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611

  他最后的两个字没能够出口,鬼谷子却是将袖袍一挥,径直打断了他的话。
  “我虽然将自己的传承交给了你,但是却并不能够做你的老师。”
  但是在他的话音落下,随即轻飘飘地将竹简放置在案几之上,他袖袍一摆,随即便转身离去。
  鬼谷子离开良久之后,姬由余与铁木真方才回过神来。
  “这,这是神仙吗?”铁木真忍不住瞠目结舌的开口向姬由余询问道。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刚才已经一只脚跨入了鬼门关,若非是姬由余突然出声询问,恐怕此时此刻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具尸体。
  姬由余没有回答铁木真的话,他只是紧紧的握着手中的一卷竹简。
  竹简本身的价值很低,不过是些许竹子削制而成,但是当这一卷竹简上写满了那个老者给予的传承之后,这一卷竹简也就成了无价之宝。
  铁木真尚且没有明白过来之前,姬由余便已经有了些许的感悟。
  鬼谷子缓步走出了黑犬部,从头到尾都没有再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明明生在此方世界之中,偏偏又仿佛是游离于此方世界之外。
  他缓缓迈步向着咸阳所在的方向而去,那里有第二位天命之人的踪迹。
  他本来是打算深居鬼谷之中,凭借着自己的弟子,运筹帷幄操控天下大事。
  然而当他舍弃了一只眼睛,走出了鬼谷之后。
  他便对那些天命之人产生了好奇,他非常想要看一看,那个注定一统天下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他看上去就像是在地上走,每一步迈出去的距离都很短,但是却又很快的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虽然不至于缩地成寸一步千里,但是与平常的战马相比,也略微快了三分。
  数日之后,鬼谷子的身形便来到了秦国的咸阳。
  与犬戎相同的一幕再次发生,他几乎是毫无阻碍的就来到了秦国咸阳城内。
  然而还没有等他着手去寻找天命之人的踪迹,随即便露出了满脸呆滞的神色。
  他在秦国的咸阳之内,感受到了法正范仲淹等人的存在,就算是已经修成了人间之圣,他也根本没有想到,秦国竟然会有那么多本该是几百几千年之后方才应该出现的人。
  他顿时开始自我怀疑了起来,这个世界的异数有那么多吗?
  他抬头无语凝望天穹,一时之间竟久久不知该如何言语。
  他随即叹了一口气,而后看了一眼王宫所在的方向,眼眸中流露出了深深的忌惮。
  他本以为与苍天博弈的人是他,但是在他发现咸阳那些异数的存在之后,原本自视甚高的鬼谷子也不得不承认,像这样的秦国,根本不是他可以掌控的。
  而在这样一个秦国的背后,定然有着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在推动着这一切。
  如果对方与他一样是人间圣人,他早就会心生感应。
  但是对方在秦国布局良久,他却始终没有提前察觉到端倪,由此可见,对方的层次比他高很多。
  “秦国的事情不是老朽可以参与的了!”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随即什么话也没有再多说,甚至连多停留片刻的想法都没有。
  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他的心头,让本就心思复杂的鬼谷子心绪更加难以平静。
  所以他只能够尽快的离开,以免深陷泥潭之中。
  也就在鬼谷子方才走出城门的时候,城墙之上却是有一名孩童指着他远去的背影说道:“陈叔你看,那位老先生走得真快,就算是战马恐怕也没有他跑得快吧!这一定就是父王口中的轻功了。
  真是厉害,也不知道父王所说的凌波微步有没有这么快。”
  就在那孩童满脸亢奋的与身边的将军开口说话之时,那将军却是满脸胡疑地看着城门外。
  “那里有什么老人家?”
  他根本没有看到任何的人影,但是一想到自己家王子的特殊,他也就只好露出一个笑容,但是什么话也没有多说。
  他原本是秦王的护卫,但是自从有了王子之后,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跟着王子昊。
  在外人看来他这是被秦牧雪藏了起来,今后恐怕没有机会立下什么功勋。
  但是对于陈到来说,这却是王上对于他的信任。
  尽管自己什么也没有看见,但他还是下令让人加强了警戒,以免让秦昊遭受到了什么危险。
  秦昊见状之后,却是撇了撇嘴说道:“陈叔你就是把我保护得太好,以至于我练了这么多年的功,到现在连个毛贼都没机会亲手解决!
