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528

  李承乾整理了一下被他扯乱的衣服,朝着殿中主座走去。
  等到李承乾坐好,高藏恭恭敬敬地施了个大礼,伏地拜道:“还望殿下不计前嫌,看在我高句丽臣民真心归顺的份上,救救我高句丽吧!”
  “嗯……”
  李承乾没想到这一次居然不是高藏自己的事,而是高句丽国内出了问题,微微一愣之后有些疑惑的问道:“高句丽发生了什么事?”
  高藏直起身,跪在那里说道:“殿下,事情是这样的……”
  ……
  通过高藏的一番解释,李承乾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安生的地方,早在有明文记载的历史以前,秽人和扶余人就在这里为了抢地盘大打出手,从汉初卫满朝鲜顶替箕子朝鲜开始,这个屁大的点地方更是打成了一团乱麻。
  一个又一个国家前赴后继,你来我往,征伐不休。
  一直到高句丽人在辽东崛起,才让人看到一点半岛统一的曙光。
  可惜高句丽人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半岛没有统一的情况下惹恼中原王朝。
  自从前隋开始,两个朝廷,四代帝王,无不想拿高句丽人开刀,借以彰显天子威严。
  去岁一战,高句丽几乎一半的军队都折损在了辽东。
  虽然大唐在最后关头撤军了,可是常年受他们压迫的新罗却不愿意放过他们。
  也不知新罗女王给了百济什么承诺,总之就在高句丽军队按照李二陛下的吩咐从新罗国内撤军的时候,遭到了新罗和百济联军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在将高句丽军队打败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在今年春天纠集大军,对高句丽本土展开了进攻。
  辽东一战惨败,征伐新罗的大军又全军覆没,高句丽已经只剩了一口气,又岂能抵挡的住两国联手。
  短短一个月工夫,高句丽国内就有十几座城池被新罗百济联军攻陷,眼看着就要亡国灭种了。
  没办法,高句丽人只能希望大唐能够出面干涉,让两国罢兵、
  ……
  听完高藏的哭诉,李承乾心里不由发出一声冷笑。
  大唐虽然暂时不对高句丽下手,不过在李承乾心里,早就把那块地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新罗人居然敢在不经大唐允许的情况下就对高句丽下手,摆明了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这要是还能忍,李承乾也就枉为一个穿越者了。
  稍作考虑之后,李承乾阴沉着一张脸对高藏说道:“高卿暂且先行回去,孤马上召集臣属商议。高卿放心,此事孤一定会给贵国一个交代!”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高藏的脸色总算是好了一点,感激涕零的拜道:“番邦小臣一切凭殿下做主。”
第285章
:半岛攻略
  高藏走后,李承乾思索片刻,对门外宿卫吩咐道:“将三位阁老和民部、兵部两位尚书替孤请来,就说孤有要事与诸位明公相商。”
  宿卫领命而去,还没走出几步,就被李承乾喊住。
  想了想之后,李承乾接着说道:“将卫国公、郧国公、卢国公、英国公四位国公也一并请来吧。”
  宿卫慨然应诺,确定李承乾没有别的吩咐之后转身离开。
  不过一刻多钟,李承乾刚才提到的几人就在内侍的引领下陆续走进殿中,和李承乾见礼之后各自落座。
  等到所有人到齐,李承乾将刚才高藏告诉自己的事情和众人说了一遍。
  介绍完情况以后,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众人问道:“新罗与百济此番动作不小,用意不言自明,我大唐该如何处置,还请诸公教我。”
  李承乾话音刚落,郧国公张亮就起身拜道:“殿下,末将以为此番正是我大唐覆灭高句丽之机,末将请领精兵五千出战,三月夷平高句丽。”
  去岁辽东之战,张亮统领的水师走错了路,原本应该直指平壤的大军,却莫名其妙的跑去了卑沙城。
  虽说靠着几场胜仗挽回了名声,可是因为有错在先,所以最后得到的赏赐并不如其他人那么丰厚。
  张亮的心里早就为此窝了一肚子火,听说又有开战的机会,顿时有些迫不及待。
  李承乾神色平静地安慰了他几句,却并没有表态支持他的意见,而是看向其他人问道:“诸公以为张公的建议如何?”
