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528

  李二陛下的声音越来越小,当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将诏命下达完后,这位征战天下数十载,统御八荒十数年的天子终于结束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陷入了永远的沉眠。
  “当当当……”
  三声清脆的玉罄声传来,标志着新一天的到来,可是皇帝却再也不会睁开眼睛了。
  整个大殿顿时哭作一团。
  角落里,起居郎褚遂良提笔,在身前的文书上记下浓厚的一笔:庚子年春二月己酉,帝崩于甘露殿,遗诏,立皇太子李承乾为帝……
第八卷:九五,飞龙在天
第312章
:即位
  李承乾神色愣怔地跪在地上,初春二月的天气还有些阴寒,冰冷的金砖地面格外瘆人。
  整个甘露殿陷入一片恸哭之中,他却反而哭不出来。
  去年的今天,他的母亲长孙皇后离开了他,没想到一年后的同一天,皇帝老爹也猝然离世。
  一年之内失去两位至亲,李承乾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甚至连太子继任的流程都顾不上了。
  好在此时殿中不止有他一人。
  韦贵妃平复了一下心情,一声令下,几个内侍在黄易的指挥下将懵懵懂懂的李承乾簇拥上前,将他身上的太子衮服脱下,换上正式的天子冠冕。
  黄易走到御榻前,对着李二陛下的遗体大礼参拜。然后,小心翼翼从李二陛下的腰间取下一枚一直挂在那里的小玺,呈递到李承乾面前:“殿下,此乃传国玉玺。”
  说完,也不管李承乾同不同意,直接将那颗用和氏璧雕琢而成,后来因为破损而用纯金补就的镇国神器系在了李承乾腰间。
  等到黄易躬身退下,太极宫另一位内侍监崔英带着两个内侍,在十几名禁军的护卫下走上前,跪下来拜道:“殿下,此乃天子七玺与调兵玉符。”
  话音未落,在他身后跪着的两个内侍就膝行上前,将手里捧着的托盘呈放到李承乾面前。
  一张托盘上放着七枚大小不一,作用不同的印玺,另一张托盘上则是一枚鱼形的玉制兵符。
  等到李承乾将印玺和兵符收好,几位才在司空长孙无忌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带领下对李承乾三叩九拜道:“请殿下尊先帝遗诏,于灵前继位,袭号皇帝,上承宗庙,下安黎庶!”
  韦贵妃也在一旁劝道:“社稷为重,殿下当即刻前往太极殿,传召在京文武百官四品以上者入宫面圣,叩拜新君,正君臣之义。”
  ……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举办了登基大典,才算是真正的成为皇帝。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不管在哪个朝代,只要老皇帝一咽气,新皇帝马上就会接位,登基大典什么的,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这一点,闻言收敛愁容,神色平静地点头:“可。”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立马起身,对着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各自再拜,然后转身离开,去准备朝见的事宜。
  李承乾转身看向躺在御榻上,已经没了声息的皇帝老爹,双眼不免又湿润了起来。
  黯然片刻后,李承乾擦了擦眼角,对着皇帝老爹的遗体郑重叩拜,然后起身对韦贵妃一拜:“后宫诸事,有劳贵妃娘娘了……”
  韦贵妃敛衽还了一礼,柔声道:“殿下且自去,此处自有妾身担待。”
  李承乾微微颔首,转身带着黄易等人大步向外走去。
  ……
  夜色过半,紧闭的太极宫门忽然开启,成群结队的禁军鱼贯而出,将通往皇宫的各条要道护卫起来。
  同时,还有不少禁军向着四面八方奔去,将皇帝驾崩,新君即位召见百官的消息传递出去。
  没过多久,靠近皇城的几个官员里坊就变得灯火通明。
  在京所有四品以上官员都匆匆起床,还没来得及和家人交代几句,就被传旨的禁军半拉半拽的带往太极宫。
  这个时候没人敢怠慢,也没有谁敢撒起床气,稍有延误,就会被扣上一个怠慢新君,藐视天子的帽子,连新皇帝长什么样都看不到就会直接被扔进大理寺。
  为了前途考虑,百官的动作前所未有的高效。
  不过小半个时辰,所有官员都已经赶到了太极殿,等着新皇帝的出现。
  对于这一天的到来,很多人都已经有所预料,因此场面还算平静。
  ……
  百官到齐之后没多久,李承乾头戴平天冠,身穿玄色衮衣的身影就在禁军和内侍的簇拥下走进殿中。
  李承乾缓步上前,在文武百官的注目下,一步一步走上太极殿的御陛,朝着那至高无上的御座走去。
  走到一半的时候,李承乾在自己曾经的太子之位前停下脚步,微微转头看了一眼,然后才继续向上走去。
  等李承乾坐上那个原本属于李二陛下的位置的时候,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捧着李二陛下的遗诏走上前,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遗诏念完,站在李承乾身边的黄易上前一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新君唱喏道:“新君即位,百官参拜!”
  因为是新皇帝第一次临朝,所以文武百官并不是像平日里那样躬身行礼,而是郑而重之的大礼参拜。
  三叩九拜之后,殿中文武齐声道:“臣等叩见吾皇陛下,万岁金安。”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坐在御座上,目光透过眼前的旒珠看向殿中跪着的文武百官。
  这一刻,他的心里涌出万丈豪情。
  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尊行走在人间的神祇,万物苍生全在他的掌握之间。
  ……
  虽然太子和皇帝看上去只有一步之遥,可是这一步之间的差距,却有着天渊之别。
  皇帝是什么?
  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做出了很准确的说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简单来说,四海八荒,过去未来,除了冥冥中的上苍以外,就没有任何意志和事物能够束缚皇帝。
  坐上这个位置,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从此就可以任由他生杀予夺,随心所欲。
  从今天开始,李承乾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意愿来改造这个国家,让原本就国力强横的大唐走上腾飞的道路!
  ……
  狠狠掐了一下大腿让自己冷静下来,李承乾尽量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齐声再拜,然后才陆续起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等待着新皇帝下一步的指示……
第313章
:新君
  李承乾端坐在御座上,腰背挺得笔直,平静的目光从殿内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朕尝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
  “先帝御极一十又四年,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奢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无罪,不私其利也。”
  “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先帝亲行之。德厚侔(音同「谋」)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其令三省、礼部、太常、宗正,共议先帝庙祀之乐舞,以明休德……”
  李承乾这番话虽然听上去很麻烦,其实不过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要给驾崩的李二陛下上庙号和谥号。
  自从三国时期谥法制度崩溃以来,给驾崩的皇帝上庙号和谥号就是例行公事的活动,因此众人也没有什么特别反应,李承乾刚刚点到名的几个人出列拜道:“臣等谨奉诏。”
  李承乾微微颔首,从御座起身,神色有些黯淡地说道:“既然诸卿没有意见,此事就这么定下吧。先帝崩逝,朕身为人子,当为先帝守灵,诸卿先回去吧……”
  说完,带着黄易等人向殿后走去。
  百官连忙起身再拜:“臣等恭送陛下!”
  等到李承乾的身影消失在太极殿后,这些人在各自起身,交头接耳地向殿外走去。
  ……
  李承乾回到甘露殿的时候,这里已经被布置成了灵堂,李二陛下的妃嫔和子女们正陆续上前祭拜驾崩的李二陛下。
  看着那些身穿孝服,哭得泪眼婆娑的俏丽女人,李承乾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