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883


如今此人谋逆已罪证确凿,朝廷就当堂堂正正以刑律诛之!来日法场之上将此獠施以磔刑,岂不快哉?”
景泰帝终于收敛住了怒气,他将虞瞻墡狠狠地一甩,将襄王虞瞻墡的躯体直接砸落地面。
“来人,即刻将襄王虞瞻墡押入绣衣卫诏狱关押!由伏龙先生你亲自看押监管。还有方才所有参与逼宫议立‘辅政亲王’之人,即刻至金水桥前罚跪,由刑部尚书俞士悦,合同绣衣卫都督同知左道行,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韦真去做甄别。
凡是襄王党羽,全都给朕押入诏狱待审,其余人等,罚跪两个时辰之后杖刑三十!归家之后等待朝廷处置。”
他的声音就像是狮子在咆哮,震得所有朝臣都耳膜生疼。
此时景泰帝又深深一呼吸,语声阴刻森冷:“此外,即刻将襄王府上下人等全数锁拿下狱,一个都不能走脱,不尽诛襄王一家老幼,难泄朕心头之恨!”
殿中群臣,一时间噤若寒蝉。
景泰帝平日里虽是仁厚谦和,是真正的温润君子。可太子虞见济,无疑是他的逆鳞。
龙之逆鳞,触者杀之——
此时吏部尚书汪文也微微一叹,他将自己的乌纱帽去下,然后深深躬身:“老臣惭愧!”
他也是方才参与议立‘辅政亲王’的一员,也该当去金水桥前跪伏。此时汪文只恨自己有眼无珠,几乎就令虞瞻墡这等狼子野心,残忍狠毒的恶徒登上帝位。
景泰帝嗫动了一下嘴唇,终究没有出言阻止。吏部尚书汪文的罪过确需惩戒,尤其此人自去年八月以来的一应举动,也让他恼恨无比。
襄王虞瞻墡如无这位当朝‘天官’的襄助配合,断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声势。
在景泰帝看来,吏部尚书汪文扶立襄王或是出于公心,其罪可恕,却不再适合担任‘吏部尚书’这一要职。
景泰帝接下来,又望向了前方的午门,语声冷冽:“左道行!承天门外还是有许多学子跪阙是吗?”
左道行还没有离开这座议政殿,他当即躬身一拜:“至朝会开始之刻,承天门外已云集千人,多是各地赶来赴春闱的学子,还有国子监的学生。”
景泰帝就一声冷笑,指着正被拖住门外的襄王虞瞻墡道:“这就是他们想要扶保的贤王,一群不明事理的蠢货,把这些混账也给我拿下,在承天门前杖责三十。还有,记录他们的姓名,所有举人监生押回原籍,永不叙用!”
首辅陈询闻言,当即皱了皱眉:“陛下!这些学子与监生,大多都为襄王诳骗煽动。臣以为只需将襄王谋逆一事在承天门前宣之于众,然后将之驱散就可。”
商弘脸色也一片青白:“陛下不可!还请陛下怜这些学子寒窗不易,收回成命!”
景泰帝顿时胸膛起伏,他知道自己这是在迁怒。
可如果就此收回谕令,他的念头无法通达,一肚子的邪火无处发泄。
李轩此时也抱拳一揖:“陛下,这些学子年轻冲动,满腔热血,难免被人煽动蛊惑。且即便汪尚书这般的名儒也被襄王蒙骗,又何况是他们?臣以为,朝廷杖责可矣,永不叙用则过重。
陛下可究查主谋煽动之人,施以重刑。其余人则施以杖刑二十,举人取消参与今科春闱的资格作为惩戒。”
“罢了!就按照冠军侯说得办。”
景泰帝认为李轩的处置方法更合心意。
他终究是将胸中的郁怒强按了下来,然后返身回到了御座:“内阁拟旨,加封冠军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荫封其一子为靖安伯,世袭罔替,并赐蟒袍以彰其功!如非是冠军侯,朕现在定被襄王这杀子仇人瞒在鼓中。”
对于此事,包括朝中内阁诸臣都无异议。
犹记得昔日太子脑瘤发作,几乎暴病身死。景泰帝下旨严查,满朝大臣都不以为然,是冠军侯李轩一力坚持,这才在今日查出了襄王虞瞻墡这国之大恶,祸乱之源。
甚至有人认为景泰帝的赏赐,还显得轻了。
这虽非是开疆拓土之功,可维持国家正朔,铲除襄王逆党,其功可不下于开疆拓土。
天子之所以不愿意现在就为他加封公爵,想必是因李轩过于年轻,担心未来赏无可赏。
景泰帝随后又用森冷的目光扫荡着这空了将近一半的朝堂,同时沉冷着声音道:“朕如今春秋正盛,而太子虞见济晕迷不过才一年,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了是吗?是认为朕活不长了,认为见济他也醒不来,所以急不可待的想要给朕找一个继位之人?”
此时满朝大臣都不敢答言,纷纷免冠,跪伏于地。
李轩孤身立于其中,稍显尴尬,他不喜欢动不动就给人下跪。可此刻也不好太特立独行,只能朝着天子方向微一躬身,以示尊敬。
此时景泰帝又一声寒笑:“罢了!你们不是担心国家无储,朕身死之后无人继位吗?那么朕就给你们一个储君。红裳,抱着那孩子进来——”
随着景泰帝的话音,虞红裳抱着一个裹在襁褓中的婴儿,从议政殿的侧门缓缓行入。
可能是被殿中肃杀的气氛惊动,这婴儿发出了洪亮的哭声。
景泰帝侧目看了过去,眼中现出几分爱怜与柔色:“此为朕的堂弟,端和王的遗腹子,朕欲将之养于太子见济的膝下,以嗣大晋皇统!”
