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611

  随后又用未来的危机来暗示赵王,他已经老了。
  对于一个以勇武征战天下的武夫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老去更加令其沮丧的事情。
  一步步一环环,终于是摧毁了眼前这个赵王的心理防线。
  那么接下来,便是一举扭转秦国颓势局面的时候了。
第411章
秦赵议和
  “赵国四战之地,北有犬戎,东有强燕,西有魏韩之盟,南方还是周天子之国,以外臣之见,若赵王不求变通,迟早会亡国之危。
  故而外臣以为,赵王现如今应该做的事情,不当是外伐诸侯,而应该是内修善政,而外结强盟——”
  伴随着诸葛亮的话音落下,赵辟疆的眼眸微微眯起。
  “先生的意思,秦国有意与我赵国结盟?”
  赵辟疆的话音落下之后,诸葛亮却是扑哧一声笑出声来,然后缓缓开口说道:“秦,天子之臣,仁义之国也。赵,逆天之臣,虎狼之国也。秦国仁义之君,岂会弃天子而就逆贼也?”
  听到了诸葛亮的嗤笑之声,赵辟疆的面色再一次变得阴晴不定。
  他思虑了片刻之后,随即开口说道:“天下诸侯之中,唯秦国与犬戎可为我赵国之盟,我赵国虽然与犬戎休战言和,但毕竟领土接壤,彼此之间迟早会有一战。
  秦国崛起之势已成,周天子又岂会放任第二个楚国或晋国做大?
  所以,依孤王之见,秦国迟早为周天子所恶,先生又何必拿顺逆之事来辞孤王?”
  诸葛亮的脸上同样露出了笑容,随后郑重的开口说道:“确实如赵王所言,人无常势,水无常形。故国无常态,邦无常交。诸国伐兵伐交,皆为利益之争。
  我秦国之君虽仁德盖世,也并非是不通常事的愚厚之人。然,顺天子之名于秦有大益,还请赵王勿要多言。”
  赵辟疆的脸上露出了几分遗憾之色,随即开口问道:“既然如此,先生来与孤王所谈所谓何事!”
  诸葛亮起身拱手向着赵辟疆一拜,随即开口说道:“秦国愿与赵国结不伐之好,但余魏韩,秦国有不对赵用兵如何?”
  赵辟疆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他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而后开口说道:“先生为秦国真是殚精竭虑,如此不盟之盟,倒也符合寡人心意。甚好甚好……今后若是魏韩再伐秦国,我赵国绝不掺合——”
  伴随着赵辟疆的话音落下,诸葛亮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彼此之间对视了一眼之后,人都已明白了彼此之间的心意,随后诸葛亮与赵辟疆互相拱手告别。
  等到赵辟疆翻身上马离去,关羽赵云来到了诸葛亮的身边,有些不解的向他问道:“丞相大人,我二人观赵辟疆右臂隐约有些不便,刚刚正好是拿下赵辟疆的良机,为何丞相大人……”
  诸葛亮摆了摆手,随即叹了一口气说道:“赵王麾下的十万骑兵虽然折损众多,但是根据本相得知的情报,赵国尚有三十万大军防备,另外还有数十万大军进攻卫国。
  若是赵王当真折损在了我秦国,赵国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使举国之兵来伐我秦国,我秦国又如何能够抵挡!”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诸葛亮随后又继续说道:“再者本相卜算了一卦,不出月余的时间,天象便会有变,恐怕会如去年一般大雪塞道,冰封黄河。
  若真如此,魏韩大军渡河南下,我秦国恐有危机。”
  听到了诸葛亮的言语之后,关羽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随即开口说道:“以丞相的意思,我们应该尽快赶回咸阳?”
  没有等诸葛亮说话,一旁的郭嘉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这恐怕有些不妥——”
  诸葛亮听闻之后,眼眸中浮现出了缕缕光亮,随口问道:“先生何出此言呐?”
  郭嘉却是一笑,而后向着诸葛亮拱了拱手。
  “丞相大人又何必考教在下?现如今我咸阳之地粮食紧缺,我等就算是回到了咸阳,也不过是徒增咸阳的消耗罢了。
  若要领兵对敌,有白起将军与张飞黄忠等将军也就绰绰有余。
  所以为今之计,要解秦国之危,便须得在黄河冰封之际,引一路兵马进攻魏国大梁——”
  听到郭嘉的计策之后,诸葛亮含笑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此计正合本相之意,先生既已知本相之策,可愿领兵出征?”
