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611

  嘴角微微挂起了笑容,随后在一卷写着所有秦国大将名字的书册上圈上了白起的名字。
  随后他又将最擅长骑兵作战的公孙瓒圈了起来。
  此时此刻的公孙瓒恰好支援秦国西北之地,虽然现在的西北已经平定,但是仍然有一些潜藏在暗处的威胁没有拔出,让公孙瓒再一次镇守西北,倒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犹豫了半响之后,自己那个堂弟秦阳这一次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但是他本身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过什么兵法韬略,再加上年纪尚幼,不妨再敲打敲打,也让他进讲武堂中深造吧。
  他笑嘻嘻地将秦阳的名字勾了起来。
  随后又扫了一圈咸阳的将领名单,最终将马超圈了进去。
  这小子虽然得了马超的传承,将来的成就定然不可限量,但是性格却终究是有些毛病,还需要再敲打雕琢一下。
  在圈下了马超的名字之后,他又扫视了一眼西南的将领名单。
  李靖要坐镇巴蜀,蒙恬倒是一个可塑之才,只是年龄有些大了,终归是有些不合适。
  但是他的义子吕布却是一个需要调教的存在。
  虽然吕布的武力值很高,但是他的谋略确实是与武力不成正比。
  此时年龄不过十岁左右的小吕布,如果再细心雕琢一般的话,未尝不可以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
  画上的吕布的名字之后,秦牧随手又将太史慈勾了上去。
  在他的印象中,小孩子总归是该多学习的,故而将太史慈丢进了集贤苑陪荀彧读书,结果却是这两兄弟一个正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一。
  范仲淹对荀彧爱不释手,直夸对方乃是王佐之才,将来定然能够执宰秦国。
  对于太史慈却是吹胡瞪眼,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
  太史慈性格好强,为此没少与范仲淹争执。
  偏偏他又是武夫的性格直来直去,又哪里是范仲淹的对手?
  每日里这小家伙都是愁眉苦脸的,也着实让秦牧有些担心。
  秦国既然分了文武两院,便让太史慈去武院学习就好。
  故而秦国讲武堂的第一届师生也就齐活了。
  负责平日里训练军纪,指导统兵练兵的是白起。
  负责教导骑兵作战的是公孙瓒。
  负责教导兵法韬略的是诸葛亮。
  而第一批学子之中,秦牧以为必定会成为一代名将的便有:吕布,太史慈,马超,秦阳。
  至于还有一些他不知道名姓的,便只有等训练的结果出来之后,他自己再亲自验收。
  秦牧命人将这一批名单传递到了西北诸葛亮手中,随后秦牧便又寻来了自己麾下的重臣庞统,准备与他商议该以何等礼仪迎接凯旋而归的关羽等人。
  虽然与魏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关羽的兵马并没有回到咸阳。
  这一场战争最为关键的便是关羽等人先是退了赵辟疆,而后又奇袭了魏都大梁。
  虽然在与赵辟疆的决战中损失惨重,但这一支兵马却是以五万人击溃了魏国的十万守军。
  直接打得魏王没有脾气,逼得魏王退兵的同时,还给秦国赔偿了十座铁矿与百万石粮草。
  可以说,这一场与赵魏韩三国的战争之中,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最终秦国是得到了不少的战利品。
  名义上虽然是商议,实际上却是早已经拿定了主意,只是要让庞统多加准备一二才是。
  作为丞相的庞统将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而作为国君的秦牧,也将在咸阳的西门亲自迎接大军凯旋。
  城中的百姓需要安排军队组织纪律,避免造成踩踏事故。
  向来是秦牧凯旋之后被人迎接,这还是他第一次亲自主持迎接麾下的大将凯旋。
第468章
巴都城下会
  白起的大军自楚西之地杀入巴国。
  巴国虽有雄关,却根本无法阻拦白起大军的步伐。
