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28

  李元吉凝神看去,人马嘈杂的,他还没看出什么门道,就听到身边的罗飞突然叫了一声:“不好,速速撤兵!”
第44章
:太子殿下
  李元吉被罗飞吓了一跳,转过头看着他,问道:“你丫看出了什么?咋咋呼呼的,为什么要撤兵啊?”
  罗飞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也顾不上礼节了,趴在李元吉耳边轻轻说了一句。
  李元吉眼睛顿时瞪地比铜铃还大,脚下一软,差点坐在地上,连原因都来不及说就忙不迭的下令:“撤兵!撤兵!速速撤兵!”
  李靖拦住了想要下去传令的士兵,向李元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军眼看获胜在望,殿下何故如此匆忙的要撤兵?”
  李元吉根本不打算解释,只是说:“你别管那么多,老子是主帅,老子说撤兵便是撤兵,出了事老子担着。”
  李靖皱了皱眉头,察觉出此事非同小可,看李元吉这个样子,说不定真是什么关天的大事。
  可是眼看就要大胜突厥,这个时候放弃,不说前功尽弃,最少也是平添了许多无谓的麻烦。
  作为三军真正的统帅,李靖不愿这么做。所以,他一定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再来衡量是不是该撤兵:“殿下虽是主帅,但如此无缘无故的撤兵,置阵亡的将士于何地?置天下百姓于何地?若是殿下不说出缘由,请恕末将不能遵从。”
  “老子管你遵不遵从,老子就要撤兵。”说罢,便示意身边的亲卫下去传令。
  “等等!”李靖拦住了李元吉的亲卫,珍而重之的从袖子里抽出一个竹筒,从中取出一卷帛书,一看外观,李元吉就认出了那是圣旨,李靖将圣旨举过头顶,说道:“陛下有旨,若齐王殿下令出无常,置军国大事如儿戏,末将可取而代之,殿下自量。”
  李元吉愣住了,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哥当上皇帝之后一直对自己不放心,他也能理解,可他没想到李二陛下居然还有这么一手。
  李元吉心中突然有些委屈,自己难道还没有一个外人让他放心吗?
  虽然心里对李二陛下怀疑自己有些不满,不过显然现在并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抱怨的念头只在李元吉脑子里一转就没了,看着李靖手中的圣旨,李元吉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你特么不是想知道吗?好!老子告诉你。”
  虽然这么说,但李元吉也不敢大意,趴在李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不长,只有七个字,可是这七个字在李靖耳中不啻惊雷:“太子在许泰军中!”
  不得不说,李靖的城府比李元吉和罗飞深多了,他没有像李元吉和罗飞那么失态,只是嘴唇颤抖了两下,皱着眉,一脸慎重地向罗飞问道:“确定吗?”
  罗飞点点头:“千真万确。”说完,好像感觉还不够,补了一句,“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李靖也矛盾了,他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个情况。太子是怎么混到军中的?
  算了,也别想了,反正他已经混进来了。现在要考虑的就是退不退兵的问题了。
  如果不退兵,万一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他罪责难逃,可是如果退兵,下次可就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李靖第一次觉得退不退兵这个选择是如此的艰难。
  思考了片刻,看着如火如荼的战场,李靖终于下定了决心:“传令,加快进攻,不能让一个突厥人跑出去。”
  “靠!”李元吉骂了一声,“特么的,老子自己去救。”说着,吩咐身边新任的亲卫统领李前:“调本王的卫队来,随本王出战。”
  李前跑去调兵,罗飞也下去集合他带来的卫队,李元吉挂好佩剑,瞪了李靖一眼,走了出去。
  李靖苦笑了一声,他何尝不想救出李承乾,可是如果现在放跑了突厥人,以自己手下这些兵力,想追击都力有不逮,无奈之下,只好先把李承乾的安危放在一边了。
  【希望齐王殿下能救出太子吧。】
  李靖心中如此想着,吩咐身边的侍卫统领李青:“你去将本将的卫队调来,交给齐王殿下。”
  “遵命。”李青下去点兵不提。李靖看着战场上那个紧跟在许泰身后的身影,心中默念:希望齐王殿下能帮你减轻一点压力吧。
  不错,这就是李靖的打算,李元吉这个主帅进入战场,肯定能帮李承乾吸引不少的火力,增加他活下来的几率。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面对李靖送来的兵马,李元吉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了,他也知道,现在一丝一毫的战力都对营救李承乾有莫大的帮助。
  不过片刻功夫,李元吉的亲卫,罗飞的人马,李靖的亲卫就已经集合好了,总共只有一千人马,冲向了纷乱的战场。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李元吉的人马看好了许泰大军的动向才冲入战场,可是不过片刻功夫就失去了方向。
