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528

  听着侯君集的回答,李承乾稍稍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当年那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陈国公,竟然也会有这么谨小慎微的一天。
  这让他在心里慨叹自己手中权力巨大的同时,也生出了一丝警惕,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陷入权力的牢笼无法自拔。
  否则,杨广的下场,就是他的将来。
  ……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的目光重新变得清澈,微笑着看向侯君集:“侯卿身体康健,朕便放心了。朕有一问,还请侯卿为朕解惑。”
  侯君集连忙起身拜道:“臣愚钝,不敢当陛下「解惑」之言。陛下但有所问,臣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已。”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先帝在时,曾多次教导于朕:为人君者,当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只可惜朕德薄,无先帝那般的识人之明。”
  “朕想请问侯卿,似卿家这等忠诚干练之人,朕当如何使用为好?”
  这个问题,算是李承乾对侯君集最后的试探,如果侯君集能够认清自己的定位,那么李承乾不介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可是如果他不能让李承乾满意,那没什么好说的,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继续在家里关禁闭吧。
  ……
  侯君集也知道好歹,闻言没有丝毫犹豫,跪地拜道:“陛下天生神圣,明见万里,连陛下都无法决断之事,臣又有何德何能,可为陛下出谋划策。”
  “臣所知者,唯有尽忠职守、肝脑涂地而已!”
  说完,整个人五体投地的拜伏于地。
  李承乾抿了抿嘴角,目光落在侯君集身上,半晌方才说道:“侯卿请起。”
  “谢陛下。”侯君集顿首再拜,起身退到一旁,等着皇帝的最后决断。
  李承乾右手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动,权衡几息之后淡然说道:“朕欲拜卿为玄甲军大将军,坐镇陇右,卿家以为如何?”
  ……
  当初在改革军制,设立七卫大军的时候,其他六卫都确认了执掌。
  唯有镇压陇右,直面吐蕃和西突厥兵锋的玄甲军,李承乾只任命了执失思力为将军,代行大将军事,而没有确定大将军的人选。
  这个位置,从一开始就是专门给侯君集预留的。
  侯君集这人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之前和李承乾也相处的也不怎么愉快,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家伙是继李靖之后对付草原部族最有办法的人。
  尤其是在和西突厥的两次大战之后,侯君集在草原部族心目中的形象,已然彻底超越李靖,成为了魔鬼在人间的代言人。
  据缇骑卫探查到的消息,现如今的西突厥,很多部落都立起了侯君集的牌位。
  不过不是用来祭拜,而是用来诅咒的。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侯君集遭受来自天神的惩罚,暴病而亡,以免自己在战场上遭遇这个恶魔。
  朝廷和西突厥开战在即,李承乾觉得,如果自己把侯君集放到陇右,凭借他的恶名,都不需要要真正动手,就足以让一些胆小的部族就此远遁。
  ……
  有关朝廷要对西突厥下手的事,侯君集已经从侯景那里听到了一点风声。
  皇帝现在把自己安排到陇右去,为的是什么,他也能猜出个大概。
  他原想着只要能够再次踏上战场就已经心满意足,却没想到皇帝一上来就委以重任,当下一脸欣喜地走到御陛之下拜道:“下臣谨遵陛下之制!”
  李承乾应了一声,神色转而变得有些严肃,告诫道:“侯卿,此番不同以往,大军出塞,是为了收服西突厥之地而去的。陇右之事,绝不可再发生,否则休怪朕无情!”
  当初脑子一热,在陇右做下那种事情,这些年来细细回想,侯君集自己也是后悔不迭,闻言连忙拜道:“陛下教诲,臣必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李承乾这才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道:“既然如此,卿家便先回去吧,任命卿家为大将军的诏书,待朕回到长安之后便即下达。”
  虽然改制之后的军队已经成了李承乾的一言堂,不过形式上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
  类似于大将军这么重要的职务,必须要先和几位宰相商议之后才能正式任命。
  侯君集也明白这一点,当下躬身再拜:“下臣告退……”
  说完,便在黄安的带领下朝殿外走……
第443章
:狡诈的张原
  侯君集的事情处理完,李承乾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等到黄安将侯君集送走,回到温泉殿的时候,皇帝陛下正斜靠在御榻上,享受宫女的按摩。
  察觉到黄安靠近,李承乾连眼睛都没睁,直接吩咐道:“将今日诸事拟个章程出来,交给缇骑卫,让他们将消息散播出去。”
  黄安躬身应命,来不及休息就匆匆下去安排。
  ……
  接下来的几天,缇骑卫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将华清宫中发生的几件事整理了一下,隐去了其中犯忌讳的部分,将余下的内容通过天海商号的渠道散布了出去。
  一时间,长安市面上各种流言纷纷扰扰。
  王师即将出塞的消息,早在吐火罗人抵京之后就有了眉目,是以大家还不怎么热切。
  众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件事上面。
  其一,就是张原出任剑南道黜置使,统领一切有关西南诸夷事项的事情。
  随着大唐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奴工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
  前些日子皇帝下诏令两位大王撤兵的时候,关中舆论一片哀嚎,颇有种末日将近的感觉。
  当张原上任剑南道黜置使的消息传出的时候,关中土豪们纷纷提着礼物登门拜访,想要拉近与这位新晋大臣的关系,给自己捞取好处。
  这些人的礼物,张原一个也没收,不过该做的事情,他却也没耽搁。
  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重启了西南地区的奴隶贸易。
  ……
  作为大唐奴隶贸易的开山祖师,张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些二把刀们上了一课。
  告诉他们,奴隶贩子究竟该怎么当。
  张原的手段,说到底还是战争,不过这一次,战争的执行人不再是大唐王师,而是西南诸夷的军队。
  在那日回到长安之后,张原筹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跑到鸿胪寺,将最近这段时间跑到长安来告状的西南诸夷使臣聚到了一起,和他们做起了生意。
  张原为他们的国家提供一切所需物资,无论是普通的粮食布帛,还是违禁的兵器甲胄,只要他们需要,张原就可以为他们提供。
  而张原需要的也很简单,就是奴隶!
  不管他们用什么手段,总之谁有奴隶,大唐就和谁交易。
  而且,交易的价格极其优惠——一个成年男奴,能兑换二十石大米,按照大唐的物价换算,至少也在两千钱以上,女奴和小奴的价格则要更高!
  面对这种诱惑,没有人能拒绝。
  在他们看来,所谓奴隶,只要随便去附近那些野人盘踞的山上抓一抓就有了。
  用这些随手就能得到的「资源」,换取大唐精美的丝绸,华贵的金银器,乃至于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高级军械,实在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于是,这些使臣纷纷写信回国,请求各自的国王准备「资金」,等待和大唐的贸易。
  再于是,两个月后,新年到来之前,在剑南道的曲城,大唐和西南诸夷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互市贸易。
  ……
  这一次,大唐用数万石粮食,几千匹布帛,数车金银器,一次性从西南诸夷手中得到了将近七千名奴隶。
  大唐的土豪们面对不费吹灰之力就弄到手的奴隶喜笑颜开,西南诸夷的国王们看着产自大唐的各种精美用具也是两眼放光。
  各取所取,各有所得,看上去是一副双赢的局面。
  只是如果张原只有这么一点本事,也不足以让李承乾这么看重他了。
  现在发生的这一切,不过才是一道开胃小菜而已。
  西南诸夷领地中的野人就算再多,以这些国家的能力,也总有抓完的一天,而且这一天并不会太遥远。
  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难道大唐就要再次面临没有奴隶可用的窘境?
  不用担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