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611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看了一眼一旁的张仪,见对方点了点头,便向着一旁的白起说道:“我军投石已经瞄准敌方城墙,将军下令吧?”
  白起闻言之后,随即掏出令旗挥舞,负责投石的行军士卒得到命令,当即便径直的向着安邑城头抛射投石。
  吕布,唐琅,魏延,夏侯惇,李存孝等将骑在战马之上,目光期待的盯着远处的安邑城墙。
  猛将大多渴望战场厮杀,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吕布等人手中的兵器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与秦军的满脸期待相对的,乃是魏军士卒满脸的惶恐与不安。
  “该死,秦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攻城?”
  “可恶,让兄弟们准备,今日与安邑共存亡!”
  “兄弟们,人在城在。”
  “咱们有10万大军,又是守城,秦人这是在找死——”
  “儿郎们,莫要让秦人看了咱们的笑话——”
  “轰轰轰——”
  在魏军将领动员魏军士卒之时,秦人的投石车却是陆陆续续的轰击在了魏国的城墙之上。
  “杀,杀,杀秦贼。哎呀,我的妈呀——”
  魏军原本气势汹汹的准备迎战秦军,但是当这些投石落到城墙之上的时候,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伴被砸成肉泥,顿时吓得魏军士卒抱头鼠窜。
  城墙之上的这十万魏军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新兵,他们虽然有过长时间的训练,但是本身并没有经历过战争,故而没有直面死亡的勇气。
  在遭受到了投石的打击之后,他们的士气在瞬间崩溃。
  原本严阵以待的魏军士卒在城墙之上抱头鼠窜,秦国的投石却如流星雨一般铺天盖地的落下。
  “兄弟,躲起来,秦人的投石有限,咱们安邑城坚不可摧——”
  原本看上去高大的安邑城墙不停的颤抖,
  就在数颗投石砸在同一个位置之后,原本高大巍峨的安邑城墙在刹那间崩塌了一角。
  “这,这怎么可能——”
  魏将面色变得铁青,刚刚他还满脸自信,现在却是发现城墙竟然已经坍塌了一角。
  没有等他下令想方设法填补城墙,秦人的投石又将其他位置的城墙轰塌出了一截又一截的缺口。
  不单单是魏将难以置信,就连秦国的将军也是满脸的错愕。
  投石车的威力虽然不小,也有可能炸塌地方的城墙,总不至于如此轻易的成功。
  是眼前的安邑城墙完全就像是豆腐渣一样,在秦人投石车的打击之下,城墙之上的缺口越来越多。
  “啊,是谁督建的城墙——”
  魏将灰头土脸的逃下城墙,一边下令整顿兵马士卒,一边满脸激愤的开口怒吼道。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副将小心翼翼地在他耳边说道:“将军,当初是您亲自督建的……”
  副将的话音方才落下,魏将的面色当即狂怒。
  一把揪住那副将的脖子道:“你说什么?”
  看着这将军一脸吃人的模样,副将的心底暗道不妙,但脸上还是十分肯定地说道:“正是将军当初督建的安邑城墙——”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之后,那目光赤红的魏将终于反应过来。
  当初修建城墙的时候,本来是召集城中役夫进行修建,原本计划的是耗费二十万石粮草的成本。
  但是城中的世家告诉他,如果将城墙交给他们来修建的话,只需要十五万担粮草便可以建好。
  这剩下来的5万担,自然也就落入了魏将自己的腰包。
  当时的魏将还有些担心城墙质量不好,故而每天亲自到城墙边上视察。
  直到有一天,世家们请他到安邑的楚馆饮酒,他最终在楚馆之内结识了自己的红颜知己。
  而后每天一有时间便泡在楚馆之中与自己的红颜知己快活,督建城墙的事情早已经抛之脑后。
  而今他竟然连是谁修建城墙,都需要问及身边的副将,由此可以看出,魏将已经被酒色侵蚀到了何种程度?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原本20万担粮草的工程用15石粮草去修建,本就已经压低了成本。
  世家又不可能完全一点都不賺,所以他们自然也就只能用豆腐渣工程去糊弄魏将。
  而今这些豆腐渣工程直接被秦军的投石车摧毁,顺利得秦军连攻城车都没有机会使用!