  之前白起直接杀入巴国,短短数日的时间便进兵到了巴都城下。
  其麾下的军队犹如梦魇一般可怕,早已经给巴国的将士们留下了心理阴影。
  就算是巴国的王者都心有余悸,之前得知进攻巴蜀的乃是李靖之后还颇为欣喜。
  而今得知白起竟然领兵从东面进攻巴国,瞬间便吓得巴王连夜招回了巴国各城的守军。
  等到这些守军刚刚从各城池被召回巴城之后,为了能够节省城中的粮草,巴王甚至丧心病狂的将所有的普通百姓以及老弱妇孺赶出城去。
  集结了如今巴国的举国之兵,最终也只在巴国城中留下了30万巴国士卒。
  原本还在与巴国大军对峙的李靖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还是很快的便组织麾下的大军占领了巴国放弃的城池。
  留下来的百姓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与鳏寡孤独。
  但他们终究是活生生的人,哪怕明知道这些人并不安定,但是在他们造反作乱之前,李靖依旧力排众议的分派了粮草给他们。
  等到秦国的大军来到巴都城下的时候,白起的军队却是率先扎下了大营。
  从身份地位上来讲,二人份属同级。
  但是从功勋上来讲,却是白起更胜一筹。
  李靖虽然有平蜀之功,但大多数的功劳都要被归咎于昭姬。
  这是蜀国众将心底公认的事实,毕竟如果没有昭姬的话,沿途的蜀国城市根本不会那般轻易的安定下来,更不会迅速的转化为秦军的兵力来源。
  粮草供给,最初的时候都是城中的百姓自发组织筹集起来的。
  而白起的功劳却是实打实的,他只依靠1000名白马义从,再加上管亥张燕等人的辅佐,顺利的在楚国的楚西之地扎下根基,并且领兵战胜楚国大将项燕的百万大军。
  而今又北上援军咸阳,同样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别说定蜀之功不能完全归功于李靖,就算是李靖一人平定了巴蜀,其功绩也不过是与白起持平而已。
  二人见面之后,彼此倒也能够寒暄两句。
  但是二人之间的会面,总让小吕布感受到了一丝丝针锋相对的感觉。
  他与白起还有李靖都是极为相熟,又身为秦牧的义子,他自然是不希望秦牧麾下的两员大将彼此不和。
  正当他准备出声调解的时候,昭姬却是微不可查的按住了他的肩膀。
  作为一名女子,她的心思更加的细腻。
  她非常清晰的感觉得出,明面上这二人是针锋相对,实际上却是惺惺相惜。
  同样是将帅之才,难免会有水火不容的情况发生。
  但不论是李靖还是白起,都是一个极为懂得克制自己的人。
  所以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赘述,二人自己便会化干戈为玉帛。
  并且将这一份针锋相对化作彼此之间的竞争。
  “将军远道而来甚是辛苦,不如再等上三日,白起在城中请将军饮酒如何?”
  虽然白起是远道而来,但是他却是更快抵达巴都城下。
  如果两支军队不能够并为一支,破城灭国的军功确实不好分辨。
  白起率先开口与李靖相约三日破城之期限,想要争取先登破城。
  一旁的李靖却是摇了摇头,随后开口叹息道:“本将倒是非常乐意吃将军的庆功酒,但是本将麾下的皆是蜀地男儿,他们心心念念的便是替故国复仇……将军的请求,李靖不能够答应,还请将军海涵!”
  李靖话音落下之后,白起的眉头微微皱起,正当他准备开口说话之时,一旁的昭姬却是突然开口说道:“两位将军皆是我秦国大将,如此相争难免令人笑话,不如便请两位将军各自攻打巴国两座城门,谁先攻破城门记首功,再以擒拿巴国王室,斩杀巴国士卒首级数量论军功,如何?”
  伴随着昭姬的话音落下,李靖与白起二人对视了一眼,随即恭恭敬敬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虽然两只军队的统领与大将是白起与李靖,但在场的人之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却要属昭姬。
  毕竟昭姬乃是秦国君的夫人,现在已经可以称为秦昭夫人。
  等到秦牧被册封为王之后,他便是秦国的王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