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528

  侯君集眼中杀机一闪,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百姓围观,他肯定会立马下令叫人把黄观拉下来砍了。
  深呼吸了几下之后,侯君集翻身下马,快步跑上市署城楼,对黄观说道:“黄大人能抓到嫌犯,本官自当在陛下驾前替大人请功。只是陛下早已将谣言案交于刑部追查,这审案之事还是由本官来负责吧。”
  黄观躬身一拜:“自当如此。”
  侯君集点点头,正要吩咐手下把人带回刑部,黄观却又说道:“那便有劳大人就在此处审理吧。”
  侯君集死死盯着黄观,牙关紧咬,脸上的肌肉都有些控制不住的颤抖,黄观却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神色平静如常。
  沉默许久之后,侯君集咬牙切齿地说道:“此处公制不全,如何能够审案?”
  所谓「公制」,其实就是一些仪式类的东西,是为了用来衬托法律公平和威严的人和物,就好像现在法庭上的书记员和法警。
  按照自古以来的规则,公制不全的情况下审理案件被称为「私刑」,就算最后做出了判决,从法律上来说也不算数。
  侯君集原本打算用这个方法逼黄观让步,却不料他话音未落,黄观挥一挥手,十几个拿着杀威棒的衙役就走了出来,在市署前的空地上分左右站立。
  紧接着,几个书吏抬着一张案几摆在了市署城楼的土墙边,案几上签筒、白纸、笔墨、惊堂木一应俱全。
  又有一个书吏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坐在了案几左侧不远处,充作记事(相当于现在法庭的书记员)。
  看到这一幕,侯君集怒极反笑,看着黄观说道:“本官对案件尚不熟悉,对这些人身份如何,所犯何事一概不知。岂能草率行事?”
  黄观寸步不让的说道:“下官早已将一切调查清楚,大人若有不解之处,下官愿为大人解惑。”
  侯君集摇了摇头:“还是不要麻烦黄大人了,本官回去自己了解就是。”
  说着就要吩咐手下人把人犯全部带走。
  见侯君集死活都要把人带走,黄观干脆心一横,冷声道:“大人是要下官上书皇帝陛下才肯进行审理吗?”
  虽然黄观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县丞,可是作为京官,他有的是办法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到皇帝面前。
  不用说其他的手段,就是找老上司孙伏伽帮忙写一份奏疏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侯君集举到半空的手停了下来,转过头神色莫名的看着黄观。
  他已经决定了,等到这次的事件结束,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他都一定要找机会弄死这个不开眼的长安令丞!
  ……
  黄观都说出要给李二陛下上书这种话,侯君集当然不能再借故拖延,只得老老实实坐在公案后,拿起惊堂木发泄般的狠狠一拍:“带人犯!”
  一阵堂威之后,以林木为首的几人先被带了上来。
第157章
:意外出现的魏征
  话音刚落,负责看守林木的衙役就伸手在他背后狠狠一推。
  林木踉跄着走出两步,跪下拜道:“小民林木,拜见尚书大人。”
  看着林木那张还算英俊的脸,侯君集火气腾地一声冲了上来,什么都没问就扔出一只令签:“来人,给本官先将这刁民打三十大板。”
  黄观心里一惊,拜道:“大人,案子还没问就动刑,此举有些不妥吧?”
  侯君集斜乜了他一眼,冷笑道:“刑部问案,人犯上来就先打三十大板,这是成例,黄县丞莫非想坏了规矩不成?”