  在见到了这一情况之后,白起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军出击!
  秦营诸将各自率领着自己麾下的骑兵一马当先,至于秦国的禁军,这是只能远远的跟在他们身后吃灰。
  秦国向来有军功授爵,与军功授职。
  故而秦国士卒一心向战,又有猛将统帅,故而每一个都悍勇争先。
  二十万秦军势如破竹的杀进安邑城内,士气已经跌破谷底的魏军根本无法抵抗。
  就如同恶狼驱赶绵羊,魏军士卒在城中节节败退。
  “兄弟们,舍身报国的时候到了——”
  满脸悔恨的魏将想要拼死抵抗秦军以全忠义,结果却被路过的关羽随手割下了头颅。
  “哼——插标卖首——”
第683章
昭姬有喜
  也就在秦国攻破安邑之时,颜漠戈缓缓的与赵王道出了秦国的打算。
  秦王从一开始就没有直接一口气吞并魏国的想法,无论是赵国还是其他联盟诸国,都成了秦王的工具人。
  秦国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只有魏西之地,所以在秦国攻破魏西安邑之后,恐怕便会屯兵于安邑,而后将整个魏西收入囊中,既不会借道赵国,也不会出兵韩国。
  秦国本国的军队,从来都没有打算前往大梁。
  一切也正如颜漠戈所预料的一般,在张仪攻破安邑之后,秦营诸将随即四散开来,后各自领兵攻打魏西诸城。
  在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赵王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只要秦国攻打大梁,那么接下来魏国的援兵便势必会先行攻打韩国,之后与韩国合并一处,再想办法收复魏西。
  此时赵国驻扎在韩国的军队若是再不退兵,最终恐怕便会腹背受敌。
  况且现如今赵国败在了玄鸟国的手中,此时如果不召回大军的话,赵国根本无法驱逐外敌。
  现在正是春耕时节,一旦让玄鸟国的大军在赵国境内待了过久的时间,那么紧随其后的便是粮荒。
  不论赵国与别国通商有多么富庶,在这个时代,只有农业才是根本。
  没有粮食的话,不论赵国的军队多么强大,不论赵将多么的勇武,无论赵辟疆是否真的天下无双。
  最终赵国都难逃覆灭的厄运。
  在颜漠戈的建议下,赵王派遣快马飞速的召回了赵大。
  赵大在收到了赵辟疆的消息之后,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便下令大军开拔回国。
  但是他临行之前却并没有大张旗鼓,难道是留下了数百名赵国士卒谨守寨门,每天都要按时燃烧数十万人的炊烟。
  此时韩国的屈邑城正被一圈圈土墙围住,韩国的军队根本无法探查围墙之外发生了什么。
  仰望着赵营的炊烟,韩王与韩德二人都被赵大的计策所蒙蔽,在赵大都率领大军撤回了邯郸之后,二人都没有派遣兵马出城。
  也就在赵大率领20万大军回援邯郸之后,孙膑并没有下令玄鸟国的士卒退兵,倒是令人在邯郸城外扎下了一座坚固的营寨,存心要将赵国耗在邯郸城下。
  对于孙膑的谋划,颜漠戈与赵辟疆都非常清楚。
  赵国将领虽然有心求战,但是看着总揽大权的二人无动于衷,也就只好听从安排在城中训练兵马。
  两国彼此之间相互僵持,但是却一场仗都没有打起来。
  转眼之间便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玄鸟国大军之中的粮草出现了危机。
  原本计划要在三天前送达的军粮,因为黄河突发大水影响了交通,最终没能及时送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