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28

  “只是此人所求万不可答应,默度此人,雄才大略不在其父奥射设之下,且性情坚忍,他日必是大唐心腹大患。待此人前来领赏,多设刀斧,将之围杀才是正道。”
  一番话说的推心置腹,掷地有声。
  “你先下去吧,我们商量好了再找你。”李元吉挥挥手,让赵元茂退下。
  等到赵元茂走了,李元吉才开口说道:“你们怎么看?”
  罗飞说道:“末将觉得可以一试,末将手下的幽州骑兵刚打了一仗,手还没热,正好趁此机会,让儿郎们好好松松筋骨。”
  李靖沉吟了一下,说道:“不妨一试。突厥新败,即使他说的是假的,以我大唐军力,也不难脱身。我大军驻扎此地,一来可以随时支援,二来也正好借此机会整顿兵马。殿下,下令吧。”
  李元吉一脸诧异,故作不解地说道:“下令?下什么令?现在你是大帅了。这个令当然应该由你来下。”
  说完,一脸不高兴地坐回帅位。
  ……
  李承乾不知道什么情况,罗飞凑到他耳边把事情大概说了一下,这才让他恍然大悟,可是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换帅的圣旨是自己老爹下的。
  李承乾这边不知道怎么办,谁知那边李靖一脸疑惑的说道:“殿下,末将什么时候成大帅了?末将自己怎么不知道?”
  李元吉「腾」地一声站起来:“考!你丫拿皇帝的圣旨压老子,夺了老子的军权,还在这里假装无辜,真当本王好欺负吗……”
  李元吉话还没说完,李靖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圣旨晃了晃:“殿下说的可是这个?”
  说完,不等李元吉发作,便将圣旨展开,念了起来……
  圣旨念完,李元吉愣住了,圣旨里无非就是些褒奖的话,还有就是将战后事务交由李元吉酌情处理什么的,并没有换主帅的话。
  “完了?”李元吉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李靖假模假样的又看了两眼,肯定的点点头:“完了。”
  李元吉两步跳到他身边,抢过圣旨,来来回回看了几遍,在确定了之后才如释重负的合上,接着突然一脚踹到李靖身上:“你个王八蛋,敢骗老子。”
  语气中竟然有种欣慰的感觉。
  李靖一边佯装躲闪,一边暗自摸摸另一边袖子,那里,还有一份圣旨……
  李承乾就这么看着李元吉追打李靖,他当然知道李元吉欣慰的是什么。
  自从李建成退位隐居,李元吉和李世民的关系说不上好,李元吉心里一直觉得自己这个二哥在防着自己。
  李世民登基之后,原来太子一系的人还活跃在军方的只有自己和幽州都督罗艺,罗艺是外人,而且僻处幽州,不足为患,李世民要防着的也只有自己。
  当李靖拿出换帅圣旨的时候,李元吉真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觉,现在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李靖假传圣旨,李元吉心里好像放下了一块大石,轻松了不少。
  李元吉心里这么想,李承乾可不会。
  先不说李靖有没有胆子假传圣旨,单就说现在这一份圣旨,出现的也颇为蹊跷。
  仗都还没打,皇帝怎么就知道一定会赢,还专门下了一道赏赐的圣旨?
  恐怕李靖手上还真有一道换帅圣旨,只不过这道圣旨绝不会出现在李元吉面前。
  ……
  按着李承乾的猜测,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李元吉「不听话」,李靖就可以说是奉了圣命,取而代之。
  等到战事结束。
  如果大唐赢了,便将赏赐的圣旨拿出来。
  这样一来,李靖自己背上个「假传圣旨」的罪名,全了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兄弟之情。
  如果战败了,以突厥一贯的行事作风,只怕两人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也就不用在乎李元吉是不是会因此恨上李世民。
  【父皇这一招用的高啊。】
  李承乾心里感慨,对皇帝老爹的手段佩服不已。
  他当然不会把这一切告诉李元吉,看到两人闹得差不多了,上前拉住李元吉,说道:“四叔,既然都是一场误会,你就别再追究了。当务之急是商量怎么进攻石城才是关键。既然父皇没有下旨撤掉你的帅位,这个主意还得你来拿。”
  “有什么好商量的?幽州骑兵此战又没什么损失,让罗家小子点三千人马出击不就行了。”李元吉不解道。
  李靖也是连连点头,按照赵元茂的说法,这一仗几乎没有危险,根本没什么好商量的,区别只在于这个功劳让给谁而已。
第48章
:胡搅蛮缠
  见三人毫不在乎的模样,李承乾看笑了笑,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这一仗没什么危险是吧?”