  房玄龄出列拜道:“启禀殿下,去岁辽东一战,国库支出颇多,如今朝廷又在漠南与西突厥交战,只怕无力支撑与高句丽的战事。因此老臣以为,我大唐不如作壁上观,不予理会。”
  和张亮因为一己私欲而要和高句丽开战不同,房玄龄的这个做法要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因此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马周、杨师道、魏征等人都出列表示支持房玄龄的办法。
  ……
  李承乾在心里暗自摇了摇头,众人会有这种反应,他并不觉得奇怪。
  新罗历来都是长安天子的贴心小棉袄,不仅年年遣使朝贡,还动不动就往后宫送美人,借以博取皇帝的欢心。
  和高句丽、百济那两个动不动就搞出一点幺蛾子的刺头比起来,新罗无疑是最让人省心的那一个。
  在朝中很多官员心里,巴不得新罗能够统一朝鲜半岛,这样一来大唐的东北边境从此就可以恢复安宁了。
  如果说李承乾只是打算种种田、泡泡妞,当一世安稳天子,按照房玄龄的计策去做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很可惜,李承乾的野心并不止是想做一个安稳天子。
  他想要的不是东北安宁,他要的是整个东亚只有大唐一个国家!
  什么新罗、百济,什么流求、倭国,统统都要成为大唐的国土,只有这样,大唐才能腾出手来一心一意的向西扩张,制霸世界。
  因此在大唐有能力收服朝鲜半岛以前,李承乾绝对不能容忍任何政权有统一半岛的心思——哪怕这个政权倾向长安也不行。
  ……
  伸手在桌子上敲了敲,李承乾缓声说道:“孤意上奏父皇,遣使调停三国之战,令新罗、百济退兵,诸公以为如何?”
  众人对视了几眼,魏征出列拜道:“殿下,高句丽自前隋开始便屡犯中国,虽称不上心腹大患,却也有疥癣之忧。如今朝廷正可借机不废一兵一卒灭亡高句丽,殿下何以要出手阻拦?老臣愚钝,还请殿下赐教。”
  李承乾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问道:“诸公想必都是如魏公一般的看法吧?”
  其他几人对视了一眼,同时拜道:“臣等愚钝,请殿下解惑。”
  李承乾抿了抿嘴,沉吟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依孤之见,高句丽之所以与我中国生出龃龉,概因其土临近我大唐,而新罗与我大唐交好,亦因其土远离我大唐,行所谓「远交近攻」之策而已。”
  “若任由新罗吞并高句丽之土,未必不会成为下一个高句丽,诸公以为然否?”
  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是傻瓜,听到李承乾这么说,稍作思考之后就都明白了过来。
  北地苦寒,田亩产出又少,一旦遇到天灾,国内就会出现短缺,到那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外劫掠,新罗之所以不来抢大唐,只是因为他们不和大唐接壤而已。
  如果让他们吞并了高句丽的土地,和大唐接壤,未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为下一个高句丽。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点头赞同李承乾的说法。
  ……
  看到几人的反应,李承乾继续说道:“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房公之策虽可收一时功效,却并非长久之计。
  依孤所见,若想北境安宁,唯一可行之策便是尽灭三国,将其国土纳入我大唐治下,从此天下一家,无分你我。”
  “我大唐如今虽然无力进军半岛,却不能看着三国之中有哪家的势力做大。是以孤才有意上书父皇,调停三国之战,为我大唐日后收服三国减少阻碍……”
  听着李承乾杀气腾腾的话,在场众人的脸色没有丝毫波澜。
  大唐的文人和后世明清时期那种动不动就「教化」,动不动就「德抚」的酸儒不同。
  比起所谓的「圣贤之言」,唐代的文人们更相信强权的力量,道理说不通,就直接从肉体上毁灭你。
  所以众人并不觉得李承乾的建议有什么不对,反而开始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意见之后,身为宰相的房玄龄三人代表众人进行表态:“臣等以为殿下之议甚妥,臣等请上书天子,派遣天使前往辽东宣达圣命。”
  李承乾微微颔首,起身对众人说道:“既然诸公都觉得孤之建议还算妥当,那便请诸公随孤一道入宫,向父皇禀明此事吧。”
  “诺。”
  众人同时起身拜道。
第286章
:李二教子
  太极宫,立政殿。
  李二陛下斜倚在御榻上,闭目听着李承乾的奏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