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28

  此次战事紧急,李二陛下特许军队跨过州县,自行募兵,所以才有了这番景象。
  这次军队自行招募,在地方稍加考核便统一送往大营,再训练一些时日就派上战场。
  可以预见,把这些没经过什么系统训练的新兵派上战场,损失绝不会小,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突厥和吐谷浑同时来犯,留给大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有事则长,无事则短。
  转眼间已经过了一旬的时光,经过了简单的训练,新招募的士兵被带往李元吉的大营所在,实在不合格的只好让他们回家去了。
  并州城离李元吉的大营并不远,众人连夜赶路,头一天卯时出发,第二天辰时就看到了大军的营盘。
  此次抗击突厥,李元吉带了十多万兵马,加上幽州罗艺的十万兵马,总共二十多万大军。
  李承乾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那叫一个旌旗蔽日,站在近处甚至都看不到边。
  一队队士兵不停地巡逻,帐篷星罗棋布,颇有章法,只要发现敌情,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兵力,帐篷与帐篷之间的距离既能防止有奸细混入大营,又不会因为摆得太开,兵力过于分散。
  营门之后,一条大路笔直前伸,直通中军大帐,大帐前两根几丈高的杆子上,稍高一点的那根上一面唐字大旗迎风猎猎,好不威武,稍低一点的旗杆上,李元吉的李字帅旗迎风飘扬。
  这就是大唐!
  这才是大唐!
  仿佛心里某个部分被激活一样,李承乾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
  跟李承乾一起来的新兵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大军雄浑的气势刺激的心旌摇动。
  好像早知道会是这个样子,负责招兵的百夫长牛二并没有催促众人进营,只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
  等了一会儿,估计差不多了,牛二喊道:“行咧,你们还莫(没)完咧。想看以后有滴(的)是机会,先跟饿(我)找司马登记气(去)。”说完,带着如梦初醒的众人走入军营。
  登记了姓名籍贯,领了衣甲兵器,李承乾等人便被带到了新兵营,刚来的新兵是没有资格和正规军住在一起的。
  和现在的军队差不多,刚来的新兵主要就是学习军队的规矩和一些基本的战术知识,培养他们的战斗能力,平常的任务就是训练和处理后勤,合格的人会被补充到作战部队,不合格的就被分配到火头军、后勤部队里,反正军队不养闲人,总有事情让你做。
  此时的军队可没有老子不干了,老子要回家这种说法。
  进了军营,除非到了年纪,放你回乡,要不然你死都要死在军中。
  你要是跑路,逮不到还好说,逮到了,对不起,你全家都要跟你一起倒霉,最便宜的也是全家流放,最严重的那就直接满门抄斩了。
  就这样,李承乾就像一个普通的新兵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军队生涯。
  ……
  自打进了军营,李承乾每天的日子就是训练、给老兵做饭、训练,给老兵洗衣服。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陆陆续续有新的兵员补充进来,李承乾通过了考核正式成为了大唐军队的一员,因为他弓马娴熟,又能识字,所以被分配到了骑兵营。
  骑兵一直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兵种的代表,大唐最强的军队便是由李世民一手创立的玄甲铁骑。
  玄甲铁骑自创立以来,从无败绩,即使以一敌十也能不落下风,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多少英雄豪杰都饮恨于玄甲铁骑之下,也因此成就了玄甲铁骑的「天下第一强军」的威名。
  自从李世民即位之后,玄甲铁骑便很少出现在战场,李世民实在不放心将这样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交给别人掌握。
  除了玄甲骑兵,大唐还有几支骑兵也十分的骁勇。
  其一是罗艺手下的幽州骑兵,罗艺当年就是靠骑兵起家,燕云十八骑威震塞外,训练和指挥骑兵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另外一支就是李元吉手里的并州骑兵,李元吉从武德年间开始长期驻扎在并州,他手下的骑兵多数都是并州人,并州骑兵的厉害从几百年前就开始了。
  三国时期,温侯吕布率并州狼骑横行天下,要不是他本人实在没脑子,三国发展下去是个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这样一只精兵落在李元吉这种将领手上不得不说是明珠暗投,好在这次的真正的领兵将领是李靖。
  有了这位天生的骑兵统帅,再加上硬实力爆表的幽并骑兵,突厥焉能不败?
