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528

  见李恪这么说,李承乾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
  没过一会儿,李佑、李恽、李贞等几个兄弟几乎同时出现在甘露门外。
  几人联袂来到殿前,李佑大大咧咧地叫嚷道:“本王和几位兄弟要求见天子,尔等速速通传。”
  看着李佑一副混不吝的模样,李恪作势就要出声训斥,却被李承乾暗暗拉了一把,愣了一下之后跪了回去。
  黄易丝毫不把李佑几人放在眼里,老神在在地半眯着眼,扔出那句老话:“陛下有旨,今日谁也不见,几位大王请回吧。”
  李佑向来混账惯了,见黄易居然敢无视自己,当下就撸起袖,带着李恽等人打算硬闯。
  可惜守在周围的禁军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虽然不敢真的拿李佑等人怎么样,可是用刀鞘棍棒之类的教训两下还是没问题的。
  一阵哭爹喊娘的动静之后,李佑几人最终还是受不了疼,揉着胳膊骂骂咧咧地退回到李承乾身边跪下。
第271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甘露殿前的广场上,一溜儿锦衣华服的身影并排跪着,李二陛下的儿子们,除了李泰、李愔和还太不会走路的李明,所有人全都在场。
  李承乾没想到李佑等人居然也会来。
  看着兄弟们这么力挺自己,要说他的心里不得意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他总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似乎眼前的情况有些不对劲。
  仔细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之后,李承乾突然想到前世曾经见过的一个场面。
  那个场面并不是李承乾亲身遭遇,而是从电视上看到的,主角是和历史上的李承乾一样被网友封为「倒霉太子」的康熙皇帝次子——胤礽。
  在那部叫《雍正王朝》的电视剧里,康熙皇帝有意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另立贤良。
  收到消息的雍正等人并没有如外人想象的那样落井下石,反而都跑到乾清宫外跪倒为太子求情,一副兄友弟恭,家庭和睦的景象。
  可惜最后的结果却不怎么和谐,雍正等人的举动不仅没有保下太子,反而让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康熙皇帝瞬间下定决心,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并将之圈禁了起来……
  想到这个故事,李承乾的背上的冷汗「唰」的一声流了下来。
  【但愿我不会落到那个倒霉家伙一样的处境吧。】
  事已至此,李承乾也无计可施,能做的也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了。
  ……
  甘露殿中,李二陛下将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本就铁青的脸色越发阴沉了几分。
  看着跪在那里的几个儿子,李二陛下胸中的怒火几乎都有些压制不住了。
  和李承乾一样,李二陛下也想到了另一副景象,不过身为正常人的李二陛下显然不会知道后世的事情,李二陛下想起的是高祖李渊和曾经的太子、如今的贤王李建成。
  想当初大唐初立,高祖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将一部分朝政交给太子处理。
  凭借着皇帝老爹赋予的权力,李建成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发展到后来,很多人都忘了天下还有李渊这么个皇帝,大小事宜基本上都找太子处理。
  察觉到不妙的高祖刚想限制一下太子的权力,诸李宗室、文武百官就都跑到他面前为太子求情。
  群情汹汹之下,身为皇帝的高祖都不得不妥协,放弃了限制太子的计划,转而培养起了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二陛下,作为太子的制衡。
  ……
  今天早上,当手下人将李佑几人和李承见面的事情报告上来的时候,李二陛下瞬间就想起了高祖。
  高祖最后几年的处境李二陛下是亲眼所见的,虽说高祖变成那样是他一手导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愿意落到和高祖一样的境地。
  哪怕事实上李二陛下自己也有意要让几个儿子出去历练,可是他们居然不来找自己,反而先去找了太子,这就让皇帝陛下不能忍了。
  皇帝都是多疑加敏感的,一旦察觉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马上就会雷霆震怒。
  就算是李二陛下这种对臣子推心置腹、信任有加的皇帝,在面对太子有可能抢班夺权的问题时,也不得不警惕再三。
  之所以弄这么一出,就是为了看看太子的势力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残酷」的现实让李二陛下触目惊心,所有儿子,除了李泰、李愔和还不会走路的李明,其他人全数到场!
  这和当年高祖面对的情形何等的相似!