第六一一章
这孩子是谁的?
就在大雨稍停,天边现出鱼肚白的时候,承天门那厚重的城门轰然敞开。一大批顶盔掼甲,全副武装的御营兵马与绣衣卫从门内汹涌而出。
他们黑压压的一片,就如同钢铁潮流般的淹没了那一千余名跪伏在地的学子,将他们全数锁拿镇压。
有一些自恃武力强横的举子与监生试图反抗挣扎,可这些禁军将士却是毫不犹豫的动用刀兵,甚至是弓弩。
那些举人学子,要么是被强行打晕在地,要么就是被弩箭直接钉穿在地面。
绣衣卫千户魏白龙则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来回奔驰,手捧着一封圣旨大声宣告:“奉陛下旨意,你们这些儒生是非不分,无知蒙昧,党附襄王!
着绣衣卫即刻辨别纠察主谋煽动之人,以谋逆罪论处!其余人等辨别身份之后,需施以杖刑二十,不得参与今科春闱——”
随着魏白龙的声音,不但那些被抓捕的学子们纷纷脸色煞白,四面八方也都传出了一阵‘哗然’的声响。
周围看热闹围观的人群,无不都是神色错愕,议论纷纷。
这些人要么是闻讯赶来的国子监学生与赴考举人,要么就是附近大小时雍坊的官宦人家,勋贵豪奴。
当魏白龙将‘谋逆’二字道出,他们当中的一大半都变了颜色。
按照他们获得的信息,襄王近日分明大势已成。。
有人甚至认为襄王出任‘辅政亲王’一事基本已成定局,怎么就好端端的被打成了‘谋逆’?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联想起了方才襄王府方向的那声惊天爆震,心想这承天门前的变故,莫非是与此有关。
那些被锁拿的学子,当即就有人不服,高声大喊:“你们这是在血口喷人!襄王贤德,曾经三辞帝位,他怎么可能会谋逆?一定是你们绣衣卫在坑陷忠良,蒙蔽天子!”
还有人在咆哮在怒吼:“襄王仁厚,众所共知!你们说襄王谋逆,可有什么证据?这分明是有奸佞在朝中作祟,不欲襄王继承大统!你们罗织罪名,党邪陷正,却塞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老子不信!也不服!襄王贤良方正,仁厚爱民,我等学生请朝廷立襄王为储,到底有什么错?”
魏白龙听了之后,却是一声寒笑:“真是不知死活,到这个时候了还想蛊惑人心。来人!将这些人的牙都给我砸碎了。”
他随后神色微凝,冷冽的看向了周围人群:“今日冠军侯大人已查明五经博士费元投毒案,还有太子暴病案真相!两桩案件俱由襄王虞瞻墡主谋,且已罪证确凿,满朝大臣俱无异议!”
可绣衣卫的信誉,明显无法取信于众。
许多人的脸上,还是浮现着狐疑之色,甚至还有人现出了不屑之意。
也就在这个时候,几个身影骑着地行龙从远处奔至,他们穿着一身红袍,行色匆匆。
为首一人才策骑跨过金水桥,就高声大喝:“老夫翰林院掌印学士黄商,都给我听清楚了,襄王确系谋逆!此獠外忠内诈,设局谋害两任太子,罪大恶极!你们这些学生,休要被这包藏祸心,歹毒极恶之人蒙骗!”
最后一人的脸色,则略含焦躁:“老夫国子监祭酒甄越!襄王谋逆罪证确凿,乃是老夫亲眼所见!所有国子监的监生即刻起返回国子监,无令不得外出!”
还有一人穿着三品官袍,他骑着地行龙疾驰到承天门前的时候,没有急于入内。而是在大门处站定,朝着外面抱了抱拳。
“诸位,本官乃现任顺天府尹王贯。方才我三人协同冠军侯部属搜查襄王府,已经获取人证物证数十件,可以确证襄王虞瞻墡不但是谋害两任太子的主谋,更与京营众多武官勾结!
本官稍后就将请旨,即刻起封锁全城,锁拿襄王党羽。你们可尽快归家,不得外出,也不得信谣传谣!”
这个时候,之前被李轩劝回的国子监学生‘章旦’就在围观的人群当中。
他脸色煞白的看着这一幕,心内则惊疑不定。
章旦还是难以置信,心想襄王怎么会谋逆?怎么会是毒害两任太子的主谋?
可翰林院掌院学士,顺天府尹与国子监祭酒三人无不都是德望威隆,人品高洁,刚正不阿的大儒。
他们如果不是看到了确实的罪证,是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出来的。
“子晨!”一个声音从章旦的身后响起:“听说你今日也参与跪阙了?”
章旦听到有人唤自己的字,就立时回望身后。他发现来者正是他在国子监的同学王静,还有与之形影不离的龙睿。
这两人都来自于南直隶,却是章旦极其珍视的友人。
这不但是因他们的性情值得深交,更因两人扎实厚重的学问。
如果不出意料,这两人今年必定高中,甚至可能位在一甲,是日后的宰相之材。
望见两人,章旦就不由苦笑着一抱拳:“惭愧,昨日那场文会我也去了,当时脑子一热,就跟随着众人一起前来跪阙。幸在老师入宫的时候将我与众多同学劝退,否则我现在的情况真不堪设想。”
此时不止是他,聚在章旦周围的国子监学生,也无不都是面露侥幸之色。
这可是谋逆大罪!哪怕沾上一星半点,都不是什么小事,说不定他们十年寒窗的成果就毁于一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