  突厥人看到唐军的主帅在此,顿时都涌了上来,李元吉的人马几乎寸步难行,更别谈救出李承乾了。
  等到李元吉收拢了一些兵马稳住了阵脚,李承乾早就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了,李元吉就这样且战且找,几次都与李承乾失之交臂。
  时过正午,等到李元吉终于汇合了许泰的兵马,战斗已经到了尾声。
  此一役,突厥近二十万大军,逃脱的不过两万,剩下的被唐军团团围住,插翅难飞。
  看到走过来的李元吉,许泰正想见礼,李元吉却看也不看他,直接拉着他的偏将唐庶走了,把许泰晾在了一边。
  【他们好像认识?】
  回想起刚才唐庶被拉走时的神色,许泰心中如此想到。
第45章
:复仇者
  唐军大帐。
  安顿好兵马的李靖进帐之后,只看到李元吉怒气冲冲地坐在帅位上,李承乾穿着一身偏将的甲胄,一脸尴尬的站在帐下,身上绑了十几处绷带,罗飞坐在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李靖紧走两步,跪到李承乾身前:“末将救驾不力,望太子殿下恕罪。”
  李承乾扶起他,说道:“罗飞刚才都已经和孤说过了,李叔叔以江山为重,实乃国家之幸,何罪之有。此事以后勿须再提。”
  “谢殿下。”李靖也不是个矫情的人,既然太子没事,还说了不会追究自己那就够了,当下行了一礼,站到了一边。
  这两人在这边君臣相得的好不快活,有一个人可就看不下去了。
  李元吉一拍桌子:“你小子到底什么时候混进军中的?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私自出京,你那个皇帝老子把我和你大伯折腾成什么样子?”
  “嘿嘿……”李承乾挠了挠头,问道:“怎么,父皇找你们麻烦了?”
  “你以为呐。你那皇帝老子还以为是老子和你大伯拐了你。把老子叫到宫里骂了一通,还禁足了三个月。麻的,越想越气,你个小王八羔子跑了,害的老子一起吃瓜落。”
  世人都知道李元吉是个大嘴巴,可是没想到他这么生猛,骂自己的侄子,当朝太子是「王八羔子」,那他自己是什么?皇帝陛下又是什么?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咳嗽声。
  李元吉也察觉到自己话里的问题,不过他一点都不在意,神色如常的问道:“你还没回答老子,你什么时候混进老子军中的?”
  李承乾一脸无所谓地说道:“也没多久,就是你们这次招兵的时候,我正好人在并州,就混进来了。”
  就这么简单?
  李元吉看着一脸平静的李承乾,心中千万头羊驼奔腾而过,站起身来,冲到李承乾的身边,抓着他的衣领:“你知不知道这次有多危险,你要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
  一边说着,一边扬起手,可是看到李承乾身上的伤口,却怎么也打不下去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承乾开口道:“四叔,我知道你担心我,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我这不是活下来了吗?父皇当年十三岁就上了战场,我都已经十五了。”
  “真特么一家子怪胎。”李元吉低声嘟囔了一句,对李承乾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老老实实的给我待着,不许再耍什么花样。等老子收拾完了突厥,你和老子一起回京。”
  “知道了。”
  看李元吉一副没得商量的表情,李承乾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安排完了李承乾,三人便又开始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李承乾时不时的还插上两句。
  就在几人讨论的时候,外面的卫兵突然进来报告:“启禀大帅,外面有个突厥崽子,说是突厥的什么屈律啜,带着个读书人,说有要事求见大帅。”
  “屈律啜?!”下面的小兵不知道什么意思,李元吉几人可不会不知道。
  屈律啜可是突厥国内地位仅次于可汗的高官了,地位差不多相当于大唐的宰相,更夸张的是这个宰相还是文武兼治的。
  唯一不足的是屈律啜的人数不定,有时候甚至同时存在十多位的屈律啜,不过这一点完全掩盖不了屈律啜是突厥高层的事实。
  这样一个人,在这个时候求见,到底有什么事?
  几人对视了一眼,李元吉开口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赵元茂和默度在卫士的看守下走进了李元吉的中军大帐,向着上首的李元吉行了一礼:
  “阿史那默度,见过唐国齐王殿下。”
  “原州赵元茂,见过齐王殿下。”
  李元吉对默度显然没什么兴趣,看着赵元茂问道:“你个老小子既然自认是我大唐子民?那为何出现在这里,与这些突厥人为伍?”
  赵元茂语气平静,好像在说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回禀殿下,学生不仅身在突厥,而且为突厥出谋划策,是颉利可汗的谋士……”
  他话还没说完,李元吉一拍桌子:“你个王八蛋身为大唐子民,不思忠君报国,反而数典忘祖,为虎作伥,帮助突厥屠戮我大唐百姓,是何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