多不爱说话,也不怎么向他表露自己的想法。
  他为人精明强干,虽然在德行上面没有什么值得特别赞赏的地方,但是也一直不曾德行有亏。
  原本他以为他的长子是一个中庸的人,虽然与自己不像,但因为长子的身份,倒也可以继承自己的君位。
  于是他将大把的权利交给了自己的长子,用于磨砺自己长子的能力。
  卫枭也确实是没有让他失望,伴随着一次次领兵作战,他的能力也越来越强,逐渐的得到了军中将领们的认可。
  他与朝臣的关系和睦,待臣子们也越来越宽厚,经常会帮助一些遇到困难的士子。
  卫枭在卫国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这让卫国君觉得是一件好事。
  毕竟他的年龄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他会薨逝。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国家,现如今已经可以放心大胆的交到儿子的手中了,这又有什么让他好担心的呢?
  所以,那怕是遇到了重重危机,卫国君也始终对卫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等到所有的危机都解除之后,他已经做好了在后宫之中种花养鸟,将整个国家都交给卫枭去治理的准备。
  在某一天的早晨,他正准备上朝去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他的儿子卫枭领兵将他围了起来。
  他十分不解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
  卫枭也很快的给了他一个答案。
  他认为卫国数百年来为周天子镇守东方门户的行为是愚蠢的,更加无法容忍在周天子之国势弱的时候,
还派遣军队帮助周天子镇守洛邑。
  卫枭认为这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时机,正是卫国崛起独立称王的好时候。
  拥有人口五百万,募兵之后能够达到60万的卫国,占据着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拥有着不弱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实力。
  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未来主人,卫枭早已不甘心成为周天子的看门犬。
  不得不说,自从熊壁称王之后,天下各国的野心家便都已经蠢蠢欲动。
  卫枭是将想法付诸行动的一个,但是却绝对不是各国君室之中唯一的一个。
  他早已经可以暴力推翻自己父亲的统治,但是这样做会让他失去卫国的民心,同时也会分裂卫国。
  这是卫枭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君父能够支持他的决定。
  但可惜的是,卫国君并没有赞成他的想法。
  卫国君告诉卫枭,从卫国立国的那一天开始便已经被赋予了他的使命。
  如果卫国忘记了他的使命,终有一天会因此而灭亡。
  这让卫枭变得有些疯狂了起来,他觉得卫国君是顽固不化。
  现如今的卫国怎么可能会轻易的灭亡呢?
  一旦卫国脱离了周天子之国的统治,玄鸟国这个世代与卫国交战的老对头便只能够去找徐国的麻烦。
  北方的赵魏韩是他可以争取的同盟,
  周天子之国已经弱得需要卫国的军队去保护,又拿什么来讨伐卫国呢?
  他并没有想到卫国可能会存在的任何危机,所以他没有听从卫国君的建议就此罢手,反倒是越发的疯狂了起来。
  他软禁了卫国君的同时,开始逐步的去瓦解忠臣于卫国君的势力。
  忠诚于周天子与卫国君的大臣或是被贬逐或是被罢黜。
  他的亲信逐步上位,但卫国君统治卫国已有数十年,根基之深厚又岂是卫枭能够轻易拔出?
  当卫国军一系的臣子们反应过来之后,他们便迅速的纠集在了一起,开始共同反抗卫枭。
  然而这些臣子手中大多没有军权,再加上他们又顾及卫国君的安危,在行动上也是蹑手蹑脚。
  这时候的卫枭并不想杀人,所以这些臣子们的反抗虽然并没有起到多么大的效果,但人还是活下来了,只是丢了官职。
  然而这些臣子却并不甘心于此,于是他们找来了卫国的二公子卫尚。
  这个在卫国素有贤明的公子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他也充分的展现了他的才能,在朝堂之上扳倒了两名卫枭的亲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