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528

  他将关宁卫留在长安,为的就是应付可能出现的变故。
  如今这个变故虽然出乎他的预料,却还没有脱离他的掌控,只要让关宁卫出马,自然能将这些人打回去。
  真正让李承乾有些放不下的,是奏疏中提到的吐蕃。
  看到「吐蕃」两个字,李承乾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几年前那个面生重须,一脸憨厚的中年男子——吐蕃大相禄东赞!
  对于禄东赞,李承乾真的是钦佩不已。
  当年,他给对方挖了一个又一个坑,不断挑拨禄东赞和吐蕃国内各方势力的关系,将他推到了悬崖边上,一步踏错就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可是,禄东赞回国之后,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居然从李承乾给他挖的坑里爬了出来!而且权力比起之前来不减反增!
  尤其是去年松赞干布去世之后,因为儿子死的早,他的几个弟弟为了争夺王位,打的不可开交。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就是在这片乱局之中,禄东赞逆势而起,将这些家伙一个接一个放倒。
  最终,扶持了松赞干布那个只有四岁的孙子芒松芒赞继位成为吐蕃赞普,他自己则干起了摄政王的勾当。
  吐蕃这几年和大唐的关系一直不错,双方的贸易进行的很顺畅,吐蕃百姓的日子因此好过了不少。
  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吐蕃完全没有理由与大唐交恶,可是这件事却偏偏发生了。
  李承乾心中有个直觉,这件事,一定是禄东赞那老小子在里面捣鬼,至于他到底出于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李承乾一时间还真有些拿不准主意……
第401章
:禄东赞的计划
  在心里盘算片刻之后,李承乾将所有杂念扔到一边,对黄安吩咐道:“去将薛卿找来……”
  不管禄东赞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眼下大唐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两国入侵的问题,至于其他的,只能等到战后再慢慢计较了。
  黄安躬身应命,转身出去传旨。
  ……
  大约过了一炷香时间,薛仁贵在羽林卫的带领下走入紫宸殿,躬身拜道:“臣薛仁贵,参见吾皇陛下,万岁金安!”
  李承乾淡淡应了一句,让黄安将李贞的奏报交给薛仁贵,同时说道:“吐蕃、西羌五万大军入寇,戎王上书请援,朕有意令关宁卫出战,卿家以为如何?”
  眼下军制改革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十六卫根本无人可用,薛仁贵早就猜到这事儿八成要落到自己头上,闻言并不惊讶,跪地拜道:“陛下但有所命,臣唯效死而已!”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朕便命卿为嘉陵道行军大总管,领关宁卫两万,迎战敌寇!”
  薛仁贵顿首再拜:“臣薛仁贵,谨遵陛下之旨!”
  ……
  关宁卫开始整军的时候,远离长安数千里外的吐蕃国都逻些城(拉萨),吐蕃君臣也在讨论眼下这场战事。
  王宫大殿,仅有四岁的吐蕃赞普芒松芒赞高坐上首,瘦弱的身躯在王座的衬托下显得无比渺小。
  在他身前不远处,已经成为大论(摄政大臣)的禄东赞正襟危坐。
  曾经憨厚的表情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冰山一般的冷峻,渊深如海的眸子里,不时闪过锋利的光芒。
  按照吐蕃礼仪参拜了赞普之后,负责整个吐蕃军事的悉编掣逋(大将军)次仁桑波切出列拜道:“赞普、大论,我军进入唐境已达月余,唐国朝廷整军在即,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还望赞普示下!”
  ……
  就和李承乾猜测的一样,吐蕃此番联合西羌一起进攻大唐,确实另有所图。
  禄东赞的真正目标根本就不是大唐,反而是作为吐蕃盟友的西羌人!
  前任赞普松赞干布在位时期,吐蕃人已经统一了后世青藏高原青海湖以西的所有地盘。
  禄东赞之所以怂恿西羌人一起进攻大唐,就是为了利用大唐的力量,削弱西羌人的实力,从而为吐蕃兼并西羌铺平道路。
  只要能够兼并西羌,那么从大雪山以东,直到大唐西部边境的广袤区域,就只剩下吐蕃一个国家,吐蕃赞普就可以成为真正的雪域之王!