第029章
:战场的猫腻
  自从当上了骑兵,李承乾不用像以前那样洗衣服做饭,可是却更累了。
  骑兵不同于步兵,步兵就是一人一把武器,练练耐力战法,骑兵不仅要锻炼自身的武艺,还要和战马不断的磨合,这样才能让战马如臂使指,增加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几率。
  若不然,面对敌人的武器,你想往后退一步,马儿偏偏往前走,有几条命也不够赔的。
  大唐的骑兵,制式装备一般配备了轻弓,马槊,横刀,每天训练下来,累的手脚无力,回到帐篷就睡得和死猪似的。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一个多月,李承乾的骑术精进不少,以前学的武艺也变得更加实用。
  因为武艺出众,骑术也很好,李承乾被提拔做了一个小小的什长,带着几个刚招募的新兵。
  总的来说,李承乾的军营生活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唯一让李承乾不爽的是就算每天这么大的运动量,吃的那么多,体重愣是没增加多少,只是肌肉的线条明显了一些,铠甲套在身上显得柔柔弱弱的。
  为了这个,没少被手下的几个兄弟鄙视,可是这个所有人口中的「娘们儿」却能在力气上胜过大部分五大三粗的汉子,让众人是大呼不解。
  时间进入七月,李承乾成为骑兵也近两个月,每天操练完后和兄弟们喝羊汤,啃羊腿的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
  秋天,每年这个时节就是突厥犯边的时候。
  这一天,李承乾像往日一样早早的起床,整理好床铺,拿起武器盔甲,准备开始一天的训练。
  突然,一阵鼓声传了过来,旁边床铺的新兵范良坐了起来,揉着眼睛问:“唐大哥,什么事啊?”
  李承乾皱了皱眉:“估计是突厥打过来了,都快点起来,等会儿应该就要点兵了。”
  帐篷里一阵悉悉索索的的收拾声。
  果然,过了没一会儿,一阵鼓号声传来,整个营盘都好像活了起来,一队队的士兵井然有序的走出帐篷,走出营盘,在校场站定。
  三通鼓过,李元吉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位将军,来到军前站定。
  李元吉如今已过而立,长相多了几分沉稳,一身明光铠甲,猩红的披风迎风猎猎,气度着实不凡,可是一开口,气场全都破坏完了:“兄弟们,老子(和李承乾学的)回来了。带你们打突厥崽子去。上一次,你们本来有机会打败他们,可是你们错过了。
  现在,机会又出现在你们的面前,陛下有旨,这次要让他们亡族灭种!你们说,该怎么办?!”
  “杀!”
  回应他的是漫山遍野,气冲霄汉的呼喊。
  李承乾暗自捂了捂额头,好好的一次战前动员,被李元吉说的和黑社会打架一样,幸好这些大兵还就吃这一套,文绉绉的他们还不一定听得懂。
  李元吉又说了些鼓舞士气的话,便传下帅令:出兵!
  当下众军便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分作几路出发,二十万大军一起走太窝兵,只能分作几路,事先约定好在某个地方会合。
  李承乾隶属的骑兵属于左威卫麾下,从地域上讲属于并州兵,是李元吉的直系下属,他们的任务便是依靠高机动性,迅速赶赴战场,探查敌情,等待大军的到来。
  并州骑兵最出名的就是速度,大部分的兵马还没走到一半的路程,李承乾所部就已经赶到了事先定下的战场,入眼处是一片广阔的平缓草原。
  ……
  初秋时节,草色尚未枯黄,郁郁葱葱的野草直到膝盖,没有代步的坐骑,走不了多远就感到一丝疲倦。
  看到战场的样子,李承乾皱起了眉头,为什么李靖会选择这么一个不利于步兵发挥的地方作为主战场?
  虽然唐军的战力超过突厥,可是要在这么一个地方以十万骑兵,十数万步兵对战三十万骑兵,哪怕那支骑兵的装备不怎么好,也是件不可能的事啊。
  【难道是因为我的出现导致历史发生了改变的缘故?】
  李承乾又开始习惯性的怀疑起了蝴蝶效应的作用。
  【不会啊,李靖不是这么213的人。难道是李元吉定的计策?也不可能,既然父皇让李靖来了,那么出谋划策的一定是李靖,而不会是自己那个动不动就脑子缺根弦的四叔。】
  【难道李靖真的神到这种地步了?能让步兵在这种根本不利于步兵作战的地形上战胜骑兵?】
  此次负责探察敌情的不过是个校尉,手下拢共只有不到一千人马。
  这么少的人,想在短时间内打探清楚情况,只能选择分兵。
  李承乾领命离开,带着手下几个兄弟四处探查起来。
  一边搜索,一边在脑子里考虑刚才那件事情,他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表露自己的身份,以太子的身份劝一下李靖。
  李承乾这边正在想事情,突然胯下战马崴了一下,正在沉思的李承乾猛地一惊,连忙用力稳住了身子,下意识地朝脚下看去,发现几人走过的地方隐约有些异样。
  李承乾挥手示意众人停下,翻身下马,扒开马肚子下面的草看了两眼,又在四周查看了一番,突然笑了起来。
  “大哥,有什么发现?”李承乾手下几个人看着他在草里翻来翻去,不知在找些什么,接着又突然笑了起来,好奇之下都围过来打听。
  李承乾笑道:“不可说,不可说……”说完,转身上马,不过他对于这次的胜利已经多了几分把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