  三人点头。
  “不用商量是吧?”李承乾嘴角笑意更浓。
  三人继续点头。
  “我军随随便便就能拿下是吧?”眼中开始闪烁起莫名的光芒。
  三人还是点头。
  “那我要一起去!”李承乾的狐狸尾巴最终露了出来。
  三人点头,紧接着反应过来,又一起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不行,不行,你怎么能去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李元吉劝道。
  “你们不是说没危险吗?”李承乾故作不解。
  “那是对末将这些人来说的。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殿下怎可轻易以身犯险?若是出了什么闪失,让我等有何面目见陛下。”李靖在一边苦口婆心的劝道。
  罗飞没他这份口才,只能在一旁不停地点头附和。
  李承乾深知李靖的性子,知道自己劝不动他,只好从李元吉这边下手:“四叔,你说我出宫这么长时间了,如果没做出什么成绩就回去,百官怎么看我?我这个太子还怎么当下去?难你希望我像大伯那样吗?”
  提到李建成,倒是勾起了李元吉的心事:“是啊,大哥就是因为威望不足,才被夺了太子之位。难道还要看着自己的侄子走上这条路吗?”
  李元吉一个不察,正准备点头答应,看到李靖不停地打眼色,反应过来:“不行,你不就是要功劳吗?这次的功劳全都算在你头上,老子一点不要。这总行了吧?”
  “考!稀罕你那点功劳!和你明说了吧,老子就是要去,你们看着办吧!你们不就是想要我回长安吗?这次让我去了,我就跟你们回去,如果不让我去,我就跑。”李承乾一只脚踩在帅案上,耍起了光棍。
  “你有种跑一个试试。老子找几千人盯着你,上茅房都派一个队看着,老子看你怎么跑!”李元吉针锋相对的说道。
  “你敢这么做老子就自杀,你带着老子的尸体回长安吧。看父皇会不会宰了你。”李承乾冷笑。
  “考……”李元吉傻眼了,他实在没想到这种话会从李承乾这个太子嘴里说出来,愣了半晌,低声道:“麻蛋,老子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怎么碰到你这么个货。”
  虽然他不相信李承乾会自杀,可是随便出点什么问题他也受不了啊,李承乾出走的时候李二陛下是怎么对他的他可还没忘。
  李承乾这番话一出,不只李元吉,连李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想再劝,李承乾理都不理他。
  如果不是看在李承乾是太子的份上,就这混不吝的样子,李靖早就动手抽他了。
  “怎么办?商量商量吧,总不能真带个尸体回去见陛下啊。”李元吉认命似的说道。
  李靖心里千万个不情愿,可也只能说道:“既然太子殿下一定要去,只能多找些精兵强将,保护太子的安全。再把赵元茂找来商量一下,尽量选条安全的线路。”
  李元吉无奈地看向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脸欠揍模样的李承乾,叹了口气:“也只能这么办了。”
  点选兵马,商量计策,等所有的事情忙完,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
  为了保护李承乾的安全,原来预定的三千兵马扩充成了五千,由李靖亲自领兵,如果不是人数太多怕被突厥提前察觉,李元吉恨不得派出所有的军队。
  除了幽州军精选出来的兵马,许泰也被李元吉调了过来,还有那个乱军之中指挥唐军,使一杆方天画戟的队正。
  (唐代军制,十丁为什,五什为伙,三伙为队。一个队正手下统领着一百五十人,是军队中的基层军官。)
  这个人是李承乾点名要的,看到他乱军中的表现,让李承乾想起了上一世家喻户晓的一位唐初名将。
  等到这人来了,一报名姓——绛州龙门薛仁贵!
  ……
  李承乾继续化名唐庶跟在李靖身边,五千人马,每人带二十天的补给,翻越阴山,直扑突厥腹地。
  突厥王城黑沙城,唐人多称之为石城,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唐军躲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按照赵元茂的说法,这里是离石城最近的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再往前走,随时都有可能被突厥人发现。
  唐军临时营地,李靖正在和李承乾几人议事。
  “唐将军,你认为眼下我们该怎么做?”既然李承乾在场,李靖自然先要问问他的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