  ……
  听完次仁桑波切的问题,禄东赞将目光看向王座上的芒松芒赞。
  后者很自觉地说道:“本赞普年纪尚小,对军国大事不甚了解,还是由大论替本赞普做决定吧。”
  听他话里的语气,显然这种话他不是第一次说了。
  禄东赞假模假样地对芒松芒赞施了一礼,转过身看着次仁桑波切问道:“西羌人的大军眼下怎么样了?”
  虽然禄东赞早就将此战的目的告诉了吐蕃众臣,可是听到他提起西羌,次仁桑波切依旧忍不住皱了皱眉,不满道:“那些混蛋,自从进入唐境之后,就开始四处烧杀抢掠,根本不将我吐蕃放在眼里……”
  次仁桑波切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禄东赞抬手打断:“本论并不想知道西羌人的所作所为,只是要知道他们现在位于何处。”
  禄东赞的语气平静如常,可是次仁桑波切却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连忙停下话头,转而说道:“回禀大论,西羌大军已经进攻到了邛州、简州一带,正与戎王李贞的大军对峙,双方势均力敌,短时间内应该分不出胜负。”
  “乞狐丁弩(将军)前番曾向我军请求增援,被我军婉拒了。”
  禄东赞目光落在了一边挂着的地图上,将双方态势看清楚之后,对次仁桑波切下令道:“传令下去,不用理会西羌人的求援,收拢大军,随时准备撤出唐境。”
  “此外,安排好人手,准备向天可汗陛下乞降!”
  说完最后一句话,禄东赞的嘴角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
  ……
  听完禄东赞的命令,次仁桑波切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大论,若是天可汗不依不饶该如何是好?依下官看来,我军还是尽早撤出唐境为妙……”
  要知道,这种打不过就马上投降的手段,吐蕃人已经用过两次了,大唐君臣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继续往坑里跳?
  如果大唐发起飙来,把他们和西羌连起来一起揍,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禄东赞胸有成竹地一笑:“尔等尽管放心,唐国眼下正在进行改革,天可汗绝不希望看到战事扩大,只要我等表现的恭顺一些,唐国朝廷即便不愿,也只能暂且放过我等。”
  禄东赞是整个吐蕃最出名的智者,听到他这么说,次仁桑波切也就不再多话,躬身退了回去。
  ……
  等到次仁桑波切退下之后,禄东赞将目光转向另一边的纰论(外交大臣)吞米桑波扎问道:“西突厥那边可曾有回信?”
  作为一个聪明人,禄东赞早在当初被李承乾困在长安的时候,就隐约看出大唐,或者说现在这位天可汗陛下对吐蕃的野心。
  收服西羌,不过是他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要与西突厥结盟,最终形成大唐、西突厥、吐蕃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好像当初汉朝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那样。
  ……
  听到禄东赞的问话,吞米桑波扎起身抚胸一礼:“回禀大论,据使者回报,肆叶护可汗率军西征,路途遥远,要到明岁四月方能回师。”
  禄东赞闻言微微有些皱眉,西突厥连续西征了好几年,每年都是春天出发,冬天之前归来,此番居然没有回归,说明突厥人此番进攻的目标离他们太过遥远。
  而这就从侧面说明了,西突厥的疆域,正在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
  吐蕃和西突厥联手,无异于与虎谋皮,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在心里权衡片刻之后,禄东赞对吞米桑波扎吩咐道:“再派出一队使者前往西突厥,等候肆叶护可汗归来,向他陈述赞普对他的善意,提出我吐蕃与西突厥联盟的建议。”
  吞米桑波扎躬身一礼,说道:“谨遵大论之命。”
  禄东赞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赞普学习的时间到了,尔等先下去准备吧。”
  所有人同时起身,对着上首的禄东赞和吉祥物一样的芒松芒赞分别一礼,缓步退了出去。
  众人身后,空旷的大殿中,响起禄东赞为芒松芒赞讲解文章的声音……
第402章
:“墨家传法……”
  关中,长安。
  关宁卫已经拔营启程,可是受到军制改革和吐蕃入侵的双重影响,长安城中的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各种小道消息不断流窜。
  为了缓和局势,李承乾下旨召集关中各地的民间艺人来到长安献艺,为长安百姓表演各种戏法、曲剧。
  有了这些人的调节,喜庆的气氛顿时恢复了不少。
  ……
  元新四年冬正月丁卯(初四),新年假期最后一天。
  李承乾带着老婆孩子出了大明宫,和几个亲近臣子一道,来到长安市面上游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