  黄观道了声「不敢」,接着说道:“此案林公子有检举之功,又曾多次提供线索,下官以为当给予优待。”
  侯君集不屑地哼了一声:“黄大人有这种想法,那是黄大人的事,与本官无干。”
  黄观被侯君集的话噎得一滞,不等他再说些什么,就有两个侯君集的亲兵走上前,从衙役手里接过水火棍。
  黄观吓了一跳,连忙劝道:“大人且慢,即便大人要打他板子,也该由衙役掌刑才是,岂敢劳动大人的亲兵……”
  这两个亲兵生的膀大腰圆,脸上还有深深浅浅十几道伤疤,一看就知道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的恐怖人物。
  真要让他们出手,三十大板打完,林木能不能活下来还真不一定。
  黄观说的急切,侯君集却并不理会,只是示意手下赶快动刑。
  那两个亲兵走上前,一脚把林木踹倒在地,让人按住他的手脚,「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林木还能发出惨叫。
  十杖之后,惨叫声变得虚弱。
  二十杖过后,惨叫声渐不可闻。
  等到三十杖打完,林木整个人趴在地上,似乎已经死了。
  行刑的两人探了探林木的鼻息,抱拳拜道:“启禀大人,人犯已经死了。”
  侯君集嘴角露出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摆了摆手,示意手下把林木的尸体抬下去。
  对于如今大唐的官员来说,在公堂上打死个把人实在算不上什么事,侯君集甚至连解释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围观的百姓虽然有些骚动,不过这种场面他们也不是没见过,大体还是保持了冷静。
  所有人里只有黄观的一张脸黑的跟锅底一样,他没想到侯君集竟然会这么无耻,这么残暴,一上来就打死一个重要证人。
  可惜他刚才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就这么被侯君集得逞了。
  林木的性命他并不在乎,他只是担心林木的死会让其他几个证人投鼠忌器,不敢说真话。
  ……
  黄观在心里不断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那两个亲兵已经按着侯君集的吩咐抬起林木的「尸体」,准备暂且先扔到一边。
  两人还没走出几步,原本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的林木忽然微微咳嗽了几声,吓得这两个铁塔般的汉子连忙把他扔在了地上。
  看到林木居然又「活」了过来,侯君集的脸色瞬间晴转多云,喝道:“好贼子!居然装死欺瞒本官!来人,给本官直接将他打杀了!”
  说着便要再掷出一只令签。
  “且慢!”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一个是黄观喊出来的,另一声却来自下方围观的百姓当中。
  包括黄观和侯君集在内,所有人都朝着人群里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
  在众人注释的目光中,一个身穿丝绸衣衫,气势不凡的华发老者越众而出。
  看到这人的相貌,侯君集的瞳孔微微一缩,黄观却惊喜道:“魏公!”
  ……
  魏征缓步走到市署城下,看着城上高坐的侯君集,讥讽道:“一言不合就要杀人,侯尚书好大的官威!”
  侯君集神色阴狠中带着几分忌惮地看着魏征,沉声问道:“魏侍中不在门下省公干,怎么有空来这东市闲逛了?”
  魏征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卷圣旨:“老夫这里有份圣旨,与侯大人有些关系,不知侯大人有没有兴趣听听?”
  听说是李二陛下的圣旨,侯君集不敢怠慢,连忙跑下城楼跪地拜道:“臣刑部尚书君集接旨。”
  魏征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
  圣旨经过中书省的润色,骈四俪六的扯了一大堆,不过其中的核心意思还是很明显的:为了安定民心,特任命门下侍中魏征为钦差,处理东宫谣言案,其余人等从旁辅佐。
  等到将圣旨念完,魏征假模假式的扶起侯君集:“老夫老朽了,想趁着最后这点子时间为朝廷做些事情,这才向陛下讨了这份差事,希望侯大人不要见怪才是。”
  侯君集肺都快气炸了,脸上却还要装出一副心悦诚服的模样:“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君集作为臣子,自然无所不从。”
  魏征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哈哈大笑的走上城楼。
  不一会儿,换上了侍中官服的魏征在黄观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至于侯君集,到底是没能忍到最后,连声招呼也没打就带着一众亲兵离开了。
  ……
  没有了侯君集的搅局,案件审理的速度快了不少,没用多少时间,魏征就拍案做出了判决:天海商号乃洛阳人林木的产业,与东宫没有丝毫的关系。
  身为天下闻名的正直大臣,魏征做出的判决没有人怀疑,四周围观的百姓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欢呼了起来。
  对于传统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可以接受官员贪污,可以接受宗室无道,但是皇帝和太子必须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永远伟光正,没有任何的缺点。
  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环境,东宫与民争利的谣言才会引起那么激烈的震动。
  现在大家知道了,太子依旧是那个生而神圣,视百姓为自己骨肉同胞的好太子,自然是各种欢欣鼓舞。
  欢呼了片刻之后,百姓们也慢慢平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仍然跪在那里的几人。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这些家伙居然敢诬陷太子,实在是罪该万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