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611

  所以对于文武百官来说,这一箭非常的可惜。
  叹了一口气之后,范蠡缓缓的跃众而出。
  越国君既然射出了这一箭,那么不论中与不中,也就代表着越国君已经承认了与楚国之间的盟好。
  现如今越国君转身离去,那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便是交给他这位越国的丞相来处理。
  范蠡的能力不弱,治政水平也是在九十五以上,他之所以在近些年会有些不显眼,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庞统太过耀眼。
  当庞统离开之后,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一人能够掩盖得住他的光芒。
  在与屈原对视之后,二人绝口没有提及刚才发生的事情,而是商议起了两国联盟事宜。
  越国的百官心思各异,但是却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
  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屈原与范蠡在大殿之上拟好国书,而后由屈原代替楚王盖上国印。
  当范蠡捧着国书来到偏殿之后,果然便在这里见到了等候多时的越国君。
  心照不宣的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越国印,分别在两份国书之上盖好印章。
  随后范蠡便带着其中一份回传给了屈原。
  屈原小心翼翼地核对国书,在确定无误之后,这才转身向着范蠡拱手,然后缓步走到大殿之前,将自己的头冠从柱子上摘了下来。
  轻轻地弹了弹其上的灰尘,屈原缓缓开口说道:“越国君尚未老矣!”
  范蠡跟随在他的身边,从头到尾都是一语不发。
  等到将屈原送出越王宫,群臣便再一次沸腾了起来。
  “怎么能够这么平白出兵呢?粮草补给,兵器战马,怎么也该让楚国人……”
  “没错啊,凭什么让我们越国的儿郎平白帮楚人打仗……”
  众臣子议论纷纷,一时之间让越国朝堂显得好生热闹。
  范蠡缓步回到了大殿,看也没有看那些嘈杂喧嚣的文武百官,而是直接迈步走进内堂去见了越国君。
  秦国14年秋,吴国与楚国的战事升级,两国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
  吴国的盟友徐国出兵十五万要相助吴国,楚国以丞相屈原为使游说越国。
  同年11月,北方已经开始落下了皑皑白雪之时,越国却是派遣了二十万全副武装的越军渡过了长江。
第787章
日新月异的秦国
  楚国与吴国之间的战争十分的古老,两方都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攻城器械,没有爆发什么特别新奇的奇谋。
  无论是吴起还是孙武,两方统帅都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到了他们这种程度的交锋,在两国投入兵力相当的情况之下,便俨然已经成了一场消耗战。
  不论是吴国还是楚国,或者是赶来支援的越国还有徐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将自己本国的将士性命消耗在双方正面硬碰硬的决战之上。
  故而从秦国14年开始,吴国与楚国的战争持续了足足三年的时间。
  这三年以来,秦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经历了三次科举与考核之后,国内的风气再一次焕然一新。
  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弥漫在整个秦国,以至于短短三年的时间,便已经让秦牧的秦国再上了新一个新的台阶。
  这三年的时间里,秦国风调雨顺,民殷国富。
  在荀彧彻底的接手了巴蜀之地,秦牧也终于放心大胆的任用李靖训练出了秦国的第四支军团。
  现如今秦国手中除了白起可以调动的二十万大军之外,另外还有个各大猛将亲自训练的精锐骑兵,数量不计。
  镇守新郑的背巍军也训练得更加精锐,楚西之地王翦麾下的二十万精兵正是训练了足足十几年的时间。
  秦国之外的诸国,时刻处在秦国威胁之下的赵国,魏国与玄鸟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转眼之间便已经到了秦国十七年初,原本准备在秦西体验一年时间的秦政,因为鬼谷子到来的缘故,随后又硬生生的呆满了三年。
  直到秦国十七年过年的时候,秦政方才带着自己的弟弟与妹妹还有两位师兄一同来到了咸阳。
  虽然他极力地邀请自己的师父鬼谷子,但是鬼谷子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随他前往咸阳,甚至是连自己真正的名讳也不愿意告诉秦政。
  长达三年的时间没有归家,咸阳的变化也非常的大。
  也不知是因为思念自己儿女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他什么缘故,秦王后身体开始逐渐变得孱弱了起来。
  秦牧请来了秦越人为其诊治,同样也从系统之中兑换了一些延年益寿的丹药,但是这些东西都没能够治愈秦王后的疾病。
