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11

  秦牧却是急忙羊肉推到了他的面前,然后催促小吕布道:“小吕布,快些吃羊肉啦,再不吃的话羊肉可就要冷了哟——”
  小吕布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嗯了一声之后,便继续大口大口的吃起了羊肉。
  他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又有了一个阿爹,并且还能吃羊肉吃到饱。
  温馨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用过午膳之后,秦牧又将开启他的君王模式。
  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为了笼络小吕布也好,秦牧多了一个义子的消息还是在秦国传开了。
  但大多数人都是非常清楚,小吕布并没有继承秦国的权利。
  因为在收他为义子之前,秦国君亲手改了他的名字。
  但这也足够了,在秦牧未曾婚配,子嗣尚未出生之前,小吕布都是秦国的唯一继承人。
  故而就在王猛与曹仁整备好大军,秦国的军队开始凯旋的时候,许许多多的羌族首领,以及包括公孙瓒与白罗在内的秦国重臣都给小吕布送上了礼物。
  马车差不多快要被塞满,小吕布有些奇怪的坐在秦牧的身边问道:“阿爹,他们为什么要给阿烈送这么多东西呀?”
  “那是因为他们都喜欢阿烈啊——”
  小吕布始终还是未曾适应过自己新的身份,所以还称呼羌,秦牧最终还是妥协称他为阿烈。
  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不管是吕布还是阿烈,不都是那一个人吗?
  西北的风依旧灼人,但已不再如来时那般让人浮躁。
  凯旋而归的秦国人满脸的笑意。
  秦牧也是有些喜气洋洋,毕竟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战,而这一战他胜了,并且胜得非常漂亮。
  大军正行进间,吕布却是突然指着一块巨大的岩石道。
  “阿爹那块石头好大,看上去就像一面镜子。”
  秦牧微微一愣,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大胜,他正想留下一些纪念,眼前便出现了这么一块看上去颇为奇异的巨石。
  “莫非真是天意不成?”
  秦牧微微一笑,然后唤道:“停车。”
  众人下了马车,秦牧看着那一块光滑的巨石,嘴角微微上扬。
  “上将军——”
  王猛就随侍护卫在左右,听到秦牧的呼唤,他当即开口问道。
  “国君有何吩咐?”
  “可否借剑一用?”
  王猛直接解下配剑递了上来。
  “哐当——”
  曾经由他亲手赠给王猛的剑被他拔出,而后秦牧便发现了剑身之上卷刃的缺口。
  “观此剑,才知王将军当真是勇猛无敌。”
  秦牧开口赞扬了王猛一声,而后秦牧持剑用简体在巨石上刻道:“秦历一年秋,秦牧征羌族于此。”
  写到此处,秦牧脸上的笑意更浓,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王师凯旋。”
  四个斗大的简体字写了出来。
  所有人都看不懂秦牧在写什么,其中也包括王猛在内。
  于是王猛拼命的将这些字都记在脑海之中,每一次战胜敌人之后,他都凭着记忆,将这些字尽数刻在某一块石碑之上。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在后世出土的文物中,秦国的第一任君王在秦历一年秋的时候,几乎在整个西北荒原跟羌人征战,并且每一次都是凯旋而归。
  有历史学专家以此为证,意图推倒秦之前义渠为西北最强的历史结论,转而欲推羌族上位。
  这也就是后世最具争议的秦王凯旋石的由来。
第51章
犁国栗家栗满仓
  就在秦牧领着大军凯旋归国之时,糜竺已经在100名护卫的护送下,带着五百匹次等战马到了距离秦国南方最近的犁国。
  犁国的第一任国君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但是这个农夫却是非常的聪明,在种地干活的时候他突发奇想,居然造出了一个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曲犁。
  曲犁可以借助牲畜的力量开垦土地,只需要有一个成年女子扶犁,一个孩童牵马或者牵牛便可以进行土地开垦。
  这位聪明的农夫带着曲犁向周天子献宝。
  当时正是周国与商国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因为长年征战,国内的劳动力贫乏,生产力直线下降。
  曲犁的出现改善了耕种的难度,同时为周国的后勤保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三年之后,周国依靠的功劳由妇人开垦出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将更多的劳动力陆陆续续投到了战争之上。
  凭借着充裕的后勤保障,加上源源不断的征兵。
  最终周国大胜了商国。
  为了表彰农夫的功劳,周天子赋予了他一块封地。
  这一块封地位于周国的西面,地盘不大,但是却非常的肥沃。
  犁国立国之后,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般想着独立发展壮大。
  犁国的每一代国君,都仿佛是在为周天子耕种的农官,更甚过一国之君。
  这也就造成了最初犁国的农夫身份地位极高,所以许多在农业技术上有着一技之长的人都从四面八方赶到了这里。
  而周天子也舍不得这么一个老实听话的小老弟,所以在诸夏国际上不止一次公开声明,犁国是周天子罩的。
  曾经有一个国家为了扩张领土向着犁国宣战,在尚未等他们的大军集结开拔到犁国的边境,便被周天子的王师给灭了国。
  周大哥如此力挺的小老弟,霸主之国不愿意为了丁点大的土地得罪周天子,而小国家又根本惹不起周天子。
  所以犁国数百年一直安稳,并且因为专注于农业生产,所以国内农耕科技极为发达,早已超出了这个时代所固有的文明程度。
  带着500匹战马的糜竺自北而下,沿途所见之平原,尽是犁国的农田。
  在田野间行走的,也都是犁国的农夫,极少数的行商,也都拉着牛马等大型牲畜。
  在这个足衣足食的国度,大多数国人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去种好地里的粮食。
  因为粮食的收益一旦不好,国君收走了供给周天子的粮食之后,他们犁国的百姓就会吃不饱。
  没错,就是吃不饱。
  一个没有任何战争的国度,农业科技也远超于平常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国人却总有吃不饱的危机。
  根本原因便是高额的赋税。
  犁国人收成的五成将上贡给周天子,剩下的五成之中有一成要上供给王室。
  还有一成要用来租用大型牲畜耕地。
  所以一户农人勤勤恳恳的劳作一年,最终都只有三层的收益可以获得。
  犁国并没有兵器,除了王室的100近卫以外,整个犁城中都只有周天子的驻军。
  犁国的平民百姓不许拥有甲胄和兵器,犁国的贵族们也只是拥有大量的牲口,同时拥有大量的土地,他们不能依靠收税过活,但是他们可以靠租借牲口养活自己。
  层层剥削下的犁国人早就叫苦不堪,但是他们根本无法反抗。
  并且因为长时间以来的安逸生活,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抗争之心。
  父辈是如此过活的,祖辈也是如此过活的,他们的祖祖辈辈也都是如此过活的。
  所以犁国,一直都是这样活下来的。
  再平静的湖泊下也蕴含着波澜,犁国跟随犁国先君的第一批农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因为越发受到压迫,他们不得不团结在了一起。
  这些人自称为农家。
  他们极力的改进犁人的农业科技,比最初的时候,犁人的产能已经多了两倍有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