  哎,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是大侠一样孤身行走江湖啊!”
  秦昊满脸苦涩地望着远去的鬼谷子,他的眼眸之中羡慕极了。
  与此同一时间,在秦国的丞相府邸之中,秦国王子政正襟危坐的坐在丞相卫鞅的旁边。
  他一脸仔细的审视着手中的奏书,随即眉头紧皱的开口说道:“丞相,秦政有一事不解……”
  在听到了他的问询之语后,正在处理奏折的卫鞅停下了自己的动作。
  他神色十分凝重的看着秦政,眼眸深处却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
第757章
秦政问政
  “丞相,现如今我们秦国的大军已经攻破了平阳,彻底的占据了韩国北部地区。
  现如今父王的大军与岳飞将军的军队合兵一处,正该是一鼓作气攻破韩国都城,为何父王与岳飞将军合兵一处之后,又派遣信使通知我们加派粮草?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父王出征之前,已经调拨了可供大军一年之用的粮草。
  难道以我秦军之强盛,一年的时间都无法攻破韩国新郑吗?”
  伴随着秦政的话音落下,卫鞅却是摇头叹了一口气道:“殿下知道我秦国兵甲之利,却不知道开疆容易守土难。我秦国虽然已经占据了韩国的大片土地,并且采取连坐制度来镇压其国人造反。
  但是王上曾言,酷法有效不可久也,仁政迟缓不可忘也。
  故而王上以酷法镇压其判心,而后又当以恩义笼络民心。
  年初之时,我秦国对韩国用兵,至使韩地耽搁了春耕。
  如果我秦国没有早做准备,那么等到百姓吃光了家中余粮之后,势必会引发骚乱。
  而今王上早早的调拨粮草,为的便是及时安抚民心。
  只要能够平安度过今年,王上的恩泽得以传播,等今年这个冬天之后,韩地的百姓便心属我秦国了!”
  秦政闻言之后眉头微皱,他有些不解的看向眼前的不一样。
  “可是父王的举动与先生您平时教我的可是不同啊!”
  卫鞅闻言之后,伸手揪着自己的胡须,而后缓缓开口说道:“微臣能够教授王上的只有帝王心术,而王上所推行的,却是圣王之法呀!”
  听到他的言语之后,秦政便更是不解的问道:“先生以为,秦政该如何方才能学到圣王之法?”
  卫鞅微微摇了摇头,随即叹了一口气道:“王上用人用政,向来是天马行空不着痕迹。不论是什么出身的臣子,只要有才能,他便能够委以重用。
  并且王上每一次重用的臣子,都对王上忠心耿耿。
  虽然说士为知己者死,但是王上每一次都能够避开庸碌之才,而重用真正的贤能。
  只是慧眼恐怕已经不足以形容王上,恐怕只有圣王之心,方才能够形容王上的天赋。
  所谓圣王之法,并非是后天能够学习的手段,而是圣王天生的才能。殿下虽然为王上之子,但是相比于王上……”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却也让秦政明白了他言语之间的意思。
  秦政对此没有丝毫的恼怒,他十分理所当然的说道:“为人子嗣,怎么能够奢望超越自己的父亲呢?秦政自知不如父王远矣,但今后还要多请丞相赐教。若是增长学问,能够赶上父王十之一二,秦政也算是不负父王所望。”
  所有人都觉得秦牧是天赋异禀,但是没有人知道秦牧就是一个挂逼。
  他有着后世知识带来的先知先觉,又有着系统给予他的便利,让他能够知人善用。
  秦政虽有帝王之资,但是又怎么能够与挂逼相提并论!
  秦政十分明智的没有与秦牧一较高低的想法,反正他已经了解到了自己兄弟的想法,并且也清楚自己父王心中所想。
  只需要稳步的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被交托到他的手中。
  看着满脸恭敬与谦卑的秦政,就算是卫鞅对他有所排斥,此刻脸上也挂起来温和的笑容。
  “臣,定当尽心竭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