  郭嘉微微一愣,随即再次开口问道:“如此,那昨夜奇袭赵军的狼骑可否借给郭嘉?”
  诸葛亮闻言之后摇了摇头,便又开口解释道:“此次我秦国西北战危,有一些跳梁小丑着实惹人生厌。这一支大秦狼骑,本相另有安排。”
  郭嘉沉思了片刻,随后又开口说道:“丞相大人何往?”
  诸葛亮看了一眼,随后继续说道:“坐镇秦阳,调配西北之粮饷东进咸阳。”
  郭嘉眉头微皱,随即开口说道:“君上已向周天子之国求粮,想来秦国的粮草之危能解——”
  诸葛亮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郭嘉看在眼里,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看着他们二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关羽与赵云二人对视了一眼,皆是看不清楚其中真切。
  又看赵国大军已经撤退,便随即下令三军打扫战场,然后收兵回秦阳去了。
  与此同时,就在周天子之国的王都洛邑,作为秦国使臣的孙乾面色极为阴沉。
  他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十余日的时间,却始终没有等到周天子的接见。
  而后他又命人拜见了周天子之国的相国夫子,拜帖却是犹如石沉大海,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回应。
  也就在孙乾孤身坐在驿馆之中思索着该如何见到周天子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却是趁夜来到了孙乾的房中。
  在见到来人之后,孙乾本能地双眸一亮。
  但是没有等他开口说话,来人便有些匆忙的向着孙乾拱手一拜,随即施了大礼说道:“端木赐见过孙乾先生,还请先生救一救我家夫子!”
  孙乾顿时一愣,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端木赐问道:“夫子贵为周天子之相,又身在洛邑之中,何须我秦国相救?”
  端木赐闻言之后,却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语气些焦急的说道:“是否可以请先生先带在下出城去见秦国君?在离开洛邑之后,端木赐一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尽数告知先生。”
第412章
周天子之国变
  夫子从进入洛邑为相之后,对周天子,恭敬有加执礼甚恭。
  然后又取信于民,宣扬教化,以德福人,薄徭役,轻赋税,休养生息,很快的就获得了络绎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但是他这样的行为,严重的损害到了周王朝贵族的利益。
  虽然明面上这些贵族并没有团结起来与他唱反调,但是他们都逐渐的拧成了一股绳,并且取信了本就对夫子与端木赐饱含警惕的周天子。
  之前数次建议周天子罢黜夫子,将他赶出周天子之国。
  但是因为卫国的军队驻扎在洛邑,并且卫庸与端木赐交好,因为担心兵变,这一周天子一直不敢有实际上的动作。
  夫子也非常清楚周天子对他的提防,但是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过不臣之心,以为一片丹心向明月,明月自会照丹心。
  然而就在半个月之前,卫国的卫鞅来到洛邑,向周天子调回了卫国的驻军之后,周天子之国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压在周天子心头的一块大石被挪走,根本就忌惮夫子的周天子,当即下令将夫子软禁了起来。
  原本在周天子之国大展拳脚的夫子顿时满脸的懵逼,就算是智慧如他,也有着自己的短板。
  治学有方,被弟子尊为日月的他第一次出仕,
  再加上之前刚刚见识过了秦国的欣欣向荣,迫切急于证明自己,为了能够尽快建立自己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他便逐渐的忽略了周天子的态度,虽然动用的职权也只在相国的职权范围之内,不论从什么方向来看,夫子的行为也是有理的。
  但是有些人却不会跟他讲道理。
  就比如说,已经对夫子与端木赐有了成见的周天子。
  原本还只是准备将夫子赶出洛邑,但是他方才被软禁不久,一些受过夫子恩惠的百姓,便知道了这一事情,他们集合起来向周天子求情。
  这样的行为非但没有感动周天子,反倒是让周天子变得更加的坚定的起来,甚至已经对夫子产生了杀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秦国的使者到了洛邑。
  在诸侯面前滥杀自家的相国,终究是有些颜面无光。
  随后孙乾递交国书,向周天子表明了求粮的意图。
  些许粮食周天子还是给得出的,但是由谁去给,怎样去给,能给多少,却是给周天子出了一个难。
  一把将忌惮的夫子一「党」给撸下来确实是痛快,但将夫子撸下来之后,国朝的政务又该交给谁去处理,顿时便让周天子有些为难了起来。
  故而他便晾着孙乾一拖再拖,也就造成了如今孙乾苦等良久,最终等来了求助的端木赐。
  作为秦国人,在周天子之国还是颇受敬重的,毕竟是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的忠君之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