  【呵呵……尔等这是真的把朕当成高祖吗?!诸王逼宫,当真是好大的阵仗!只怕接下来就要百官上书了吧?!】
  ……
  将看向殿外的目光收回,李二陛下冷声对身边的黑衣人问道:“百官有什么反应?”
  黑衣人恭声应道:“回禀陛下,百官鼓噪了一阵之后就都退了回去,只有大理寺卿孙伏伽进宫请求面圣,眼下正在朱明门外候召,这是孙寺卿的奏疏。”
  李二陛下微一皱眉,这个结果和他预料的有些不一样。
  想当初高祖要对李建成动手,朝堂上的人可是出动了一大半,就连许多地方上的大员都不远千里呈上奏疏,韦云起等人更是扬言要以死相谏。
  怎么轮到李承乾的时候,只有区区一个大理寺卿出面?
  沉吟了几息之后,李二陛下伸手接过黑衣人手里的奏疏看了起来。
  奏疏很简单,基本上都是为李承乾求情的话,这一点并不出李二陛下的预料。
  让李二陛下想不到的是奏疏后面署名的人。
  整卷奏疏后面密密麻麻跟了上百个人名,但是真正有分量的只有一个孙伏伽,其他的都是一些微末小吏,一个四品以上的都没有……
  ……
  在大唐,四品是官员的一个分水岭。
  一般来说,四品以上的是朝臣,享有进宫面圣和参加常朝的权利,四品以下的官员则只能参与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并且平时不允许进宫面圣,除非得到李二陛下的许可。
  孙伏伽之所以独自进宫,不是他不想多拉几个人给自己壮胆,实在是那些人根本就没有进宫的权利。
  看着奏疏上密密麻麻的人名,李二陛下的心里波澜不惊。
  别看有这么多人,真要是说起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随便拉一个主官出来,也比这些人绑在一起的分量要重得多。
  眼看只有这些芝麻绿豆的小官为太子说情,李二陛下心里的怒火消了不少。
  仅凭这些人,李承乾连把持朝政都做不到,就更别说架空他这个皇帝了。
  ……
  李二陛下将奏疏扔到一边,对黑衣人吩咐道:“找个人去传旨,就说此事朕已经知道了,让孙卿回去吧……此外,传旨赐孙卿钱三万,绢十匹。”
  孙伏伽那个榆木脑袋,如果不给一点提示,他或许会认为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处置太子。
  这家伙虽然能力有限,不过胜在耿直,还是有一定培养价值的。
  而且作为已知唯一一个李承乾在朝堂上的支持者,李二陛下也不能对他下手,以免李承乾将来无人可用。
  不得不说,皇帝都是二百五,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要对太子下死手,一副不整死李承乾不罢休的模样,转眼却又开始为李承乾实力不足而担心。
  黑衣人应诺一声下去安排,李二陛下则准备将李承乾等人叫进来训话了。
  虽说李承乾没有在朝堂上拉帮结伙,但是几个儿子拧成一股绳,对他这个做皇帝的老爹来说也是个不得不面对的威胁。
  ……
  【呵呵,尔等不是想让太子给你们找一个好去处吗?朕满足你们的愿望,辽东新纳,南疆不服,正好需要人去看着,你们就都给朕过去吧。】
  在心里转过一个念头之后,李二陛下刚要开口,就听到黄易在殿外通报:“启奏陛下,魏王求见……”
第272章
:挖坑埋了自己的李泰
  黄易的话音未落,李二陛下刚刚有所缓和的表情再次严肃起来。
  他之前就已经下令,不管谁来求见,一律挡回去,黄易居然替李泰通报,这多少显得有些奇怪。
  在心里嘀咕了几句之后,李二陛下开口问道:“魏王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黄易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回禀陛下,陛下命魏王所著之《括地志》已经完稿,特来呈献陛下御览。”
  《括地志》是今年以来李二陛下最重视的几件事之一,是他这个皇帝用来彰显自己文治能力的一个重要筹码。
  因为事关重大,黄易才敢违背李二陛下的命令为李泰通报,否则他都已经把李恪等人拦下了,又怎么会在乎多一个魏王。
  听说是《括地志》的事情,李二陛下的神色没有丝毫好转,李泰的那点小心思,根本就瞒不过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