  伴随着秦王后身体素质逐渐下滑,秦牧此时此刻方才意识到,而今的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刚满18岁的时候前往秦西建国,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现如今的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虽然他自己仍然处于自身的巅峰,但是未曾习武,少年时又外出奔波的昭姬,此时此刻已经开始步入了自己的中晚年。
  这个是在不论是男女的普遍寿命都偏低,最后是某些专家的考证,这个时代的人平均寿命只有十八岁。
  虽然其中没有排除因为战争而提前夭折的缘故,但是秦国的军队现在也开始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最初的一批军人之中,年长者已经接近50岁,就算是公孙瓒与诸葛亮等人,现如今也已经妥妥的40多岁了。
  秦国因为时间而腾飞,但是秦国的那些将领们,却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察觉到自身素质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之下,秦国的那些将领们便再也难以安稳下来。
  自从庞统回到秦国之后,他代替卫鞅回到了总理朝政的位置,秦牧也没有亏待卫鞅,而是将六部之中刑部职权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案件审理职权,法律修缮职权提出来,重新成立了属于秦国的法理司。
  法理司主要职权类似于后世的法院,单独从衙门之中剥离案件审查职权,任用从法科挑选出来的学子成为各郡县主司,形成了一系列从下到上的司法部门。
  除了秦王秦牧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干涉法理司的总司。
  从身份地位上来讲,卫鞅的身份不下于秦国的丞相。
  伴随着司法职权分立,秦牧又借鉴了后世的一些国家政策,大力的鼓励秦国百姓生育。
  但是让所有人不解的是,秦王规定,只有年龄到了18岁以上的男女才可以结婚。
  在保证基本的耕种前提之下,秦王鼓励百姓开展商贸,尤其是鼓励秦国的商队与西域通商,源源不断的用诸夏的茶叶丝绸等奢侈品,从西域购买大量优质的马种,稀有的矿石,金银铜铁等等。
  在安邑,新郑,咸阳,秦阳,成都,楚西六处建立了六座巨大的粮仓。
  同时在函谷关建立了秦国最为庞大的军需库。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像秦王这般折腾,但是在秦国风调雨顺的前提之下,秦牧每一次折腾都极为顺利。
  秦国日益强盛,整个秦国都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一场战争的到来。
  而与此同一时间,玄鸟国在管仲变法之后,通过盐铁专卖等等措施积蓄了大量的财富,玄鸟国的军队日益强盛,最终将玄鸟国带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与玄鸟国相对的,是周天子之国逐渐失去对整个天下的统治力量,赵国与魏国越发的向玄鸟国靠拢。
  也就在这个时候,燕国的燕王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终于斗垮了燕国的丞相子之。
  而伴随着子之倒台之后,燕国的燕王也随之而去,就在庆功宴上,因为欢喜过度,醉酒之后跌落池塘。
  虽然内侍们及时将他抢救了上来,但是年迈的燕王最终还是没能够撑过去。
  而就在燕王薨天之后,燕国新王即位,任命乐毅推举的鬼谷贤能苏秦为燕国丞相。
  老燕王薨天,新王刚刚即位,正是燕国风雨飘摇之际,玄鸟国随即出兵联合赵国攻打燕国。
  没有等燕国的盟友秦国反应过来,两国联军便已连拔燕国30余城,逼得燕王遣苏秦为使者,前往玄鸟之国向玄鸟王求和。
  苏秦来到玄鸟国之后,玄鸟王对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也没有用高规格的礼节去迎接他,但是当他见到苏秦送来的礼物之后,却是很快的便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第788章
玄鸟之商
  自从周天子之国势弱之后,魏国与韩国曾经以臣服于玄鸟国,帮助玄鸟国恢复旧商国号为条件,得到了玄鸟王的支持。
  但是之后因为秦国强势,南方诸国态度不明,因此玄鸟王不得不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渴望,继续积蓄着玄鸟国的力量。
  然而他积蓄力量的同时,秦国壮大的速度远超他的想象,竟然直接吞并了他盟友之一的韩国。
  原本已经计划着恢复旧商旗帜的玄鸟王不得不再一次沉寂了下来!
  这一沉寂便是三年,而经过了三年沉寂之后,玄鸟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但是玄鸟王依旧觉得的力量还不够,毕竟他的北方还有燕国这个隐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